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

搜索文档
每日科普|濒危植物为何常见?
人民日报· 2025-06-12 17:18
濒危植物保护现状 - 我国已对100余种濒危野生植物实施抢救性保护,包括红豆杉、银杏、水杉等[1] - 常见濒危植物如银杏、水杉多为人工繁育种群,其野生种群数量稀少且分布有限[1] - 人工繁育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银杏、水杉、珙桐、罗汉松等物种,形成规模化人工种群用于景观及生态修复[1] 人工繁育的应用价值 - 云南梧桐等濒危植物的人工扩繁可解决干热河谷等特殊生境的绿化需求,其耐旱、耐贫瘠特性适配当地环境[1] - 科学家在干旱地区建立试验基地,通过小规模栽培验证云南梧桐的生态应用效果[1] - 本土濒危植物如云南梧桐兼具生态与经济价值,可为动物提供栖息地及食物来源(例如果实作为松鼠食源)[1] 野生种群保护挑战 - 人工种群规模扩大不改变野生濒危植物的保护等级,银杏、水杉等仍面临遗传多样性匮乏及极端气候威胁[2] - 国家通过重点保护名录强化对野生种群的保护,以维护濒危植物及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 - 保护措施多元化,包括种子库保存、迁地保护、建立保护区等,以补充单一人工繁育的局限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