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吸附分离材料与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企业样本篇丨蓝晓科技:吸附分离“小颗粒” 打开“微观世界”的“大市场”
新华网· 2025-09-22 20:16
公司核心业务与技术 - 公司专注于特种树脂材料及吸附分离技术 产品包括锂吸附剂 多肽合成载体等 应用于盐湖提锂 生物医药 水处理等领域 [1][7] - 吸附分离技术能在含锂量10万分之一的卤水中精准提取锂离子 对钙 镁等杂质具有高选择性 [2] - 技术优势体现在微观孔道精准设计 实现高效分离纯化 如超纯水技术达到10亿分之5的杂质含量标准 [8] 盐湖提锂业务发展 - 公司从2007年开始盐湖提锂技术研发 2018年在青海建成第一条工业化产线 2019年产出第一吨碳酸锂 [4][6] - 当前在青海 西藏 新疆盐湖的提锂设备累计产能达10万吨 占国内盐湖提锂产能近50% [6] - 技术突破扭转中国锂资源高度依赖进口局面 实现锂资源自主可控 [3][6] 生命科学领域突破 - 公司2014年开始研发多肽合成载体 用于减肥药 降糖药等生物药 2023年全球减肥药市场爆发后占据全球80%市场份额 [7] - 载体产品优势在于稳定性和性价比 研发历时10年 前8年属于小众赛道 [7] 创新机制与研发投入 - 研发团队400人 平均年龄35岁 硕士博士为主 80后90后挑大梁 股权激励覆盖700人 [9] - 研发投入持续占营收6%左右 容错机制允许科研探索失败不影响考核 例如超纯水技术试错200多次 [8][10] - 采用揭榜挂帅制度 给予牵头人跨学科组队权限和百万级检测设备支持 [9] 商业模式与客户合作 - 提供吸附材料 定制设备和运维方案的全套服务 而非仅销售耗材 [8] - 客户共生策略让利客户 例如果汁行业帮客户设计生产线 浓缩果汁出口量提高30% 提镓领域提取效率提升50% [9] - 避免赚快钱冲动 注重长期合作 形成产业链命运共同体 [9] 产能与市场地位 - 吸附分离材料年产能达5万吨 设备方案服务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13] - 形成金属资源 生命科学 水处理 食品加工等六大业务板块 稳居国内行业龙头 国际第一方阵 [11] - 从50平方米办公室起步 发展为市值超200亿元的上市企业 海内外有6家工厂 员工超千人 [1][10] 行业拓展与战略布局 - 弱周期专注练内功 巩固成熟领域优势 同时拓展生命科学 电子级超纯水等前沿领域 [12] - 主线始终围绕吸附分离材料 新领域拓展如植物提取 生物医药 避免红海竞争 [13] - 2009年在金属镓提取领域推出酸法工艺 提升下游企业国际竞争力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