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航物流
搜索文档
雪域高原 创新热土
人民日报· 2025-09-07 14:29
能源基础设施发展 - 华能藏木水电站作为雅鲁藏布江干流首座大型电站 显著改善西藏用电格局 供电可靠率达99.6% [3] - 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90% 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达154.17亿千瓦时 为自治区成立初期的近600倍 [3] 农牧业科技创新 - 科研团队历时7年选育耐寒芜菁品种 实现亩产超1万斤 在西藏五大地区布点试验成功 [3][4] - 加查县核桃产业通过科技赋能 嫁接成活率超90% 种植规模达4.5万亩 年产值8000余万元 带动农户年均增收5000元 [4][5] - 建立"智慧核桃大数据系统" 编制3套自治区级技术规程 获批"科技小院"推动产教研融合 [5] 生物医药技术突破 - 绿绒蒿人工繁育技术取得突破 育苗成活率从不足5%提升至50%以上 有效保护濒危藏药资源 [6] - 藏药企业研发投入达年营收4% 自治区藏药现代化技术创新中心落地运营 [6] 高端装备制造升级 - 清匠电器公司专注高原制氧/供暖/净水设备 获多项专利 年产超5万台设备 年销售额超5000万元 [7] - 引进AGV自动化设备提升生产效率 带动当地超100名大学生就业 [7] 民生科技应用 - 突破高原加压沸点控制技术 开发7大类30余种专用炊具 获18项国家专利 产品售价补贴后仅200余元 [8][9] - 无人机物流配送使偏远地区时效提升60% 服务超2000名群众 同步实现农田喷洒/播种作业 每亩节省人力成本30元 [9] 区域创新体系构建 - 西藏高新技术企业达163家 科技型中小企业696家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3% [7][10] - 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升至42% 形成覆盖全区的科研体系 [10]
雪域高原 创新热土(科技视点)
人民日报· 2025-09-07 05:54
能源电力行业 - 华能藏木水电站作为雅鲁藏布江干流第一座水电站及西藏电网首座大型电站,运行10多年改变了西藏用电格局,解决了季节性缺电问题[2] - 西藏全区供电可靠率达到99.6%,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九成,基本实现全清洁电力供应,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达154.17亿千瓦时,是自治区成立之初的近600倍[2] - 2024年西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3%[7] 现代农业与特色农牧业 - 科研团队历时7年选育出早熟、晚熟两个芜菁品种,生长期60天到110天可分批采收,适应西藏短促生长季,在林芝、拉萨、日喀则等地试验实现亩产鲜重超1万斤[3][4] - 加查县与长江大学合作建立西藏高原核桃产业研究所,将核桃树夏季嫁接成活率提升至90%以上,完成3657株古核桃树挂牌保护[5] - 加查县核桃种植规模达4.5万亩、52万余株,年产量1200余吨,产值8000余万元,带动当地农户年均增收约5000元,并延伸出核桃油、核桃肽等产业链[5] 藏医药与生物科技产业 - 西藏甘露藏医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种子低温处理和植物激素激发等技术,将绿绒蒿育苗成活率从不足5%提升到50%以上,破解了人工繁育难题,有效保护野生种质资源并促进药材产业化繁育[6] - 甘露集团研发费用达到企业年营收的4%,自治区藏药现代化技术创新中心落户该公司[6] 高端装备制造与科技企业 - 西藏清匠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深耕高原制氧、供暖、净水领域,获得多项发明专利,2022年引进AGV自动导引运输车提升效率,年产5万多台高原专用设备,年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带动当地100余名大学生就业[7] - 西藏尚厨炊具科技有限公司突破高原加压沸点核心控制技术,开发出7大类30余种高原专用产品,获得18项国家专利,产品技术和高原适用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8][9] 无人机与智慧农业 - 西藏创博通航科技有限公司的27架无人机实现“一机多用”,服务约5000亩农田进行农药喷洒、播种等作业,助力800多户农民提升生产效率,每亩地节省人力成本约30元[9] - 该公司无人机承担偏远地区物资配送,使物流时效提升超60%,惠及超2000名群众,并对绿化区域进行监测,守护高原生态[9]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 截至2023年底,西藏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16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696家,构建起覆盖全区的科研体系[10] - 2024年,科技创新对西藏经济增长贡献率提升至42%,高原发展迈入创新驱动新阶段[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