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短剧
搜索文档
《盛夏芬德拉》,比长剧还封建
虎嗅· 2025-10-19 14:31
一年前,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学院教授毛尖在自己的频道说,短剧是这个时代的灵魂,超速超俗涉黄涉慌,因此她坚持短 视频仍然是这个时代的高效表达形式,抽干了长剧里事故的歇斯底里,直达神经病批评神经病的本质。 (图源:B站) 然而,一年之后,谁也没想到,短国出了一个比长剧更封建的东西:《盛夏芬德拉》。这部在红果播放30亿+的短剧被奉为最 近的业内细糠,更被不少媒体称为像王家卫电影或者文艺片,是短剧界的例外。单从镜头和光影排布来说,做广告片出身的 马厩(本剧制片方)确实有可取之处,但打开正片就会立刻意识到,这部短剧在价值观封建之程度甚至超越长剧。 长期以来,迟迟不让故事中的男女主角圆房是部分长剧的一种基操,等到两个人真的睡了张力也就消失了。而《盛夏芬德 拉》在这件事上学了个彻底。82集的容量,有21集在铺垫两个快30岁的人如何青涩如大学生,早早同居依然高中生风纯爱, 并且,传统刻板印象里的配平文学在这部里更是发挥到极致:两家是政治联姻,男的克己复礼、女的外向活泼,男的还要刚 好大女的四岁。一切都完美填充进刻板性别符号。 两个人是双洁,因此,即便是圆房,也是被礼教安放在一个妥善体系内的,而当天晚上,女主角竟然说出了一句不 ...
短剧里的AI,和被AI压缩的人
虎嗅· 2025-07-14 14:59
行业趋势 - AI技术在短剧制作中深度渗透,从剧本生成、选角匹配到表演指导全流程应用,形成标准化生产模式[5][11][14] - 行业采用"情感曲线""面部匹配度""情绪峰值"等量化指标评估演员表现,数据驱动取代传统表演艺术[1][3][12] - 数字人技术快速发展,演员数据被采集用于虚拟角色制作,真人演员面临替代风险[20][22] 生产流程 - 剧本创作遵循流量优先原则,AI根据爆款剧集数据分析生成"泪点节奏""爆款动作"等模板化情节[3][14][16] - 选角环节引入AI面部匹配系统,通过照片扫描自动筛选演员,群演通过率不足30%[5][6][12] - 拍摄过程严格执行AI分镜设计,包括动作角度、表情幅度、走位路线等细节[11][12][14] 成本结构 - 群演日薪约150-200元,需自备服装化妆品,时薪15元担任虚拟角色表情捕捉[7][22] - 制作方通过罚款机制控制成本,单次NG罚款100元,延误拍摄扣减小时费用[11][19] - 短剧拍摄效率极高,熟练团队日均完成6-7集,采用标准化流水线作业[19][28] 从业者生态 - 群演年龄结构年轻化,1997年出生者已被视为"中年",面临AI面部状态筛查压力[2][5] - 职业发展呈金字塔分布,仅少数"群特"能获得台词角色,多数徘徊在基础群演岗位[28][29] - 从业者收入两极分化,头部月入5000元以上,底层仅2000余元且工作不稳定[5][28] 技术应用 - AI分析系统提供表演建议,包括"愤怒值80%""抬腿45度"等量化指标[11][17] - 虚拟制作技术普及,绿幕扫描生成数字人模板,降低真人演员需求[20][22] - 化妆环节尚未实现AI化,演员仍须自购化妆品,存在安全隐患[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