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昆虫养殖
icon
搜索文档
丰县培育出30余个特色产业集群“金蝉”“锦鲤”共谱乡村富民曲
新华日报· 2025-06-26 07:14
金蝉养殖产业 - 丰县凤城街道500亩林地金蝉养殖基地采用精准调配的"营养液"技术,将金蝉生长周期从3年缩短至2年,单晚产量达1万至1.5万个[1] - 丰县金蝉鲜货直供市场,每斤收购价超100元,比冻货溢价40%,徐州10万亩金蝉养殖基地以丰县为核心区域[1] - 师寨镇育林金蝉合作社每亩前期投入2000—3000元,次年起每年收益超万元,带动小陈庄村100多亩林地实现"出林即变现"[1] - 金蝉产业带动丰县超千户农民户年均增收3万元,形成卵枝培育、生态养殖、冷链物流全链条[1][3] 锦鲤养殖产业 - 丰县欢口镇牧伊养鲤场年产锦鲤鱼苗300万尾,年效益突破200万元,从普通鱼塘发展为40亩现代化养殖场[2] - 锦鲤养殖采用恒温系统保持25℃水温,通过"三轮筛选"淘汰低质幼鱼,优选体长超20厘米的优质品种[2] - 高端锦鲤如"大正三色"单条售价达2000元,花纹对称性决定身价,产品销往广东、山东等地高端水族市场[2] - 丰县锦鲤产业建成省级良种繁育基地,带动饲料加工、水族器材等配套产业年产值超千万元[3] 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 丰县通过"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模式培育30余个特色产业集群,吸纳上万农民就近就业[3] - 金蝉养殖覆盖10个镇、街道,锦鲤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特色产业从"单打独斗"升级为"集群发展"[3] - 全县特色产业基地包括金蝉养殖、锦鲤养殖等,实现"土里钻金、水中生银"的乡村振兴路径[1][2][3]
介绍一种新型食用油:蟑螂油
虎嗅APP· 2025-04-03 21:27
昆虫食用油行业研究 行业背景 - 食用昆虫被视为解决未来蛋白质短缺问题的潜在方案 昆虫纲是动物界种类和数量最多的类群 养殖潜力巨大 [5] - 欧洲已有300多家昆虫公司 产品形态包括整虫和衍生品(如面包虫肉酱 蟋蟀粉薯片等) [5] - 昆虫油脂含量差异显著(10%~50%) 与脂用型猪(55%~60%体脂率)相当 且富含多种必需脂肪酸 [6] 技术研发 - 采用水萃取法(声波震动+离心)从4种昆虫提取油脂 相比有机溶剂萃取更环保且油质更好 [7] - 研究对象包括杜比亚蟑螂 家蟋蟀 黄粉虫和黑菌虫 后两者分别为面包虫和储粮害虫 [6] - 当前萃取效率仍有提升空间 可通过优化方法获取更多油脂并提高品质 [14] 产品特性 物理性状 - 四种昆虫油在室温下均呈黄色液体 蟑螂油颜色最深(含类胡萝卜素) 黄粉虫油最浅 [10][12] - 家蟋蟀油含20种芳香化合物(最多) 蟑螂油19种 黄粉虫油10种 黑菌虫油11种 [13] 气味特征 - 家蟋蟀油气味层次丰富 含芝士 水果 植物 酒类等风味 但含少量不良气味成分 [13] - 黄粉虫油和黑菌虫油气味较单一 以甜味和植物香为主 [13] - 蟑螂油含7种不良气味化合物(发馊/呛鼻) 研究者实测提炼过程存在异味 [13][14] 市场前景 - 昆虫油颜色与传统食用油(花生油 菜籽油)相似 有助于消费者接受 [12] - 家蟋蟀油部分芳香物质与现有食用油重合 具备商业化潜力 [13] - 类胡萝卜素含量可能成为附加营养卖点 与蔬菜补充效果类似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