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片制造

搜索文档
从70元涨到上千元,被称“纸片茅台”的撕拉片是什么
南方都市报· 2025-05-26 15:08
撕拉片技术背景 - 撕拉片(Peel-apart film/Packfilm)是宝丽来创始人埃德温·兰德在20世纪40年代发明的即时显影技术先驱,将暗房冲洗过程缩短至几分钟[6] - 该技术盛行于1960-1970年代,后因设备笨重和数码技术冲击逐渐没落,宝丽来2008年全面停产,富士2016年跟进停产[6] 成像原理与技术特点 - 成像过程分三步:负片感光形成潜影→滚轴挤破药水包显影→手动分离正负片获得最终照片[8][9] - 相比拍立得,撕拉片需手动拽出照片且显影过程更依赖人工操作,但负片可扫描为数字文件二次编辑,部分高端型号在色彩准确度、细节表现力和画幅尺寸上优于一体化胶片[10][11] 市场现状与价格波动 - 当前流通的撕拉片均为宝丽来/富士库存产品,停产前10张装售价65-70元,现二手市场价格飙升至数百至上千元/盒,单张成本达数十至上百元[12][14] - 价格暴涨主因供需失衡,叠加明星效应和"绝版收藏"噱头,部分过期胶片被冠以"纸片茅台"称号[12][14] 产品风险与厂商态度 - 现存撕拉片基本已过期,存在显影失败、色彩失真等风险,部分商家采用"付费体验"或"不保质量"的销售模式[15] - 富士官方明确表示停产原因为成本高和设备笨重,提醒消费者对过期库存产品保持理性,警惕炒作行为[15]
全网爆火!70元过期相纸被炒至3000元,明星艺人都在晒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1 23:24
撕拉片市场现状 - 撕拉片成为摄影界新晋"顶流",受到年轻人追捧,相关话题频繁登上热搜 [2] - 多位明星如古力娜扎、刘诗诗等使用撕拉片拍摄,推动其社交平台热度 [1] 撕拉片技术背景 - 撕拉片全称可剥离即时显影胶片,诞生于上世纪40年代,需手动撕拉相纸并通过药水包显影 [4] - 主要生产商宝丽来和富士均已停产,宝丽来2008年停产最后一种胶片,富士2016年停产FP-100C等彩色撕拉片相纸 [6] 价格变动与市场供需 - 撕拉片价格从停产前的70元/盒(10张)飙升至1400-3300元/盒,单张价格达140-330元,涨幅超20倍 [8][10] - 二手平台价格与过期时间强相关,2018年过期品售价2000元/盒,2019年过期品达3000元/盒 [10] - 市场流通集中于照相馆、摄影爱好者及二手商贩,卖家预测若不复产未来可能继续提价 [10] 产品质量与争议 - 过期相纸普遍存在偏色、漏光、无法成像等问题,富士官方确认市售产品均为库存且无质量保障 [15] - 部分商家以"体验"名义销售不可成像产品,或仅承诺成像不保证质量 [15] - 富士工作人员指出现代胶片技术更先进,建议消费者理性对待网红产品 [15]
一张撕拉片被炒至300多元,富士工作人员回应称避免盲目跟风消费
搜狐财经· 2025-05-09 02:12
撕拉片市场热度 - 撕拉片凭借明星同款效应和独特氛围感迅速走红,单张拍摄价格高达300多元仍保持高热度[1] - 二手平台闲鱼上撕拉片价格为一盒500元至上千元(10张/盒),单张价格50元至上百元[3] 撕拉片产品特性 - 撕拉片为可剥离即时显影胶片,由负片和带药水包的成像正片组成,需专业相机拍摄并手动拉出相纸[3] - 主要生产厂家宝丽来和富士分别于2008年和2016年停产,当前市面产品多为过期库存[3][17] 二手市场价格动态 - 富士FP-100C撕拉片在闲鱼平台出现多次降价记录:累计降价60元[7]、降价19%[8]、降价32%[10]、降价20%[14] - 部分高价商品标价达1499元/盒(3人想要)[16]和2190元/盒(21人想要)[19] 富士公司官方回应 - 富士中国确认撕拉片已停产,主因是成本高和设备笨重,目前无官方销售渠道,市面均为库存产品[17] - 过期胶片存在成像质量问题,消费模式分为纯体验型(不保证成像)和质量风险型(不保证成像质量)[17] 商品存储与批次信息 - 多数卖家强调产品采用长期冷藏保存,批次集中在2014-2018年过期[14][16][20][21][22] - 具体批次包括FP-100C Silk绒面相纸[16]、FP3000B黑白片[12]、FP-100C彩色片[2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