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法治保障
icon
搜索文档
全市司法行政工作半年度推进会召开 人民调解组织解纷9.8万件
苏州日报· 2025-07-08 08:28
昨天(7月7日),记者在全市司法行政工作半年度推进会上了解到,今年上半年,苏州市司法行政 在深化改革、服务发展、民生保障、安全稳定等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也为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法治红利。会议还部 署了今年下半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 在深化改革方面,苏州市印发了"综合查一次"第二批场景清单,推动全市开展联合检查1万余次, 减少检查1.5万次;推动出台全国首部基层法治建设地方性法规,并积极开展宣传贯彻工作。全市司法 所具有法律职业资格的工作人员增至163名。 在服务发展上,苏州市遴选86名涉外律师组建"稳外贸"法律服务团,起草5个重点国别涉外贸法律 服务指南。此外,苏州市创新举办低空经济立法推介会,积极探索区域立法协作,建成民办非企业商事 调解组织31家,调解商事纠纷3万余件。 在民生保障方面,苏州市新增建设法律援助工作站点60个、规范化改造24个。一村(社区)一法律 顾问提升工程成功纳入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重点项目。苏州市开展"砥砺奋进新征程——走法治之路, 悟法治力量,建法治苏州"主题实践活动,吸引65批2000余人次参与。此外,"苏法 ...
湖南江华法治护航电机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6-28 05:14
随着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该县电机产业也面临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产业链 条尚需完善、要素保障亟须加强、品牌影响力仍需扩大等挑战。如何在新发展阶段推动电机产业实现更 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从法治层面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中新网永州6月27日电 (杨丁香韩烈平)6月27日,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江华瑶族 自治县电机产业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7月1日正式实施。 作为全国民族自治地方首部规范先进制造业的单行条例,《条例》明确江华"中国电机之城"发展定位, 推动产业从政策依赖迈向循法而治,意味着江华电机产业正式迈入法治护航新纪元。 湖南锐毅马达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线 。蓝玉春摄 江华县抢抓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发展机遇,自2021年提出打造"中国电机之城"目标以来,共培育了111家 电机电器产业链条企业,其中规上企业68家,年产电机5亿只。江华机电产业集群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 色产业集群""省级县域外贸特色产业集群"。2024年,该县电机产业实现产值118亿元。 江华电机产业链企业与60余家国内外知名品牌开展深度合作,产品远销全球47个国家,在湖南省细分市 场占有率超9 ...
让法治成为消费新的“防伪标签”:修订《贵州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纳入今年立法计划审议项目
搜狐财经· 2025-06-25 04:24
蜡染苗绣、辣椒茶叶等"出山黔货"在直播间的镜头下走向全国;"村超""村BA"等村字号赛事带动文旅体融合消费新热潮;智慧便利店以"云上仓库"打造社 区消费者体验…… 新消费浪潮奔涌,新场景动能澎湃。今天的贵州,不仅需要在新领域新赛道上打造消费新引擎,更需要与时俱进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让法治成为消费 新的"防伪标签"。 自2006年11月实施以来,《贵州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历经2012年、2020年、2023年三次修订,记录着消费市场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轨迹。 今年省两会期间,来自黔南州的23名省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关于修改〈贵州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的议案》,建议针对新兴业态下消费领域出现的新情 况新问题,适当修改或新增相应条款,助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代表议案反映人民群众关心关切。当直播间的商品条目取代传统柜台的价签,当算法推荐重构消费决策的逻辑……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的新情况新问 题"盘根错节":既涉及平台责任的界定,又考验着监管技术的升级,既要保护消费者隐私,又不能阻碍数据要素流动。 让消费者权益法治保障与时俱进,如何完成好这场关乎高质量发展成色的法治应答? "修订《贵州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 ...
AI赋能党内规范性文件审核的技术实现路径与创新构想
中国发展网· 2025-06-13 16:36
AI赋能党内规范性文件审核的技术实现路径 中国发展网讯 在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下,党内规范性文件作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学性、合法性与时效性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现代化水平。与之相关的传统人 工审核模式面临效率瓶颈、专业能力水平差异等诸多挑战,而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为破解这些难 题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立足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实践,融合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深入 探讨AI赋能党内规范性文件审核的实践路径与创新构想,将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 与实践参考。 技术赋能与制度规范的协同演进 基于深度学习优化Transformer架构,构建具备法律术语识别与条款逻辑分析能力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 例如,研发党内规范性文件数智审核辅助模型,通过提取文件的适用范围、约束力、时效性等关键要 素,实现对党内规范性文件的精准识别,对文件主要内容进行深度解析,为文件审核提供技术借鉴。 AI赋能党内规范性文件审核,不仅是技术工具的革新,更是党内法规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转型。通过构 建智能辅助审核系统,可实现审核效率、精准度与系统性的全面提升。但技术赋能必须与制度规范形成 协同效应, ...
筑牢长三角“双链”融合发展的法治屏障
新华日报· 2025-06-05 05:03
□ 杨宇琦 高质量推进政府立法项目,加强对"双链"融合发展所涉内容的立法研究与保护,为"双链"融合提供坚实 的法律保障。 开展协同立法,维护区域发展的共同利益。以立法形式明确长三角区域"双链"融合发展的目标、任务、 原则等,为"双链"深度融合筑牢法律屏障。具体立法层面,针对跨区域、跨地区、跨行政边界的综合治 理和协同管理,借鉴《促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条例》,制定《长三角产业促 进法》《长三角产业促进条例》等跨省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法规,以系统集成、区域治理共同体的 面貌为优化企业运营环境、激发市场发展活力提供支持。同时,各地政府应加快完善管理政策,有效提 升资源配置效率和科创融合积极性。如《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作机制》《长三角科技创新 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等强化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衔接,确保法律法规落地生根。 在信息共享与规则互认中提升法律服务质量 长三角区域"双链"融合,还应强化信息共享,落实规则互认机制,以高效率、便捷式的法律服务,不断 提升立法质效,并增强各级各类主体对法律法规的执行效率和执法自觉。 构建跨区域的服务保障体系,以强化协同保护。围绕长三角区域"双链"深度融合 ...
和田地区税务局:法治护航制造业 税惠润泽稳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5-29 17:47
国家税务总局和田地区税务局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创新构建"规范管理、风险防控、精准服务"三位 一体工作模式,推动税收优惠政策与法治保障在制造业领域精准落地,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 劲"税动力"。 公司负责人李博表示:"税务部门不仅送来政策'礼包',更通过深度交流解决实操难题,为企业合规经 营提供了专业支持。" 税惠赋能 浇灌产业创新成长沃土 为助力制造业轻装前行,和田地区税务局打造"政策+服务"双直达通道,运用"标签化管理"实现政策精 准匹配。通过电子税务局、征纳互动平台等渠道,定向推送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优惠政策,并组建"制 造业服务专班"开展上门辅导。 和田县新疆驰翔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织造车间内,自动化织袜机高速运转,500余名工人在流水线上忙 碌作业。这家从本地崛起的企业,正将"和田制造"的袜子销往海外市场。 在这条"小袜子织就大产业"的发展道路上,和田地区税务局以"政策找人+服务上门"的精准滴灌模式, 为企业创新注入持续动能。公司现已建成纺纱、织造、成品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带动当地就业的示范企 业。 "税务部门制定的全周期税费指引和'互联网+税务'服务,让我们及时充分享受政策红利。"财务负责人 郑永成 ...
柳州柳南区发挥“三官一员”法治保障作用 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环球网· 2025-05-23 17:53
当好涉企行政执法"监督员" 行政执法监督是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柳南区通过协 调联动、重点监督、社会参与等方式,发挥"三官一员"的监督作用,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引导行政 执法部门在涉企执法过程中把握好执法的力度与温度。 在涉企执法监督的联动协调方面,柳南区推行法治督察与法律监督衔接配合工作机制,加强检察院与司 法局衔接配合,提升法治督察和法律监督质效;建立与纪检监察部门衔接工作机制,让行政执法内部监 督真正"长出牙齿";建立与法治督察、纪检监察、行政复议等部门协作机制,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与其他 各类监督协作;建立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信息共享合作机制,及时了解企业需求, 着力解决关系企业切身利益的行政执法难点、热点问题。2024年以来,柳南区梳理部门权责、分派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案件45件。 在重点涉企执法领域,柳南区组建案卷评查小组,每年至少抽查20件涉企行政执法案卷进行评查,对重 点部门进行涉企行政执法专项监督,开展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在河西工业园区、商会 等企业集聚区设立3个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14名监督员,收集涉企执 ...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 推动制度完善形成长期效果
南方都市报· 2025-05-23 01:15
5月20日,作为我国首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民营企业的 权益保护有了专门法的保障。尽管其落地生根让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有了法治根基,但在规范涉企执法专 项行动开展以来,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具有复杂性、反复性和顽固性的特点,在实际情况中尤须更 明晰具体的指引和规范。可见,进行专项行动锚定问题、对症下药,是同民营经济促进法形成协同效应 的重要一步。 5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就如何通过 专项行动防止"一阵风"、问题反弹,司法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局长刘波介绍,健全长效机制,常态化 对行政执法进行规范和监督,本来就是专项行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另外,规范涉企执法是推动民营经济规范发展的重要部分,做到规范涉企执法常态化,不仅要将突出问 题的解法制度化,也需要确保相关制度的有效落实,同顶层设计形成闭环。例如在先前各地各部门发布 的不少典型案例中,不少违规执法问题都源于执法人员对有关规定理解不全面,导致照搬法条、机械执 法。对此,就有必要进一步健全对执法人员的常态化培训机制,并借助执法记录仪等手段提高执法透明 度,以"外部监督+内部强 ...
将法律红利转化为民营经济发展动力
经济日报· 2025-05-22 06:40
5月20日,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三层大会议室里,来自不同领域的29家民营企业 和个体工商户代表应邀参加"《民营经济促进法》面对面"活动,带着他们关心的问题,与国家发展改革 委、科技部、司法部、市场监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有关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全国市场经营主体达1.9亿户,其中1.26亿为个体工商户。市场监管总局信 用监管司副司长张道阳说,作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毛细血管"和市场的"神经末梢",个体工商户在稳 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民营经济促进法9章78条中,平等对待、公平竞争、 同等保护、共同发展等原则贯穿于法律全文,有效提振了民营经济发展信心。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法治化程度越高、市场规则越清晰,民营企业的发展预期就越稳定。"民 营经济促进法给广大民企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赛力斯集团轮值总裁张正萍呼吁,广大民企要注重学法 用法,更加重视合规经营,推动形成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向奔赴。 加快配套落地 "民营经济促进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对于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 境,激发民营经济发展动能,促进民营经济高质 ...
把“法律条文”变为民企“发展红利”
新华日报· 2025-05-22 06:3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体量大,向前发展就需要更大的推动力。江苏是民营经济大省,在江苏推动高 质量发展的奋斗历程中,民营经济始终是重要支撑力量。这就要求我们以"先行先试"的改革魄力和"内 外兼修"的系统思维,落实法律赋予民营企业的权利,激发民企发展动能,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 创新活力、拓展开放空间中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抓落地见效,需要以系统思维优化服务保障,引导民营企业服务大局。一方面,以改革创新增发展动 能,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要用好"揭榜挂帅"机制,加大改革创 新力度,将民营经济纳入"卡脖子"技术攻关主阵地。针对制造业民企"融资难"的结构性矛盾,应将法律 允许的"容错免责"等探索方向,尽快转化为一线金融工作者的创新实践。另一方面,以内外兼修拓开放 空间,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我们需引导民企在开放型经济 中"强筋骨"。比如,针对外贸形势的变化,在民企出海一站式服务等方面持续细化服务内容、扩大服务 覆盖面,让更多民营企业获得有力支持。 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正式施行。这部法是我国首次将"两 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