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动力
icon
搜索文档
公司快评 | 持股“触线”仍减持,领湃科技控股股东被警示,如何保护投资者权益?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1 14:09
6月30日,领湃科技(SZ300530,前收盘价:37.94元,市值:65.24亿元)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湖 南衡帕动力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因违规减持被湖南证监局出具警示函。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公司在股 东行为管理上的漏洞,更对市场信心和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敲响了警钟。 衡帕动力在2025年6月6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了84.88万股领湃科技股份,导致其持股比例从35.43% 降至34.94%。然而,在持股比例触及35%的关键节点时,衡帕动力未依法停止交易,继续减持,这一行 为违反了《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尽管衡帕动力在违规后迅速采取了补救措施,主动购 回了部分减持股份,并且无需上缴价差,但湖南证监局仍对其采取了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 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这一事件的发生,对领湃科技而言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作为一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储能 产品的企业,领湃科技正处于行业竞争的关键时期。此时出现控股股东违规减持的情况,不仅损害了市 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也对公司的市场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削弱了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尤其是中小 投资者。毕竟,中小投资者往往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劣势地位,他们对 ...
解析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发展方向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26 09:24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 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技术创新、产业链培育和市场推广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全球汽车产业低碳化、电动化转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 - 第17届国际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年会(TMC 2025)深入研讨电驱动、混合动力创新技术、商用车动力系统低碳节能技术、功率半导体创新技术等话题 [2] 动力系统技术创新进展 - 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达46%,较2020年提升13个百分点,柴油发动机热效率超48%,提升4.3个百分点 [3] - 驱动电机峰值功率密度达7000kW/kg,碳化硅电机控制器功率密度达45kW/L,较2020年提升50% [3] - 扁线电机高效冷却系统、碳化硅器件等关键零部件与高电压平台、功能安全等技术实现应用 [3] 动力系统技术发展趋势 - 系统集成向多域融合发展,集成驱动单元、高压系统、电池管理等模块,实现体积和线束数量大幅缩减 [3] - 材料创新聚焦碳化硅、碳纤维、非金属合金等,工艺创新包括激光焊接、3D打印等,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 人工智能应用加速,实现毫秒级扭矩分配、智能热管理等功能,推动动力系统向全链路智能化控制演进 [4] 电驱动系统技术挑战 - 集中驱动模式已量产,但分布驱动模式(如轮边电机、轮毂电机)受机械电气和散热问题限制未大规模应用 [6] - 快充电压升至800V-1200V,对电机绝缘系统提出更高要求,扁线电机低温焊接成为研究方向 [6] - 电机小型化带来发热问题,冷却系统从液冷向油冷或复合冷却转变 [7] 热管理与润滑技术 - 油冷电驱专用油提升冷却效率和传动效率,延长续驶里程 [7] - 电池热管理油液可维持较高充电效率,缩短充电时间 [7] - 兆瓦充电技术推动液冷电池冷却系统应用,支持更多充电循环 [7] 分布式驱动技术 - 双电机分布式驱动为主流,差扭设计可降低横摆角速度17%,提升驾驶舒适性 [8] - 永磁助磁同步电机采用钐铁氮材料替代重稀土永磁体,减少碳排放 [8] - 轴向磁通电机功率密度较径向磁通永磁同步电机提高30%,计划2026年量产 [8] 动力系统未来趋势 - 驱动方式从机械驱动向智能电驱动转变,电动化使功率提升成本大幅降低 [9] - 动力系统向控驱分离与软硬解耦方向发展,聚焦用户体验和研发效率提升 [9] - 以动力电池为核心的跨域集成将提升整车运动控制能力,改善驾乘空间利用率 [10] - 动力系统与底盘融合将实现高机动性、高安全可靠性等体验升级 [11]
徐曙海在深圳拜访企业 推动项目早日落地见效 实现更高水平互利共赢
镇江日报· 2025-06-26 00:32
荣电集团是中国小家电行业领军企业之一,计划在镇建设中国钛谷(镇江)智能家居制造基地项 目。徐曙海拜会了荣电集团副总裁黄荣发、董事长助理侯皓铎,感谢荣电集团给予镇江的信任和支持, 希望企业加快推动合作项目建设,继续深耕镇江、推介镇江,带动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户、项目落 地,携手共创更加美好未来。黄荣发、侯皓铎高度评价了镇江的营商环境,表示将努力建好在镇项目, 深化智能制造领域合作,力争取得更多成果,更好助力镇江高质量发展。 在深圳期间,徐曙海还拜会了中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琦、广东博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 照强、中山科隆汽车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钟金良、李长荣集团中华区首席代表江介文等,就进一步 加强合作深入交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克拜访了中集车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班度科技(深 圳)有限公司等企业,就加快项目建设、深化务实合作等沟通对接。 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支撑。6月21日下午,市政府召开全市项目招引暨冲刺"双过半"工作视频 会。徐曙海强调,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要锚定目标、加压奋进,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抓好招商引资, 始终保持攻坚克难的劲头确保经济增速超省均,集中精力抓项目、拼经济、促发展,全力 ...
ST合纵: 关于对外担保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7 12:08
担保情况概述 - 公司为控股子公司湖南雅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不超过180,000万元的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1] - 担保额度包括已生效并正在执行的担保及原有担保的展期或续保以及未来拟签署的担保 [1] - 额度期限自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 [1] 担保进展情况 - 公司已使用担保额度5,000万元人民币 [2] - 公司已使用担保额度14,400万元人民币 [2] - 公司与长沙农商银行签订《保证合同》,为湖南雅城提供不超过9,000万元的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2] 被担保人基本情况 - 湖南雅城主营业务包括汽车动力电池、电池材料的生产与销售以及新能源技术开发等 [2] - 湖南雅城未经审计的资产总额为280,040.65万元,负债总额为192,847.37万元,净资产为87,292.28万元 [3] - 湖南雅城未经审计的营业收入为20,438.35万元,净利润为-2,617.34万元 [3] 已审议的担保额度内实际使用担保情况 - 公司为湖南雅城提供的担保额度为180,000万元,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净资产的165.21% [3] - 截至目前已使用担保额度为165,460万元,剩余可用担保额度为14,540万元 [3] 担保合同主要内容 - 保证期间为主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履行债务期限届满之日起三年 [4] - 银行承兑汇票承兑、减免保证金开证和保函项下的保证期间为债权人垫付款项之日起三年 [4] - 主合同期限展期时,保证人仍在原担保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担保,保证期间顺延 [4] 累计对外担保数量及逾期担保数量 - 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为275,360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242.91% [5] - 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为合并报表外单位提供担保金额为2,973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2.65% [5] - 公司为合并报表范围内单位提供担保涉及尚未偿还的逾期贷款共计3笔,逾期金额为3,709.48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3.31% [5]
“精滴细灌、激活活水”——联合动力IPO过会
环球网· 2025-06-16 18:09
近日,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联合动力")创业板IPO过会受到市场高度关注,这家公司主业独立清晰,市场龙头地位显著,重视研发 且是技术领跑者,为A股市场分拆上市打出一个标杆式样本。 分拆上市是一个从规范到更规范,从透明到更透明的过程。随着分拆上市从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到审核积极实践,再到对市场资源配置的优化,各个环节紧 密相扣,确保上市公司分拆出来的子公司业务独立、质地优良、成长性好、具有行业显著竞争优势,为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优质活水。联合动力分拆上市标 志着A股分拆上市开始进入"质量优先、精准筛选"的新阶段。通过层层严格审核筛选出真正优质、合规且极具潜力的企业,给予其更多政策支持和资源倾 斜,推动资本市场朝着更加健康、多元、高效的方向发展,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力。 联合动力是汇川技术体系内运营新能源汽车电驱和电源系统的唯一主体,具备独立且完善的车规级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体系,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龙 头企业之一。其主要产品涵盖电驱系统(如电控、电机、三合一 / 多合一驱动总成)以及电源系统(像车载充电机、DC/DC 转换器、二合一 / 三合一 ...
1700亿工控巨头“A拆A”锚定高质量发展 动力系统龙头联合动力IPO过会
证券时报网· 2025-06-13 19:00
6月12日晚,深交所官网显示,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联合动力")(首发)符合 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该公司由A股上市公司汇川技术分拆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而来, 是汇川技术体系内运营新能源汽车电驱和电源系统的唯一主体,具备独立且完善的车规级产品研发、生 产、销售体系,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龙头企业之一。 2024年4月新"国九条"发布后,分拆上市的审核环境整体趋冷。不过,分拆上市并未完全陷入停滞,沪 深北交易所在新"国九条"后均有新增受理相应项目。新"国九条"旨在遏制盲目分拆和套利行为,并非叫 停分拆,其根本目的还是优化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推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如果分拆子公司具有较高 的"清晰度",具备业务独立性、技术先进性、分拆必要性和估值合理性,分拆后会形成更加专业的市场 定位,而非与母公司业务重合,也不存在高度依赖关联交易等问题,审核仍在正常推进。目前,在实质 审核进展上做出突破的案例,均符合当前从严监管分拆上市背景下审核要求。 业务清晰度高独立性较强 从此次过会的联合动力来看,其控股股东汇川技术早在2010年9月便成功登陆创业板,截至目前,公司 市值达1700亿元,为国内工控 ...
联合动力创业板IPO过会 2024年度动力系统产品出货量超450万台
智通财经网· 2025-06-13 07:18
智通财经APP获悉,6月12日,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联合动力)深交所创业板IPO 通过上市委会议。保荐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拟募资48.5711亿元。 招股书显示,联合动力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部件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产品包括电驱 系统(电控、电机、三合一/多合一驱动总成)和电源系统(车载充电机、DC/DC 转换器、二合一/三合 一电源总成)等动力系统核心部件。公司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行业龙头,位处产业链核心环节。 联合动力为下游超过 40 家整车企业、超过 170 个车型提供动力系统解决方案,2024 年度动力系统产品 出货量超过 450 万台,深度参与车型设计、动力系统开发、整车产销量爬坡及售后质保等新能源汽车全 生命周期。公司协同上游集成电路、磁材、设备等供应商,持续进行电路设计、材料应用、制造工艺、 软件算法等领域的创新升级,致力于推动我国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实现技术自立自强。 | 项目 | 2024 年末 | 2023 年末 | 2022 年末 | | --- | --- | --- | --- | | 资产总额(万元) | 1,807,215.70 | 1,229,6 ...
联合动力IPO:第三方动力系统龙头,年收入超160亿,以模块化技术实现逆势突围
梧桐树下V· 2025-06-11 16:12
公司概况 - 联合动力是第三方动力系统龙头企业,2024年收入超160亿元,市占率领先 [2] - 公司起源于2009年汇川技术的新能源汽车事业部,2016年独立运营 [2] - 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产品涵盖电驱系统和电源系统 [2] - 构建了覆盖动力域、兼具平台化、自主化和灵活集成特点的完备产品体系 [2] 产品与技术 - 电驱系统产品覆盖全谱系乘用车和商用车,支持多种动力架构,功率覆盖至275kW以下,最高转速达30,000rpm [3] - 电源系统产品覆盖6.6kW至22kW功率范围,OBC及DC/DC转换器峰值效率均超过94.5% [3] - 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21.06亿元,形成26项产品核心技术与6项平台核心技术 [15] - 已取得98项发明专利及407项实用新型专利,主导参与超20项国家标准制定 [15] 市场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高达79.39%,2024年营收161.78亿元 [5] - 扣非归母净利润从2022年-1.88亿元扭亏为2023年1.58亿元,2024年跃升至9.13亿元,同比增速达477.23% [5] - 2024年毛利率提升至16.85%,其中电源系统毛利率14.12%,电驱系统毛利率17.25% [8]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6.53亿元,ROE高达21.48% [9] 行业趋势 -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823.6万辆,中国占比超过70%,渗透率达38.9% [10] - 电控与三合一电驱系统装机量2024年分别达1,244.8万台和775.8万台,同比增长均超40% [13] - 车载充电机2024年出货量达1,049万台套,2019-2024年复合增速超过59% [15] - 混动与增程式车型占比三年间从24.05%跃升至41.50% [15] 发展战略 - 构建模块化产品与技术平台,提升开发效率和响应速度 [6] - 通过供应链垂直整合降低外部依赖,推动核心零部件国产化 [8] - 规划第六代产品开发,提升智能化水平,突破性能极限 [15] - 加速全球化布局,近三年累计获得12个电源系统海外定点项目,2024年境外收入7.69亿元 [16]
Matias Giannini:多方协同,以多元解决方案迈向“净零”之路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05 11:25
论坛概述 - 第五届车用动力系统国际论坛在上海松江召开,由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指导,浩思动力承办 [1] - 论坛汇聚政界、产业界、学术界人士,共探全球汽车动力系统多元发展之路 [1] - 浩思动力CEO Matias Giannini强调净零排放需要产业链上下游通力合作 [1] 行业转型现状 - 全球汽车产业处于电气化转型关键阶段,各地转型节奏不同但目标一致指向净零 [3] - 预计2040年纯电动汽车占全球新车销量比例或超50%,但剩余50%新车需依赖高效内燃机或混合动力系统 [3] - 行业面临核心挑战:如何持续投资创新以保障非纯电动车型的高效环保性能 [3] 浩思动力战略布局 - 公司提出多路径共达零碳战略,整合吉利、雷诺技术积淀,提供高效内燃机和混合动力解决方案 [4] - 全球布局包括五大研发中心、17个生产基地,年产能达500万套,覆盖80%混动及燃油车市场需求 [4] - 2025上海车展展示四大技术领域:可替代燃料解决方案、混合动力系统、增程器技术、未来超混动力 [4] - 未来超混动力技术整合发动机、电机、变速器和电力电子设备,兼容多种燃料且适配电动汽车平台 [4] 中国市场定位 - 2024年中国插电混动车型增速首次超越纯电车型,反映市场对多元技术路径的认可 [5] - 浩思动力将中国视为核心增长引擎,计划通过协同合作推动本土零碳解决方案 [5] - 公司强调车企与供应商需加速合作以提速电气化转型 [5]
王瑞平:预计2030年全球汽车市场混动、电动、燃油三分天下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05 10:57
5月28日,第五届车用动力系统国际论坛在上海松江召开。本届论坛由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指导, 浩思动力承办,汇聚了政界、产业界、学术界等各方人士,共探全球汽车动力系统多元发展之路。论坛现场,汽车先进动力系统分会(APS)主任 委员、乘用车动力总成专业委员会(SCP)理事长、浩思动力子业务集团-极光湾CEO王瑞平带来题为《发挥混动技术优势,赋能行业全球发展》的 主旨演讲。在她看来,混合动力先行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增长提供助力。 从市场发展上看,2024年全球汽车销量超9000万辆,同比增长1.8%。其中,中国市场汽车销量占比超三分之一。各技术路线车型销量占比上,今年 Q1,全球市场纯电车型销量占比达14.5%,包含油电混动(HEV)、插电混动(PHEV)和增程式(REV)在内的混合动力车型占比16%,已然超过纯电车 型。在北美和欧洲市场,纯电车型销量增长放缓,而以HEV为主的混合动力车型出现明显增长。日韩市场HEV车型销量增长同样迅速。"可以看到,混合动 力在全球市场上起到了主力作用。"王瑞平称。 回顾过去30年发展,混合动力技术路线经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