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太空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太空游”项目“爽约”高交会 航天产业商业化落地仍面临挑战
证券时报· 2025-11-15 02:32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武泽伟向记者表示,"中国商业航天企业的技术进展,也为太空旅游市场注入了现 实期待。政策层面将商业航天列为'新增长引擎',从国家战略高度给予了支持。所以,这股太空游热潮 并非偶然形成,它是消费升级、技术信心与政策红利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标志着太空旅游在中国正 从科幻概念步入商业化前期"。 11月14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开幕。此前有消息称,中国 航天科技集团将在高交会全球首发中国"太空游"项目,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不过,证券时报记者在 高交会开幕当天发现,备受期待的"太空游"项目并未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展区发布及展示。 有专家向记者表示,从技术突破到商业闭环的构建,中国"太空游"项目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发展"太 空游"是推动商业航天技术成熟、培育太空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引擎,也是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路径之 一。 "太空游" 落地脚步逼近 11月5日,深圳市曾举办新闻发布会,会上宣布,中国航天科技(000901)集团将在高交会上首次公开 推出太空旅游项目。不过在11月14日,高交会开幕首日,记者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展区了解到,当天并 没有"太空游"项目的发布和 ...
闪迪NAND涨价50%!国务院办公厅:引导民间资本有序参与商业航天等建设——《投资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1 08:17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琼斯指数涨0.81%,标普500指数涨1.54%,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2.27% [1] - 大型科技股普涨,英伟达收涨5.8%,创4月份以来最大单日涨幅,市值一夜大增2648.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857亿元) [1] - 中概股普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2.25%,小鹏汽车涨超16%,百度涨超5% [1] 大宗商品及欧洲股市 - 国际金价大幅走高,现货黄金涨2.81%至4113.26美元/盎司,COMEX黄金期货涨2.73%至4119.2美元/盎司 [1] - 国际油价走高,WTI原油期货涨0.67%至60.15美元/桶,布油期货涨0.69%至64.07美元/桶 [1] - 欧洲主要股指收盘集体上涨,欧洲斯托克50指数涨1.72%,德国DAX30指数涨1.73%,富时意大利MIB指数涨2.28% [1] 民间投资与商业航天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铁路、核电、城市基础设施、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领域建设 [2] - 商业航天领域在频率许可、发射审批过程中将一视同仁对待民间投资项目,优化卫星通信业务准入政策 [2] - 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太空经济产值有望达到一万亿美元以上,涉及卫星通信、导航、遥感及太空旅游等方面 [2] 新能源消纳与储能技术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指导意见,要求强化新能源消纳技术创新,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 [3] - 储能作为调节性资源,其经济性已基于容量电价、峰谷套利等收益显现,政策明确将健全完善新型储能容量电价机制 [3] - 国内储能需求或超预期,各省份储能容量电价或补偿政策有望陆续出台 [3] 存储芯片行业动态 - 存储大厂闪迪大幅上调NAND闪存合约价格,涨幅高达50%,主要受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需求爆发及晶圆供应受限驱动 [4] - 模组厂创见、宜鼎国际与宇瞻科技决定暂停出货并重新评估报价,预期市场行情将继续向好 [4] - AI高景气促使相关产能转向高阶产品,叠加传统备货旺季,存储产业链企业业绩有望迎来明显改善 [4] 上市公司股东减持 - 联赢激光实控人拟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3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88% [6] - 合盛硅业股东富达实业公司拟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2707.0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29% [6] - 东方海洋股东国元基金减持公司股份1958万股,占总股本1%,持股比例由8%降至7% [6] - 松原安全股东南京明凯创业投资合伙企业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472.7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 [6] - 华鼎股份股东浙江省发展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等拟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3312.4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 [6] - 名臣健康控股股东及部分董事、高管拟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861万股 [7] - 利通电子实控人及高管拟合计减持公司不超3.03%股份,但公司控股股东出具承诺函24个月内不减持 [7]
2025第四届航天国际科幻季启幕,多元活动点亮航天科幻盛宴
北京商报· 2025-11-08 14:54
活动概况 - 第四届航天国际科幻季于11月7日在北京中关村雍和航星科技园开幕,活动为期10天,主题为“航天科幻、共创融合” [1] - 活动包含大会论坛、沉浸展览、潮玩市集、科普互动等多元板块 [1] 产业合作与平台建设 - 开幕式上揭牌首个“空天星甲产业创新联合体”,旨在深度整合航天技术与科幻创意,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培育空天机甲新兴产业 [1] - 同时揭牌文昌瑶光航天科普研学基地—航天科幻产业创新联合体,以对接技术转化项目及发射资源,实现航天科普全链条传播 [1] - 在项目对接环节中,10余个航天科普、军工文创案例集中亮相,构建“技术+品牌+资源+资本+市场”的对接闭环,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 [2] 活动内容与未来规划 - 活动期间开设“航天科幻+”VR主题展览、AI创作展、雕塑展、新能源车展等板块,并举办由中国机甲之父孙世前等主讲的系列科普讲座及月球车工程师挑战赛等亲子活动 [2] - 航星园将持续以科幻季为平台,搭建高层次产业对接平台,推动航天技术成果转化,促进科幻IP产业化,助力太空经济新业态发展 [2]
全新产业领域,我国太空游项目即将全球首发;小鹏机器人进展超预期!马斯克赢了!1万亿美元薪酬计划获批——《投资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7 07:47
重要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纳指跌445.81点跌幅1.9%,标普500指数跌1.12%,道指跌0.84% [1] - 大型科技股普遍下跌,英伟达、特斯拉跌超3%,英特尔、亚马逊、Meta跌超2%,微软跌超1%且连续七个交易日下跌 [1]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微跌0.03%,中概股涨跌不一,小鹏汽车涨超9%,百度涨超3%,阿里巴巴、极氪涨超1% [1] - 国际金价与原油期货小幅下跌,现货黄金报3979.76美元/盎司,WTI 12月原油期货报59.43美元/桶 [1] - 欧洲三大股指全线下跌,德国DAX指数跌1.29%,法国CAC40指数跌1.36%,英国富时100指数跌0.42% [1] 人形机器人行业 - 人形机器人领域近期催化消息密集,小鹏发布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计划于2026年底实现规模量产并首发应用全固态电池 [2] - 宇树发布人形机器人“全身遥操作平台”,可实现通过视频实时学习人类动作完成家务,特斯拉股东大会批准马斯克1万亿美元薪酬计划 [2] - 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从0到1阶段的关键时点,行业头部公司正加速推进零部件性能升级和成本降低 [2] - 国内产业支持力度强劲,国产机器人出货量有望迎来大幅增长,核心受益方向包括核心供应链与应用场景订单释放 [2] 太空经济产业 - 第二十七届高交会将于11月14日至16日举办,展览总面积40万平方米,中国太空游项目将全球首发 [3] - 高交会设置国之重器重大装备、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等22个专业展区 [3] - 太空经济被视为新的产业领域,涉及卫星通信、导航、遥感、旅游及采矿等,预计到2030年全球产值有望超一万亿美元 [3] - 我国已开始太空旅游市场化运作,随着航天实力提升成本有望降低,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3] 工业5G发展 - 国际电工委员会正式发布全球首个工业5G国际标准《工业网络5G通信技术通用要求》,该标准由中国与德国联合提出 [4] - 该标准聚焦5G在工业应用的基本架构与场景,适用于5G工业无线通信系统全生命周期,标志我国在“5G+工业”融合取得里程碑成果 [4] - 2025年全球工业5G市场规模预计达3457.49亿元,中国为982.62亿元,2025-2032年全球市场预计以41.32%增速扩张至3.89万亿元 [4][5] - 5G与工业深度融合是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未来5G-A技术商用及与AI融合将注入更强动力 [4][5] 公司股东减持 - 威奥股份股东锐泽投资拟减持不超过1178.66万股,占总股本3% [5] - 万里石副董事长邹鹏计划减持不超过370万股,占总股本1.63% [5] - 新光药业股东和丰投资拟减持不超过480万股 [5] - 达利凯普股东磐信投资计划减持不超过1800.05万股,占总股本4.5% [5] - 华纬科技股东万泽股权投资基金拟减持不超过520万股,占总股本1.92% [6] - 新通联股东毕方投资拟减持不超过600万股,占总股本3% [6] - 盛弘股份特定股东及多名高管计划减持股份合计不超过878.87万股 [6] - 盟固利多名持股5%以上股东计划通过不同方式减持合计不超过1378.85万股 [7] - 西力科技三名股东计划在2025年12月至2026年2月期间减持合计不超过372.1万股 [7] - 红日药业股东姚小青及两名高管计划减持股份合计不超过4733.73万股 [7]
华尔街见闻早餐FM-Radio|2025年11月7日
搜狐财经· 2025-11-07 07:34
AI芯片与算力竞争 - 英伟达股价连续三日下跌,日内跌幅达3.6% [1] - AMD股价大跌超7% [1] - 谷歌计划推出新一代AI芯片TPU Ironwood,据称性能提升四倍,并获得AI初创公司Anthropic的大单,后者计划使用多达100万颗新TPU [4][15] - AMD的Instinct MI308 AI芯片已获得对中国的出口许可,被视为英伟达H20芯片的强力竞争者 [30] AI行业动态与市场情绪 - 市场对AI投资回报率存在疑虑,加剧了美股抛售 [1] - OpenAI首席财务官表示公司短期内没有上市打算,并呼吁市场对AI需要更多“热情”,同时希望政府担保数据中心融资 [5][16] - 有报道称“大空头”Michael Burry将80%的仓位用于押注AI泡沫破裂,德银也开始探索做空AI股票的工具 [17] - 光模块公司Coherent第一财季营收达15.8亿美元,同比增长17%,超出预期,主要受AI数据中心和通信领域强劲需求推动 [26][29] 半导体与硬件产业链 - 美股半导体板块表现疲软,甲骨文股价下跌2.6% [1] - 华虹半导体第三季度营收为6.352亿美元,同比增长20.7%,其12英寸晶圆业务收入占比升至59.3% [21] - 台积电将逐步退出成熟制程业务,并将相关订单转移至子公司世界先进 [21] - 受AI算力需求推动,深圳华强北存储芯片价格翻倍上涨,出现“一天一价”现象 [20] 云计算与软件巨头 - 微软股价连续七日下跌 [1] - 摩根士丹利预测谷歌云业务在保守假设下,明年营收增速也可能超过50% [25] - 微软AI部门新组建了“超级智能”团队,旨在开发超越通用人工智能的系统,标志着其与OpenAI合作后的战略转向 [25] 电动汽车与自动驾驶 - 特斯拉股价下跌3.5%,但其股东大会通过了马斯克的万亿美元薪酬计划,盘后股价一度上涨逾2% [1] - 比亚迪携专门为日本市场设计的K-car车型进军日本,摩根大通预计其有望占据该市场30-40%的份额,年销量达120万辆 [21] 生物技术与制药 - 特朗普政府与礼来、诺和诺德达成协议,将GLP-1减肥药价格降至每月245美元,并计划自2026年起纳入Medicare报销范围 [6][17] 消费科技与互联网 - 外卖平台DoorDash在发布业绩后股价下跌近18% [1] - 中概股指数微跌0.03%,表现优于美股大盘,其中小鹏汽车股价大涨近10% [1] - 外资对小米的空仓在过去一周激增53%,主要担忧包括存储芯片价格上涨压制手机毛利率以及电动车业务工厂延期 [20] 关键矿产与资源 - 美国正式公布新版关键矿产清单,首次将铜纳入清单,同时新增了银、铀和钾肥等 [2][12]
晚报 | 11月7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11-06 22:30
光模块 - 美股光模块龙头Coherent第一财季营收15.8亿美元,超出预期的15.4亿美元,经调整后每股收益1.16美元,超出预估的1.05美元,业绩增长主要来自AIDC和通信的强劲需求[1] - 市场预计2025年全球以太网光模块市场增速将保持在50%左右,随后五年年复合增长率预计维持在15%至18%[1] - 面向3.2T时代的高密度部署,LPO与CPO等新型技术路径正逐步成熟,CPO有望成为构建Scale-up多机架系统的关键方案[1] 半导体 - AMD执行长苏姿丰透露,其Instinct MI308 AI芯片已获得出口中国的许可证,该芯片被认为是英伟达H20芯片的强力竞争者[2] - AMD推出的Instinct MI350系列加速器具备行业领先的内存带宽与容量,并在关键训练与推理工作负载中展现出与竞品持平甚至超越的性能,同时实现更低的成本与复杂度[2] - MI355已于6月提前启动量产,预计在下半年实现大规模爬坡,AI芯片快速发展带动半导体设备等环节获得新机遇[2] 核能 - 2025第四届中国核能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深圳国际核能产业创新博览会将于11月12日-14日在深圳举办,主题为"核聚湾区·能动世界"[3] - 全球68台新投运机组中56台位于亚洲,目前70台在建机组中59台分布在亚洲,2024年全球7台并网发电机组中,中国有3台在列[3] - 核电机组的年发电利用小时数常年保持在7000小时以上,位居所有电源之首,未来核能将在海水淡化、核能制氢、医疗防护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3] 5G - 国际电工委员会正式发布全球首个工业5G国际标准《工业网络5G通信技术通用要求》,该标准由中国与德国联合提出[4] - 该标准提供了5G与工业现场融合的应用场景用例,适用于5G工业无线通信系统从规划、设计、建设到优化的全生命周期[4] - 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工业5G市场规模达3457.49亿元,中国为982.62亿元,预计2025-2032年全球将以41.32%的增速扩张,2032年预计突破3.89万亿元[4] 商业航空 - 第27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将于11月14日至16日举办,其间中国太空游项目将全球首发[5] - 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太空经济产值有望达到一万亿美元以上,涉及卫星通信、导航、遥感、太空旅游、采矿等多个方面[5] - 我国已开始着手太空旅游市场化运作,随着航天实力提升,成本有望降低,未来市场前景广阔[5] OLED - 三项应用于8.6代大尺寸OLED屏量产线的高端装备在成都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在显示装备领域获得新突破[6] - 三项装备分别为多应用喷墨薄膜沉积平台、国产首台套大片贴合装备以及国内首台套EHD点胶装备[6] - OLED显示屏正在从手机向电脑、车载设备等中大屏幕应用场景延展[6] 宏观与行业政策 - 广州印发实施意见,要求2026年起全市出让的居住用地100%实施装配式建筑[9] - 谷歌将推出最强AI芯片TPU Ironwood,据称性能提升四倍,并已获得Anthropic大单[9] - 宇树人形机器人发布"全身遥操作平台",官方演示了洗碗、整理衣物等家务活动[9]
今年高交会更关注“促交易” 中国太空游将亮相
证券时报· 2025-11-06 02:31
高交会概况 - 第二十七届高交会预计展览总面积达40万平方米,设置22个专业展区,预计专业观众超过45万人次 [1] - 预计将有近5000家企业参展,实物产品比例预计超过90% [2] - 实施“136”采购商计划,国际采购商占比10%,省内采购商占比30%,省外采购商占比60% [2] 重点展示技术与产业 - 鸿蒙系统、麒麟芯片、昇腾AI、海思半导体等中国科技创新成果将首次集体亮相 [1] - 结合深圳“20+8”产业集群,聚焦人工智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低空与空天、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 [1] - 重点展示开源鸿蒙技术创新场景、昇腾芯片、国产人工智能开源生态及自主可控技术产业生态 [1] 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 - 航天科技集团将在高交会全球首发中国太空游项目 [2] - 商业航天方面将展示长征系列火箭、柔性太阳翼、激光通信终端等系统级产品 [2] 国际化与交易促进 - 首次设立国际投资洽谈区和国际采购商对接区,邀请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高盛集团、红杉资本、贝恩资本、沙特主权基金等国际投融资机构参与 [2] - 邀请通用、微软等知名企业到会采购产品、寻找伙伴,预计成交金额将再创新高 [2]
各地政策持续加码 民营力量崛起“助飞”中国商业航天
中国经营报· 2025-10-16 16:26
发射事件与火箭性能 - “引力一号遥二·海澜之家号”运载火箭于2025年10月11日在山东海阳成功发射,将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继2024年年初首飞后的第二次发射 [1] - 该火箭是民营公司东方空间研制,海澜之家提供支持,为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起飞重量405吨,起飞推力600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6.5吨,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4.2吨 [2] - 火箭具备“一箭十星”至“一轨十八星”的发射能力,满足规模化低轨星座组网需求,具有可靠性高、性价比高等优势 [2][3] - 吉利星座于2025年9月24日以“一箭十二星”方式成功发射,这是两个月内连续第三次组网发射 [1] 公司参与与产业进展 - 民营企业已成为中国商业航天的重要力量,海澜之家通过“多一克温暖星愿计划”和推出联名产品等多维度参与航天事业 [1][3] - 时空道宇已完成吉利星座一期组网,通过连续6次发射在轨卫星增至64颗,所有卫星在轨可靠性和网络可靠性均达100%,实现除南北极外全球实时通信覆盖 [3] - 山东省已累计成功保障19次海上发射任务,将127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海上发射能力与频次稳居全国前列 [5] 地方政府政策与目标 - 山东省出台《若干措施》,目标到2027年实现年产100发运载火箭、150颗商业卫星,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并对海上发射项目给予最高300万元保险补贴 [4][5] - 上海市目标到2027年商业航天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实现年火箭总装制造能力100发、卫星智能制造能力1000颗、应用终端制造能力100万个 [6] - 海南省着力培育文昌国际航天城集群,推动商业航天发射场核心能力提升,建设卫星超级工厂和火箭大部段制造中心等项目 [7]
期待阿中航天合作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典范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10-09 13:02
合作项目概述 - 阿曼兰斯航天公司与中国地卫二空间技术公司于2024年11月合作成功发射阿曼首颗人造卫星阿曼智能遥感卫星一号,标志着阿曼正式迈入太空时代 [1] - 该卫星是阿曼第一颗以国家名义在国际电信联盟注册的卫星 [1] - 中国企业承担了卫星的全流程设计、制造和发射,确保项目符合最高国际标准 [1] 卫星技术规格与应用 - 阿曼星一号主载荷为一台全色分辨率1米、多光谱分辨率4米的光学相机,具备最长45分钟的连续推扫成像能力 [2] - 卫星具备星上智能处理能力,可进行云检测、智能压缩、目标识别、图像切片等在轨图像处理 [2] - 卫星已成功实现在轨智能识别船只和飞机、天基分布式操作系统和天基遥感大模型的首次太空实践验证以及星地网络化联通 [2] - 卫星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国土详查、城市规划、森林调查、灾害监测等领域 [2] 技术合作与人才培养 - 中方在合作过程中为阿曼培养了航天领域人才,50多位阿曼工程师先后到中国接受培训 [2] - 合作不仅限于制造和发射卫星,更为阿曼航天事业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2] - 阿曼星一号被写入阿曼七年级国家教材,以激发年轻一代自豪感并激励科技创新 [2] 行业合作与未来展望 - 阿曼作为合作方参与了全球首个AI原生架构的数字贸易卫星星座与天基数贸大模型——“全球数贸星座”与“世界数贸大模型” [3] - 中国企业将在轨算力部署到人工智能卫星上,打造“太空中的超级计算机”,训练数贸基础模型以分析贸易政策、模拟供应链、预测物流风险 [3] - 中国在全球航天贸易中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正在重塑国际格局,并将持续开放合作以引领太空经济新格局 [3] - 阿中航天合作有望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典范 [3]
香港创科界:施政报告措施务实 展现打造全球AI枢纽决心
中国新闻网· 2025-09-18 15:53
施政报告核心政策方向 -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2025年施政报告 提出加快培育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 展现出打造香港成为全球AI发展枢纽的决心 [1][3] 具体产业措施与资金支持 - 特区政府部门将自行开发专门AI方案 引进数字病理技术及AI应用以提高病理分析准确度 推展生成式AI于临床流程应用 [3] - 施政报告宣布推出30亿港元的"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计划" 并预留10亿港元于2026年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 [5] - 香港科技园公司汇聚超过500家AI公司和5000多名技术专才 未来新田科技城园区将聚焦"AI+"赋能不同产业 [5] 行业专家评价与预期影响 - 创科界人士评价施政报告务实全面 通过具体举例让AI在医疗场景的落地清晰可见 有望改变香港"科强技弱"状态 吸引AI企业聚集并推动各行业拥抱AI [3] - 有关措施有助本地院校吸引国际科研顶尖人才来港 同时施政报告对推动航天科技发展和支持太空经济亦有着墨 可为香港开拓新机遇 [5] - 创科发展以人才为本 需深化生命健康科技 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 先进材料及航天科技等关键领域研究 完善创科产业链与高端人才库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