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定位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96年清华学霸造“地面北斗”,价格打到同行1/10!
创业邦· 2025-11-04 18:39
公司概况与核心技术 - 公司全称为白泽汇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4月,专注于解决卫星信号遮挡、干扰环境下的精准定位问题 [3] - 核心团队以清华大学校友为主,创始人苏靖轩(CEO)为1996年生,拥有清华大学电子信息技术硕士背景,CTO张伟成曾任职于大疆,导师姚铮教授担任科学家顾问 [3][8] - 核心技术为"伪卫星"定位技术,通过在地面设置信号发射器作为参考点,在遮挡环境中信号强度比卫星信号高1000倍,适用于地下停车场、隧道、商场等场景 [4][5] - 技术研发历时3年完成"飞星"伪卫星系统雏形,相当于微缩的本地定制化卫星定位系统,包含信号发射基站、接收设备及算法等 [7] 商业化进程与融资情况 - 2024年4月进行种子轮融资,2025年8月获得千万级别天使轮融资 [10] - 2024年实现约200万元营收,其中基站设备销售占比60%,数据服务与租赁占比40% [23] - 2025年团队规模达25人,预计年度营收突破千万元 [23] - 商业化思路从"技术驱动"转向"需求驱动",通过客户需求反推产品形态,形成两条主线业务:基础设施(如隧道、园区定位信号覆盖)和测试与模拟工具(服务科研院所、车企等) [16][17] 产品定位与市场竞争 - 产品矩阵于2024年9月后明确,提供全栈自研的GNSS模拟器,国产版本价格仅为海外同类产品(如美国Spirent、法国Safran)的1/10,售价数十万元 [18] - 已完成重庆沙坪坝高铁站(地下七层结构部署14个伪卫星基站,精度米级)、北京华润幸福园区、南京麒麟科技园等项目交付 [21] - 目标市场包括智慧城市、智能交通、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等领域,定位为"空间计算和智能体作业的底座" [24][27] 行业背景与发展前景 - 地理信息行业中80%的人类活动数据与空间位置相关,85%的大数据与时空信息相关 [3] - 伪卫星技术于2024年左右成熟度显著提升,设备成本从20多万元降至三四万元,迈入商业化门槛 [8] - 北斗系统作为国家级基础设施,其产业链(信号源、接收端、算法等)正全面升级,伪卫星技术将在未来两年迎来较大发展 [25] - 公司技术在国内具备独特性,覆盖定位精度、工程化等全栈能力,暂无直接竞争对手 [13]
合众思壮:拟出售部分低效定位技术所有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21:38
公司资产出售 - 公司拟出售部分低效定位技术所有权给河南芯港半导体有限公司 交易金额为2861万元人民币 [2] - 该关联交易议案已通过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和第六届监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 [2] 业务收入结构 - 2025年上半年测量测绘与建筑工程业务收入占比最高达39.89% [2] - 资源与公共事业业务收入占比30.41% 智能制造业务收入占比17.5% [2] - 其他业务收入贡献12.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