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执法

搜索文档
海南海洋执法开启“智能时代”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4-29 14:17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背景 - 海南自贸港将于年底实现全岛封关运作,从"境内关内"向"境内关外"转变,海洋立体管控和维权执法需求激增 [1] - 封关后商渔船进出增多,给海洋环境与资源保护带来更大压力,对海洋执法提出更高要求 [3] 海洋执法面临的挑战 - 海南省海洋和渔业监察总队执法装备依赖传统载具(1500吨级、500吨级公务船及高速摩托艇),面临覆盖不足、响应滞后、风险成本高等难题 [3] - 海上违法活动呈现"装备智能化、行动隐蔽化、作业协同化"特点,如违法船舶加装AIS屏蔽装置逃避监管 [4] - 海南管辖海域面积达200万平方千米,岸线长达2000千米,执法战线长且对象分布不均衡 [4] 新质生产力在海洋执法中的应用 - 海南省海洋厅已开展"空、海、潜"无人装备智能协同演示,并在西沙海域利用长航时无人艇进行综合执法 [6] - 三类试点应用场景: - 海域海岛执法:构建"无人机+地形地貌扫测无人艇"模式,15分钟内完成半径5千米海域测绘 [6] - 海环海缆执法:采用"无人机+无人艇+水下机器人"模式,通过区块链存证平台固定证据 [6][7] - 渔业执法:利用"执法船艇+无人机"模式,实现禁渔期非法捕捞快速巡查与取证 [7] 新质生产力推动执法模式转型 - 海洋执法需从"人力密集型"向"智慧集约型"跨越,通过无人装备破解传统执法痛点 [9] - 关键转型路径包括:配备无人智能装备、构建"有人+无人"协同体系、拓展深远海应用场景、完善政策与法律保障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