人工智能科研
搜索文档
Nature重磅:华人学者推出“AI机器人科学家”,自主做实验,仅用90天发现高性能催化剂
生物世界· 2025-09-30 11:34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 AI for Science "的目标之一,是发现能够通过真实世界实验验证的定制材料。目前,我们在计算预测和材料合成自动化方面已经取得了开创性的进展。然而, 大多数材料实验仍局限于采用单模态主动学习 的 方法,依赖单一的数据流,这限制了 对材料设计和性能优化中固有的复杂性进行深入解析的能力。而 人工智能 (AI) 在解释 实验复杂性中的潜力,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得到开发。 2025 年 9 月 23 日,麻省理工学院 (MIT) 李巨 教授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上发表了 题为: A multimodal robotic platform for multi-element electrocatalyst discovery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推出了一个 多模态 AI 机器人平台 —— CRESt ( Copilot for Real-world Experimental Scientists,真实世界实验科学家副驾驶 ) 。该平台将 大型多 模态模型 (LMM,融合了化学成分、文本嵌入和微观结构图像) 与 知识辅助贝叶斯优化 (KABO) 以及 机器人 ...
今日开学!中关村学院“1岁”了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3 20:27
活动概述 - 北京中关村学院与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于9月13日联合举办首届XAI科技节启动仪式暨2025年开学典礼 [1] - 活动汇聚欧亚科学院院士张景安、北京市教委主任李奕、中科院院士张锦与姜培学等重磅嘉宾及31所共建高校代表 [3] - 现场同步发布八项重大创新科研进展 覆盖AI核心、AI×自然科学、AI×社会科学三大前沿学术领域 [5] 战略定位与教育理念 - 学院践行国家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战略 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 [5] - 采用"极经典、极前沿、极实战"培养体系与"极基础、极应用、极交叉"科研理念 [10] - 通过项目制培养和产学研创投融合创新路径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10] 产学研合作进展 - 北京大学深度参与学院建设 为人工智能技术指数级发展提供支持 [12] - 清华大学与学院在"极基础、极应用、极交叉"领域深化合作 已有37名清华博士生加入学院 [14] - 打造"产学研创投"一体创新生态体系 助力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27] 人才培养成果 - 学院成立一年来汇聚众多优秀学子并取得多项科研成果 [24] - 通过"超常规"模式培育人才 探索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新路径 [24] - 致力于锻造顶尖人才方阵、攻坚顶尖核心技术、建设顶尖决策智库 [24] 未来发展规划 - 学院将持续深耕人工智能核心领域 强化基础研究与应用创新 [26] - 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成果转化 推动AI与各行业深度结合 [26] - 首届XAI科技节将推出科技成果展、国际青年论坛、算法创新大赛等系列活动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