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博物馆文创
icon
搜索文档
秋色可以“打包”,文创赢在应季
北京晚报· 2025-10-30 17:03
游客点赞是产品创新的动力,文化内涵是文创长红的根基。从秋季限定款毛绒玩具,到四季轮转的冰箱 贴,博物馆文创的激烈比拼,给各馆的创新能力和运营理念提出了更高要求:文创是传递文化温度的使 者,是带着有趣灵魂的物件,而非对文化符号的简单搬运、对历史典故的粗陋复刻。博物馆文创产品更 要跳出"纪念品"的浅层定位,走出"复刻形态"的简单模式。把握好馆藏背后的故事与精神,把控好文化 载体的品位与气质,让文创成为连接历史与日常的情感纽带,才能不断保持品牌的生命力。 文创作品应季上新,背后是博物馆挖掘文化的耐心、传播文化的用心,更是对游客需求的上心。深挖自 身文化资源、找准自身独特定位,文创作品才能跳出千篇一律,让人耳目一新,真正助力文化从历史深 处走向大众生活。 辛音 按季节推出新文创,已经成为京城许多博物馆的常态。比如春天玉兰绽放的季节,北京艺术博物馆推出 10款玉兰花系列文创,销售量可观。妙应寺白塔推出的流沙浮雕冰箱贴,用金属浮雕技术与流沙效果定 格四季更迭,全年畅销……好的创意,必然依靠扎实的文化根基和生动的故事叙述,承载创作者对文物 历史、建筑特色、季节风貌的细致观察与情感投射。正是文创人的匠心独运,让消费者每每捧起 ...
北京的秋成顶流文创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29 19:32
#把北京的秋打包带回家#【#北京的秋成顶流文创#】留存京城的秋景,不一定靠拍下的照片影像,还可 以借文创的奇思妙想。五塔寺的银杏和柿子变身毛绒玩具,万寿寺后花园的秋景、妙应寺白塔周边 的"烟火气"都能缩进掌心……据北京日报报道,京城博物馆近日推出一批秋季文创,让游客把北京的秋 天打包回家。五塔寺的千年银杏树早已是京城秋景"顶流",满树柿子压枝低的景象更让中外游客流连忘 返。坐落该寺的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顺势打造"杏运常在""喜柿连连"两款毛绒玩具,在形象还原金黄 叶子、饱满柿子的同时,为观众送上温暖的秋日祝愿。以西洋门、无量寿佛殿为背景,以乾隆御碑亭为 中景,以古银杏树为前景,位于万寿寺的北京艺术博物馆,通过冰箱贴层层叠叠的构图,定格下这座始 建于明代的寺庙景致。博物馆文创虽主题、形态各有侧重,但藏着一份共同的创作巧思:取材于游客熟 悉的院落场景,用文化意象串联起鲜活的故事,同时贴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朴素期待。一个个精美的作 品,让文化以更亲切的方式走进人心,受到欢迎也在意料之中。按季节扎堆上新文创,逐渐成为京城许 多博物馆的常态。春天是玉兰争相绽放的季节,北京艺术博物馆2025年春推出的10款玉兰花系列文创, ...
锐评丨把“北京的秋”打包回家!文创接地气自然有人气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29 15:07
"喜柿连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连"毛绒挂件。 石刻馆 供图 五塔寺的千年银杏树早已是京城秋景"顶流",满树柿子压枝低的景象更让中外游客流连忘返。坐落该寺 的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顺势打造"杏运常在""喜柿连连"两款毛绒玩具,在形象还原金黄叶子、饱满柿 子的同时,为观众送上温暖的秋日祝愿。以西洋门、无量寿佛殿为背景,以乾隆御碑亭为中景,以古银 杏树为前景,位于万寿寺的北京艺术博物馆,通过冰箱贴层层叠叠的构图,定格下这座始建于明代的寺 庙景致。博物馆文创虽主题、形态各有侧重,但藏着一份共同的创作巧思:取材于游客熟悉的院落场 景,用文化意象串联起鲜活的故事,同时贴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朴素期待。一个个精美的作品,让文化 以更亲切的方式走进人心,受到欢迎也在意料之中。 按季节扎堆上新文创,逐渐成为京城许多博物馆的常态。春天是玉兰争相绽放的季节,北京艺术博物馆 2025年春推出的10款玉兰花系列文创,两天销售额突破20万元;700余岁的妙应寺白塔旁售卖的流沙浮 雕冰箱贴,用金属浮雕技术与流沙效果定格这里的四季更迭,与该寺其他文创产品共同取得全年销售额 400万元的成绩……好的创意,往往是依靠扎实的文化根基和生动的故事叙述, ...
好看又好玩 博物馆文创进阶回应时代之变
中国新闻网· 2025-10-29 12:11
行业发展趋势 - 博物馆文创产品已从早期的文物复制品、书签、公仔迭代至融合VR等新技术的互动性产品,进入将数字技术与实物文创结合以形成多维度传播体系的4.0阶段[1] - 行业核心目标是将文化遗产从“橱窗里的标本”转变为“生活中的伙伴”,通过精准的文化定位、深层的美学叙事和开放的共创生态实现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平衡[2] - 在个性化消费时代,文创产品需连接当代生活并贴近消费情绪,以回应时代变化[3] 产品创新与收入表现 - 代表性产品创新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凤冠系列拼插模型、毛绒玩偶、点翠首饰套装及美食,以及洛阳古墓博物馆推出的沉浸式奇幻游互动体验[1] - 上海博物馆在古埃及文明大展期间的文创活动及周边衍生产品收入超过4.4亿元人民币[1] - 苏州博物馆2024年文创营收达1.17亿元人民币,其产品定位聚焦于“在地、年轻、艺术、有趣”,成功将建筑元素转化为苏绣耳环等商品[2] 市场拓展与消费者互动 - 行业通过“麦田里的博物馆”、“菜市场里的博物馆”等活动打破物理边界,以场景化体验让文物进入民众生活,打造可感知的文化城市[2] - 苏州博物馆本馆形成了以“年轻、高知、文旅属性”为核心客群的市场,其限量产品如文徵明手植紫藤种子编号礼盒(年产量不到一千粒)上线即售罄[2] - 互动体验形式多样,例如河南博物院使用复原古乐器(如贾湖骨笛、王孙诰编钟)为观众提供独特观赏体验,增强参与感[2]
博物馆文创将“最美秋色”留住
北京晚报· 2025-10-28 14:59
"喜柿连连"毛绒挂件 石 刻馆 供图 本报讯(记者李祺瑶)五塔寺的银杏和柿子变成了毛绒玩具,万寿寺后花园的秋景、妙应寺白塔周边 的"烟火气"都能放进掌心……京城博物馆最近推出一批秋季文创,方便观众把"最美秋天"打包回家。而 这种按季节扎堆上新文创的节奏,逐渐成为京城许多博物馆的常态。 位于五塔寺的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推出的秋季限定文创,将镜头定格在院内的古银杏树和柿子树上。该 馆副馆长黄一说,经过反复商量,团队最终觉得要把博物馆的秋景转化为一份治愈陪伴,为观众送上温 暖的秋日祝福。几易其稿后,两款毛绒玩偶出炉,分别是银杏叶造型的"杏运常在"、柿子造型的"喜柿 连连"。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一亩三分好吃店"和老字号联名设计先农坛八珍糕、国家博物馆在初秋推出孝端皇 后凤冠饼干、故宫角楼咖啡用环保竹纤维材质打造"染秋环保咖啡杯"……"有滋味"的博物馆文创,不断 点燃观众的观展和消费热情。观众李先生说:"以前一年也去不了几趟博物馆,现在社交平台上定期就 有人晒新文创,吸引我从文博'小白'变为常客。" 黄一说,观众的热情也给了博物馆持续创新的动力,"我们会进一步挖掘馆藏资源,定期打造更多爆款 文创,不断发现、记录、传递博 ...
视频丨从盲盒到潮玩 这届年轻人正在用这种方式收藏历史→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8 10:05
近年来,随着"文博热"持续升温,如何让博物馆里的文物真正"活"起来、"走"出去,成为各地博物馆积极探索的方向。在浙江,萧山博物馆的流动巡展,载 着数千年的历史,连同有趣的陶艺体验课,一同走进了校园。 "瓷泥主要里面有两种成分,第一种是瓷石,第二种是高岭土。"手工环节从捏陶泥开始,每人制作一片陶泥瓦当,刻画图案、美化外观,孩子们跟着老师的 指导,一步步操作,陶片也在他们的指尖渐渐有了模样。 除了陶艺体验课,精彩的流动巡展《你从远古走来——萧山历年考古成果展》也同样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据了解,今年共开展流动巡展15场,社教活动95 场。 萧山博物馆社会服务部主任 蔡敏芳:让更加丰富的文化资源送到学校、社区、火车站等等公共场所,让文物活起来、走出去,不再是那么高冷,能触手可 及。 殷墟少年说:以青春之声 传千年文脉 充分释放博物馆资源,让更多热爱文物的孩子们深度参与,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的"殷墟少年说"活动也作出积极尝试。平均年龄仅10岁的小小讲解员们活跃 在各个展区,稚嫩的声音,专业的讲解,将三千年的殷商故事娓娓道来。 在众多小小讲解员中,8岁的王婉冰格外引人注目。她是团队中年龄最小的成员,前不久她刚刚完成自己的" ...
季节文创成流行趋势,京城博物馆“秋色”可打包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27 16:46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五塔寺的银杏和柿子变成了毛绒玩具,万寿寺后花园的秋景、妙应寺白塔周边的"烟火气"都能放进掌 心……京城博物馆最近推出一批秋季文创,方便观众把"最美秋天"打包回家。而这种按季节扎堆上新文 创的节奏,逐渐成为京城许多博物馆的常态。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杏运常在""喜柿连连"毛绒挂件 位于五塔寺的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推出的秋季限定文创,将镜头定格在院内的古银杏树和柿子树上。该 馆副馆长黄一说,经过反复商量,团队最终觉得要把博物馆的秋景转化为一份治愈陪伴,为观众送上温 暖的秋日祝福。几易其稿后,两款毛绒玩偶出炉,分别是银杏叶造型的"杏运常在"、柿子造型的"喜柿 连连"。 北京艺术博物馆"杏福满满银杏冰箱贴" 同系列文创还有徽章、笔记本等,画面略有不同,但观众喜爱的两只"馆宠"小猫都有出镜。李夫振说, 博物馆的文创像是一部"连续剧",小猫已经成为该馆的明星IP。比如春天上架的玉兰花冰箱贴,就将小 猫、玉兰花、古建红墙放进三层立体手绘插画场景。"高颜值、有内涵的文创,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 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700余岁的妙应寺白塔也有秋季限定,推出了四时白塔流沙浮雕冰箱贴。" ...
数字赋能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创新
新华日报· 2025-09-25 07:22
行业核心观点 - 博物馆行业正普遍选择利用馆藏资源开发兼具审美、文化和实用价值的文创产品 [1] - 行业通过结合内容数字化与在线教育、艺术普及等功能,并运用5G、全息投影等新兴数字技术,以消除空间限制,增强产品的沉浸感和交互性 [1] 数字化资源库建设 - 数字化资源库建设是文创开发的重要基础,旨在将文物资源转变为可深度挖掘的数字资产 [2] - 行业采用高清摄影、激光扫描、多光谱成像等技术采集文物图像、音频、视频信息,并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和标准化处理 [2] - 通过创建支持智能检索的文物数据库,以及利用三维建模技术打造虚拟化馆藏地图,为用户提供自主浏览和细节观赏的互动体验 [2] 文创产品形态创新 - 数字技术使行业得以突破传统实物商品限制,发展虚拟体验、互动设计和个性化开发等多元化产品形态 [3] - 行业基于文物元素融合现代潮流进行IP形象设计,并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AI重建等技术开发虚拟融合产品及数字文创产品 [3] - 行业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消费者可通过人工智能算法生成个性化设计方案并直接链接生产端完成定制 [3] 文创人才培养策略 - 行业发展的关键突破口在于培养兼具数字技术与文创设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4] - 策略包括引进数字技术、视觉设计、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优秀人才,并邀请跨领域技术人员担任顾问以激发灵感 [4][5] - 行业通过鼓励高校开设跨学科课程、组织基于真实项目的实践教学,以及完善在职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来系统化培养专业人才 [5]
博物馆“玩”时尚,玩到年轻人“心趴”上(文化只眼·新世代新风潮⑦)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1 09:20
品牌发布与产品表现 - 恭王府博物馆发布"恭·时尚"品牌 包含37套概念服饰和35套新中式成衣及配饰 将中式生活美学融入当代设计[2] - 中国国家博物馆文创凤冠冰箱贴销量突破100万件 带动凤冠IP全系列销售额突破亿元 创下国博文创产品近20年销售纪录[2] - 博物馆文创产品覆盖服装、包袋、首饰、香氛、茶具、床品、潮玩、摆件等多个品类 全面承包年轻人时尚购物清单[2] 市场驱动因素 - 博物馆文创产品以精巧设计为根本 将文物承载的传统文化艺术元素转译为符合当代审美的设计语言[3] - 高性价比成为重要竞争力 数百元即可"全套拿下"的文创首饰相比国际奢侈品具有明显价格优势[3] - 年轻消费者自信昂扬 乐于通过国潮产品表达自我品味 展示中华文化魅力[4] 国际化发展与战略布局 - 恭王府博物馆通过巴黎时装秀、新加坡展览等国际化活动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多元化表达[2] - 消费者穿着南京云锦博物馆制作的马面裙走进巴黎凡尔赛宫等文化地标 敦煌纹样丝巾定制产品在社交媒体引发分享热潮[4] - 博物馆与时尚界联动作为文化产业延伸 满足年轻人从"好"生活到"美"生活的进阶追求[4]
博物馆用网红文创拉动“情绪消费”
搜狐财经· 2025-07-01 12:54
博物馆文创产品市场现状 - 中国消费者对小巧收藏品日益痴迷 推动博物馆推出新文创产品系列以利用"情绪消费"热潮 [2] - 中国国家博物馆售出超100万件国博凤冠冰箱贴 北京故宫博物院约30%-40%参观者会购买文创产品 [2] - 2024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4 91亿人次 文创产品销售收入达34 28亿元 [2]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国内旅游业强劲复苏带动文化场所客流量增长 但部分博物馆因免费或低价门票面临运营亏损 [2] - 文创产品满足消费者与国家历史建立情感联系的需求 尤其以较低成本认同历史 [3] - 政府政策推动及年轻人消费习惯改变(如即兴购物)促进文创产业发展 [3] 产业链影响 - 文创纪念品需求增长带动产品设计 制造业和零售业等关联行业发展 [3] - 仅中国国家博物馆文创业务就创造近2万个就业岗位 [3] 行业挑战 - 小型博物馆因缺乏知名展品和设计能力 难以复制大型场馆的成功 [2] - 同质化风险突出 热门产品(如冰激凌 冰箱贴)易被快速模仿 [3][4] - 需通过个性化互动体验和彰显自我定位的产品设计突破同质化瓶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