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表演业

搜索文档
“苏超”“村超”火爆出圈背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21:26
体育产业总体发展情况 - 体育产业总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超10% [1] - "十四五"以来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6% 2023年占GDP比重达1.15% [3] - 冰雪产业规模从2020年3811亿元增至2024年9700亿元 年均增长26.3% [3] - 40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2020-2023年居民体育消费总额增长超千亿 [3] 赛事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7地监测511场重点赛事带动消费超160亿元 场均拉动3000万元 [6] - 杭州亚运会期间周边地区消费最高增长40%以上 [6] - 中国网球公开赛门票收入超8000万元 CBA 24-25赛季季后赛场均视频播放量1500万 [6] - "苏超"单场上座超6万人 带动江苏全域消费380亿元 [6] - 苏超南京赛期间带动当地酒店入住间夜增长30% 暑期南京五星酒店预订增速同比涨20% [6] 体育产业结构转型 - 体育服务业占比从2020年68.7%提升至2023年72.7% [9] - 体育制造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家 较2022年底翻番 [9] - 碳纤维价格从3000元/公斤降至200元/公斤 国产自行车零配件国产率达80% [10] - 2023-2024年路跑赛事从699场增至749场 参与人次从605万增至704万 [11] 基础设施与政策支持 - "十四五"累计投入56.5亿元支持3370个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 [7] - 江苏省地级市普遍配备超大型体育中心场馆 为赛事提供硬件支撑 [7] - 体育总局将出台赛事经济政策文件 强化赛事与产业协同联动 [7] 新兴赛事模式 - "村超""苏超""浙BA"等群众赛事形成现象级传播 获官方明确支持 [5] - 赛事实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融合 推动"三大球"普及发展 [5] - 美团数据显示体育赛事显著拉动旅游消费 形成多场景消费闭环 [6]
让赛事流量不断转化为体育产业发展增量 提升观赛体验 拉动体育消费(建设体育强国)
人民日报· 2025-05-20 05:50
赛事上座人数与纪录突破 - 中超联赛大连英博队主场比赛吸引超6万名球迷观赛 其中对阵北京国安队比赛上座人数达61185人 刷新中超联赛历史第二高观众到场纪录 [1] - 国足世界杯预选赛在杭州奥体中心吸引70588名球迷到场 创国足主场赛事上座人数新纪录 [4] - F1中国大奖赛吸引超22万人次观赛 境外观众占比15.25% 较去年翻一番 [4] 赛事经济带动消费增长 - 国足世界杯预选赛带动杭州交通、住宿、餐饮等旅游消费达3.08亿元 比赛日全市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21.1万人次 酒店入住率达63.2% [4] - 上海2023年举办178项国际国内体育赛事 创造直接经济影响113.78亿元 拉动效应309.90亿元 [4] - 深圳新鹏城俱乐部前三轮主场票房总收入超700万元 同比增长160% 官方球迷商店销售收入场均超10万元 [6] 赛事与文旅融合创新 - 长三角钻石联赛结合绍兴柯桥旅游资源 推出"赛事+旅游"产品 持票者可免费参观柯岩风景区、安昌古镇等景点 [3] - 北京市将推出"跟着赛事去旅游"套餐式产品 围绕龙舟大赛、国际武术公开赛等赛事推出多条主题游线路 [8] - 大连市文旅局在赛场周边组织足球嘉年华活动 "比赛日逛梭鱼湾"成为市民休闲新方式 [7] 硬件设施与服务升级 - 深圳新鹏城俱乐部借助全新声光电系统 通过激光秀、乐队表演等开场节目造势 优化球迷商店和餐饮服务点动线设计 [6] - 大连梭鱼湾足球场硬件设施达国内一流水平 周边商场餐馆为应对客流主动延长营业时间 [7] - 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可售(发)票数量原则上不低于赛场可用座位数的95% 旨在释放更多观赏消费机会 [9] 政策支持与产业规划 - 浙江省方案明确2025年举办国际级赛事30场以上、国家级200场以上、省市级1000场以上 [4] - 竞赛表演业在发达国家占体育产业总值约20% 我国在赛事产品供给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9] - 数字技术有望在保障安全前提下进一步释放座位空间 增加高品质赛事观赏消费机会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