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太空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印度成为太空大国,相关民企数量世界第二
日经中文网· 2025-07-04 13:48
印度太空产业发展现状 - 截至2025年5月上旬,印度太空相关民营企业数量达172家,成为仅次于美国(825家)的全球第二大民营太空产业聚集地 [1] - 印度政府2020年开放民营太空领域后市场迅速扩张,ISRO技术积累为民营企业奠定基础,多家初创企业由ISRO前员工创立 [1] - 新兴企业ViaSat在成立后9个月内完成海洋监测卫星验证机发射,展现快速响应能力 [1] 产业生态与资本动态 - 2023年后印度太空企业融资总额达2.4亿美元,接近日本的3.4亿美元,2024年外资限制放宽进一步推动资本流入 [2] - ISRO拥有近2万名员工(技术人员占比75%),规模超NASA且为JAXA十倍以上,班加罗尔形成产学研协同的生态系统 [2] - 卫星发射成本下降推动行业模式变革,IN-SPACe机构预测未来民营企业合作将成为主流趋势 [2] 全球竞争格局与战略定位 - 全球太空产业规模预计从2024年5960亿美元增长至2033年9440亿美元(增幅1.6倍),SpaceX主导通信卫星领域 [3] - 印度初创企业明确"民主主义阵营"定位,在经济安全领域与美欧保持协同,同时抗衡中国低成本技术发展 [3] - 印度名义GDP预计2025年超日本,经济年增速维持7%-8%,太空领域或成全球领先大国 [3]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两项指数
搜狐财经· 2025-06-30 23:46
中国上市公司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发展指数 - 该指数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世界一流企业研究院联合开发,旨在为上市公司提供政策建议与决策参考,助力企业精准施策实现快速增长 [2] - 指数基于"SUPER"模型框架,从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四个维度构建,包含38个细分指标 [4] - 采用5个基本原则:可比性、导向性、系统性、动态性、可操作性 [4] 中国太空经济指数 - 由中国人民大学多个研究中心联合开发,首次实现对中国太空经济产业规模、产业关联效应和乘数效应的测算 [4] - 基于国家统计局全口径投入产出表和税收调查数据,采用完全统计法和权重系数法编制2008-2024年投入产出表 [4] - 结果显示中国太空经济呈现规模快速增长、跨界融合明显、系统外溢趋强等特点 [4] - 太空经济发展指数自2012年持续上升,增速逐步加快,与中美GDP比值差距缩小 [4] - 太空经济比较优势指数持续扩大,逐渐逼近"1" [4] 人大指数平台建设 - 中国人民大学通过有组织科研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持续推动"人大指数"平台建设 [5] - 未来将坚持政治引领、强化前瞻研究、推动协同创新,提升对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5] - 目标打造具有权威性、影响力和生命力的中国特色指数体系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