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本控股
icon
搜索文档
最高法发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典型刑事案例
央视网· 2025-06-09 10:10
政策与法律环境 - 民营经济促进法于2024年4月30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确定为法律制度 [1] - 人民法院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力做好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工作,全面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 [1]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5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典型案例,旨在发挥教育、警示和震慑作用 [2] 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犯罪案例 - 某控股公司董事燕某、孙某共同收受贿赂5.6亿余元,造成公司巨额经济损失,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及十四年十个月,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一亿元 [2][6][7] - 某互联网企业工作人员石某玉收受贿赂608万元并侵占公司财物366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责令退赔及追缴犯罪所得 [2][9][10][12] - 某连锁公司经理周某萍挪用公司资金487万元归个人使用,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责令退赔473万余元 [2][13][14][15] 破坏市场秩序犯罪案例 - 张某剑以威胁手段强迫多家商户以不合理价格交易,强迫交易额达92万余元,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二万元 [2][16][17][18] - 某科技公司法定代表人廖某茂通过财务造假虚增业绩,骗取某机电公司以34亿元收购其公司,其个人获得19亿余元,公司实际股权价值仅为9.8亿元,廖某茂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2][20][21][22] 司法保护与执行特点 - 人民法院在案件中加大追赃挽损力度,例如在燕某、孙某案中追缴犯罪所得及孳息,在廖某茂案中追缴犯罪所得并发还被害单位 [2] - 司法行动昭示民营企业的经济产权和合法权益同样不可侵犯,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2][8][12] - 依法惩处破坏市场秩序犯罪体现了为民营经济发展构建安全稳定社会环境和公平公正市场环境的坚定立场 [2][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