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沉浸式娱乐
icon
搜索文档
主办哈利波特“禁忌森林”中国首展,「唯壹文化」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 | 36氪首发
36氪· 2025-09-02 13:41
融资与业务发展 - 公司近期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 投资方为善贾投资(海南)有限公司 融资将用于沉浸式全景项目开发和自有IP运营[1] - 公司成立于2023年 核心业务包括沉浸式全景娱乐体验项目和自有IP《青绿宇宙》系列开发[1] - 通过IP授权、运营、宣发、票务总代等一体化服务 协助多个沉浸式娱乐生态成功落地 包括哈利波特"禁忌森林"、侏罗纪世界主题公园等知名项目[1] 哈利波特"禁忌森林"项目 - 作为联合主办方参与哈利波特"禁忌森林"中国首展 该项目将于2025年10月1日在深圳龙华区落地[2] - 公司直接参与项目全额投资 并负责为期6个月的运营、宣发及总票务工作[2] - 项目场地最终选定深圳龙华区观澜湖街道牛湖水碧道 满足密林条件及交通配套要求[4] - 外方对场景还原度要求极高 接近1:1程度 核心道具从法国展览现场直接运送至深圳[5] 行业地位与项目经验 - 公司具备大型IP项目承办能力 曾承接中国侏罗纪世界主题公园(规划中)和深圳K11商业体落地规划[2] - 联合创始人拥有十余年大型活动经验 包括举办多场音乐会和与字节跳动合办2023年大型线上音乐节[2] - 国内真正TOP级夜游项目稀少 "禁忌森林"具备大IP衍生、沉浸式体验和6个月展期三大特点 属于稀缺性项目[5] 自有IP开发战略 - 公司正在打造以"青绿宇宙"为核心的自有IP宇宙 涵盖影视孵化、制作和商业转化应用[6] - IP灵感源自2022年春晚《只此青绿》舞蹈诗剧 获得东方演艺集团授权 故事基于北宋画家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的背景[8] - 采用漫威式集群效应开发模式 已完成世界观框架、人物族谱、编年史、美术设计及剧本等前期开发[8] - 已规划12个产品体系 包括影视、漫画、短剧、文创等 预计3年左右上线网络大电影[9]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 中国国潮经济市场规模从2018年12266.6亿元增长至2024年22922.3亿元 增速显著[6] - 当前中国原创IP存在研发机制不健全、产业化配套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真正自有孵化IP稀少[6] - 国产IP衍生开发较弱 以《哪吒之魔童闹海》为例 虽获154.46亿元票房 但衍生品开发仍停留在形象复刻阶段[7] - 国际成功案例表明 IP多元场景与人物构建是关键 非单个IP极致开发所能达成[7] 团队背景与投资方观点 - 创始人拥有二十余年建筑设计经验 曾参与侏罗纪世界主题公园、深圳K11等知名项目[11] - 联合创始人具备资深影视经验 曾担任江苏卫视《中国乐队》总策划和总导演[11] - 投资方认可公司定位精准 团队战略清晰 有望成为文化经济领域独角兽企业[12]
年轻人文娱消费趋势图鉴
艺恩咨询· 2025-03-12 17: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这届年轻人正重塑文娱消费版图,他们是主动的探索者、创造者和分享者,追求沉浸式体验、精神远方,有“碎片化学习”和“速食内容”需求,为文娱产业及品牌营销带来无限可能 [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沉浸式体验 - 年轻人消费注重情感共鸣和沉浸式体验,内容消费关键词有沉浸式演出、互动叙事、真人式陪伴 [14][16] - 沉浸式演出打破传统戏剧表演空间限制,如沉浸式戏剧、环境式戏剧等,市场规模和项目数量增长,社媒声量和互动量高 [18][20] - 互动叙事方面,沉浸式光影秀、剧本杀和密室逃脱等实景娱乐受年轻人喜爱,成为社交场所,市场规模和项目数量有变化,社媒表现活跃 [31] - 乙女游戏以女性为目标群体,实现3D化和连贯互动系统,市场规模增长,多款头部乙游月活高,社媒声量和互动量可观 [39][40] - 品牌营销应关注情感价值,打造沉浸式场景,如Jellycat CAFÉ活动 [44][46] 女性叙事 - 2024年女性叙事内容在影视领域崛起,内容消费关键词有女性创作者上桌、女性视角、全女综艺 [49][51] - 女性主义影视元年有多部作品突破,呈现多元女性形象,票房和口碑双丰收,社媒声量和互动量高 [53][55] - 全女综艺类型丰富,展现女性多面形象与强大力量,不同节目社媒表现不同 [56][60] - 女性脱口秀演员用幽默方式呈现隐秘话题和不公现象,激励女性发声,不同演员社媒声量和互动量有差异 [62] - 品牌营销与年轻女性对话要接纳审美演进,探索女性自我与环境关系,如菲拉格慕的营销活动 [64][65] 精神乌托邦 - 快节奏生活使慢综艺应运而生,满足人们情绪疗愈需求,内容消费关键词有精神远方、真实的小生活、乌托邦 [68][70] - 纪实类综艺通过真实记录带来情感链接和心理放松,如《种地吧》《跳进地理书的旅行》《边走边唱》,社媒声量和互动量不同 [72][78] - 文化类慢综艺为年轻人提供精神抚慰空间,如《我在岛屿读书》《她的房间》《第一人称复数》,社媒声量和互动量有别 [79][82] - 生活类慢综聚焦日常生活细节,如《快乐再出发》《快乐的大人》《灿烂的花园》《快乐老友记》,社媒声量和互动量各异 [83][90] - 品牌营销应体察年轻人情感需求,以生活细节为切入点,构建情感确定性,如玄学营销案例 [92][96] 碎片提升 - 年轻人利用碎片化时间听播客汲取知识,播客用户规模攀升,内容创作生态繁荣,核心受众期待深度思考与价值共鸣 [98][102] - 播客成为年轻人精神食粮,满足治愈、能量、思考等需求,社媒关键词体现其作用,声量不同 [103][108] - 年轻人倾向深度文化内容,品牌布局播客领域,多个品牌更新或投放播客,不同品牌播客受年轻人喜爱 [113][116] - 品牌营销要内容为王,抢占碎片化时间,如GIADA的《岩中花述》播客节目取得良好效果 [117][120] 速食主义 - 年轻人倾向快速消费内容,短剧、影视解说、AI生成内容迎合其“速食”偏好,内容消费关键词有短剧、十分钟看电影、AI整活 [123][125] - 短剧成为年轻人“电子榨菜”,市场规模有预测,不同题材类型受喜爱,社媒声量和互动量高 [127][131] - 影视解说类短视频崛起,满足观众短时间影视体验需求,用户意见两级分化,话题播放量高且形式多元 [133][137] - AI工具用于短视频二次创作,产生热门梗,受年轻人喜爱 [138][141] - 品牌营销要主题鲜明、形式创新,善用“梗”文化,如星巴克短剧《我在古代开星巴克》 [14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