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港航业
搜索文档
 超5400亿“蓝色经济”,深圳异军突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11:18
 深圳海洋经济总体规模与结构 - 2024年深圳海洋经济总产值达5409亿元,同比增长5.8%,占GDP比重为14.7% [1] - 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为3338万标箱,稳居全球第四 [1] - 海洋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传统“老三样”(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油气业)占比从超过90%降至40%以下,新兴产业贡献更多增量 [9]   海洋新兴产业与科技创新实力 - 高新技术涉海企业超2500家,已建涉海创新平台86个,其中5个为国家级平台,27个为省级平台 [1][14] - 水下机器人专利数量全国第一,绿色智能海洋装备重点企业市场占有率超5成 [1][9] - 2024年海洋信息服务业增加值达1061亿元,增长10.1% [9] - 在《全球海洋城市竞争力指数报告(2025)》中,深圳“科技创新”维度高居全球第四,PCT国际专利授权量、城市研发投入经费跻身全球前十 [1][5]   重点企业与代表性产品 - 深圳集聚涉海经营主体11万家,培育高新技术涉海企业2508家 [5] - 潜行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自2016年切入水下无人机赛道,已生产8代产品,获近400项知识产权专利,产品覆盖百余个国家和地区 [5] - 招商局集团以“新海辽”轮等切入智能航运、绿色航运市场;中集集团布局深海油气及海洋新能源,其“蓝鲸1号”与“蓝鲸2号”为全球作业水深最深的半潜式钻井平台 [10]   海洋高等教育与科研平台建设 - 深圳第一所海洋专门高校——深圳海洋大学由南方科技大学牵头筹建,总投资60.53亿元,规划办学规模约8000人,一期预计2026年投用 [12][13] - 该校办学特色为“631”(60%工程技术、30%科学、10%其他),重点引进海洋电子信息、海洋新能源等6个研究方向人才 [13] - 中国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大连海事大学深圳国际海事可持续发展中心等涉海科研机构相继落户深圳 [14]   海事服务短板与深港联动机遇 - 深圳在《报告》“海事服务”维度居全球第21位,海洋金融规模仅相当于新加坡的1/45,国际海事机构数量不足伦敦7%,年海事仲裁案件量不足伦敦15% [16] - 前海累计落地48个船舶租赁项目,资产总计达168亿元,资产价值跃居全国第三 [16][19] - 香港在船舶融资租赁、航运保险等方面能力突出,可与深圳互补;深圳可推动与香港在海事仲裁规则对接,试点“深港海事纠纷联合解决机制”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