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炊具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SEB集团下调2025年财务展望
格隆汇APP· 2025-10-06 23:10
公司财务展望调整 - SEB集团为全球最大炊具制造商 [1] - 公司于10月6日周一宣布下调2025年财务展望 [1] - 下调原因为市场不确定性及9月业绩表现不及预期 [1]
浙江小城老板出海,单平台月销800万元
搜狐财经· 2025-10-03 08:20
公司转型与品牌发展 - 浙江意可味厨具制造有限公司早期从事铝制锅具贴牌生产,但代工模式利润微薄,促使公司决定打造自有品牌Ecowin [2][3] - 公司于2017年创立Ecowin品牌,并先后入驻抖音、天猫、京东等国内主流电商平台,积累品牌曝光到用户转化的实操经验 [3] - 2022年,受一条东南亚主妇使用中国平底锅的短视频启发,公司启动自有品牌Ecowin的出海计划,聚焦东南亚市场 [2][5] - 目前Ecowin在TikTok Shop东南亚跨境电商的单月商品交易总额已突破800万元,今年一季度商品交易总额同比增长260%,国内与东南亚市场占比达到1:1 [2][17] 市场机遇与行业前景 - 2024年全球炊具市场规模为311.2亿美元,预计2029年将达到407.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5.52% [5] - 亚太地区是全球炊具市场中最大的市场,约占60%的市场份额 [5] - 东南亚炊具市场在2025-203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8.5%,高于除印度以外的其他亚洲国家 [5] - 亚太地区厨房炊具市场销售收入预计从2021年的96.3513亿美元增长至2033年的240.666亿美元,其中东南亚地区从2021年的6.55189亿美元增长至2033年的17.6408亿美元 [7] 东南亚市场消费特征 - 东南亚饮食习惯与中国相似,翻炒、焖煮、蒸制等操作频繁,对炒锅、汤锅、蒸锅等基础炊具的使用频率远高于欧美市场 [8] - 东南亚六国拥有6亿人口,其中六成以上在35岁以下,年轻群体日均使用社交媒体超过3小时,对社交媒体接受度高 [8] - 除新加坡外,东南亚其他国家居民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比重达到87%,呈现“高欲望、低供给”的市场特性 [8] - 东南亚消费者网购时优先考虑质量,对于新品牌更关心口碑和声誉,其次才是性价比和产品功能 [10] 品牌定位与产品策略 - 在国内市场,意可味品牌强调产品的功能性,如无涂层、不粘锅、耐刮等,定位偏向实用主义 [10] - 在东南亚市场,Ecowin精准锚定年轻消费群体,将“高颜值”作为核心产品标签,兼具实用功能与美学价值 [12] - 产品进行本地化适配,例如对锅具进行加厚处理使锅体均匀受热,以适应烹煮椰浆等地域性需求,并提供陶瓷涂层锅等不同材质选项以满足环保需求 [14] 营销策略与销售渠道 - 在国内市场,营销侧重于邀请达人开箱试用和进入知名主播直播间,以直观方式传递产品核心卖点 [14] - 在东南亚市场,Ecowin通过“广撒网”式达人筛选,发现家居、美食类达人通过生活化内容展示产品,带货转化效果更佳,最高播放量达230万 [16] - 达人带货是Ecowin在东南亚的主要销售途径,占马来西亚市场商品交易总额的98%以上 [18] - 公司逐步增强品牌自播和内容驱动,从“卖产品”过渡到“卖场景” [18] 产业带同行案例 - 主营炊具业务的CAROTE于2024年10月登陆港交所,进入美国、意大利、日本、东南亚等22个国家,2024年营收达20.73亿元 [17] - CAROTE将“简约美学”融入设计,以Ins风为主色调,使锅具成为契合全球年轻群体厨房美学偏好的生活搭配单品 [17] - COOKER KING炊大皇在营销端选择与华人博主深度合作,通过演绎家乡美食烹饪过程,将产品定位为承载中式饮食文化的符号 [23] - 明新进出口有限公司通过反向收购美国厨具品牌AmerCook,快速打开美国、欧洲、东南亚、俄罗斯等多个海外市场,在美国拥有近3000家合作门店 [26] 供应链优势与出海模式 - 浙江永康作为“五金之都”,拥有200余家炊具制造企业和500余家配件供应商,具备强大的供应链基础 [3][29] - 依托产业带供应链优势,企业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新品开发与量产,具备极低的试错成本与灵活的弹性生产能力 [29] - 品牌出海模式多元,包括自有品牌直接出海、与海外博主内容共创、反向收购海外品牌以及深耕文化共鸣等 [17][20][23][26] - 中国品牌出海已从简单的货架迁移,转变为关于生活方式、文化认同与信任构建的深度运营 [29]
雪域高原 创新热土
人民日报· 2025-09-07 14:29
能源基础设施发展 - 华能藏木水电站作为雅鲁藏布江干流首座大型电站 显著改善西藏用电格局 供电可靠率达99.6% [3] - 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90% 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达154.17亿千瓦时 为自治区成立初期的近600倍 [3] 农牧业科技创新 - 科研团队历时7年选育耐寒芜菁品种 实现亩产超1万斤 在西藏五大地区布点试验成功 [3][4] - 加查县核桃产业通过科技赋能 嫁接成活率超90% 种植规模达4.5万亩 年产值8000余万元 带动农户年均增收5000元 [4][5] - 建立"智慧核桃大数据系统" 编制3套自治区级技术规程 获批"科技小院"推动产教研融合 [5] 生物医药技术突破 - 绿绒蒿人工繁育技术取得突破 育苗成活率从不足5%提升至50%以上 有效保护濒危藏药资源 [6] - 藏药企业研发投入达年营收4% 自治区藏药现代化技术创新中心落地运营 [6] 高端装备制造升级 - 清匠电器公司专注高原制氧/供暖/净水设备 获多项专利 年产超5万台设备 年销售额超5000万元 [7] - 引进AGV自动化设备提升生产效率 带动当地超100名大学生就业 [7] 民生科技应用 - 突破高原加压沸点控制技术 开发7大类30余种专用炊具 获18项国家专利 产品售价补贴后仅200余元 [8][9] - 无人机物流配送使偏远地区时效提升60% 服务超2000名群众 同步实现农田喷洒/播种作业 每亩节省人力成本30元 [9] 区域创新体系构建 - 西藏高新技术企业达163家 科技型中小企业696家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3% [7][10] - 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升至42% 形成覆盖全区的科研体系 [10]
雪域高原 创新热土(科技视点)
人民日报· 2025-09-07 05:54
能源电力行业 - 华能藏木水电站作为雅鲁藏布江干流第一座水电站及西藏电网首座大型电站,运行10多年改变了西藏用电格局,解决了季节性缺电问题[2] - 西藏全区供电可靠率达到99.6%,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九成,基本实现全清洁电力供应,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达154.17亿千瓦时,是自治区成立之初的近600倍[2] - 2024年西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3%[7] 现代农业与特色农牧业 - 科研团队历时7年选育出早熟、晚熟两个芜菁品种,生长期60天到110天可分批采收,适应西藏短促生长季,在林芝、拉萨、日喀则等地试验实现亩产鲜重超1万斤[3][4] - 加查县与长江大学合作建立西藏高原核桃产业研究所,将核桃树夏季嫁接成活率提升至90%以上,完成3657株古核桃树挂牌保护[5] - 加查县核桃种植规模达4.5万亩、52万余株,年产量1200余吨,产值8000余万元,带动当地农户年均增收约5000元,并延伸出核桃油、核桃肽等产业链[5] 藏医药与生物科技产业 - 西藏甘露藏医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种子低温处理和植物激素激发等技术,将绿绒蒿育苗成活率从不足5%提升到50%以上,破解了人工繁育难题,有效保护野生种质资源并促进药材产业化繁育[6] - 甘露集团研发费用达到企业年营收的4%,自治区藏药现代化技术创新中心落户该公司[6] 高端装备制造与科技企业 - 西藏清匠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深耕高原制氧、供暖、净水领域,获得多项发明专利,2022年引进AGV自动导引运输车提升效率,年产5万多台高原专用设备,年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带动当地100余名大学生就业[7] - 西藏尚厨炊具科技有限公司突破高原加压沸点核心控制技术,开发出7大类30余种高原专用产品,获得18项国家专利,产品技术和高原适用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8][9] 无人机与智慧农业 - 西藏创博通航科技有限公司的27架无人机实现“一机多用”,服务约5000亩农田进行农药喷洒、播种等作业,助力800多户农民提升生产效率,每亩地节省人力成本约30元[9] - 该公司无人机承担偏远地区物资配送,使物流时效提升超60%,惠及超2000名群众,并对绿化区域进行监测,守护高原生态[9]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 截至2023年底,西藏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16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696家,构建起覆盖全区的科研体系[10] - 2024年,科技创新对西藏经济增长贡献率提升至42%,高原发展迈入创新驱动新阶段[10]
双喜电器携丰翼科技深耕低空经济新赛道
合作概述 - 双喜电器与丰翼科技于2025年8月15日在深圳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核心是共建低空经济人才培育与产业应用体系 [1] - 此次合作是民族企业与科技公司的优势互补,标志着传统制造业主动锚定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1] - 合作旨在为珠三角地区乃至全国低空经济产业链培育提供企业协同范本 [1] 双喜电器的战略布局 - 双喜电器自1956年创立,从传统炊具制造拓展至智能家电、产业园区运营、文化创意等多元领域 [2] - 此次布局是对国家将低空经济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方向的积极响应 [2] - 公司通过战略重构和资源整合,突破传统赛道边界,向高技术附加值产业跃迁,为自身开辟增长曲线 [2] 合作的具体路径与规划 - 合作以人才筑基、场景拓界、生态共赢为核心路径 [3] - 无人机培训是布局低空经济的先手棋,丰翼科技提供技术研发和设备供应支撑,双喜电器依托园区资源打造综合性培训场景 [3] - 后续将拓展货运、医疗救援、城市交通等低空经济场景应用,并打造自有设备与应用品牌以构建产品供应链 [3] 合作的意义与展望 - 双喜电器的战略跃迁是民族品牌顺应时代变革的主动作为,也是中国制造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协同性转型的微观缩影 [4] - 公司未来将持续探索低空经济与城市发展、民生服务的融合路径 [4] - 合作旨在为我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书写民族品牌答卷 [4]
“十四五”以来,西藏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多年保持在全国前列
央视网· 2025-08-05 12:11
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 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1] - 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多年保持全国前列 [1] - 经济发展活力增强,"十四五"期间累计落实规划投资4000亿元以上,川藏铁路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 [2]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拉林铁路和拉萨至日喀则、那曲高速公路通车 [2] - 隆子、普兰、定日机场实现通航,重大经济项目支撑作用显著 [2] 产业发展 - 清洁能源、绿色工业、数字经济、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2] - 2024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389万人次,旅游总花费7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8%、14.5% [2] - 高原轻工业取得突破性进展,"雪莲花"牌高原炊具累计销售120余万件,销售额5亿元 [2] 城乡发展 - 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巨大变化,建设高原和美乡村800余个 [2]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接近40%,农牧区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80% [2] 改革开放 - 行政审批事项减少近一半,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100% [3] - 林芝改革开放先行先试成效明显,拉萨综保区封关运行 [3] - 日喀则陆地港建设加快推进,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 [3] 未来规划 - "十五五"时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关键时期 [3] - 将深化和完善"十五五"发展思路,推动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3]
从藏医药到无人机:海外华媒见证西藏产业甲子之变
中国新闻网· 2025-07-31 16:47
无人机产业发展 - 西藏乙宙智能科技公司攻克高海拔与长续航技术难题 成功研发高原专用无人机 [1] - 公司去年营收突破8000万元 部署200余架无人机应用于珠峰垃圾清运 树苗吊运 农药喷洒及电力巡检等领域 [3] - 无人机作业使农药喷洒效率提升数倍 并实现震区救援物资运输及探照照明等应急应用 [3] 高原炊具技术突破 - 西藏尚厨炊具科技有限公司联合6家龙头企业研制加压沸点技术 破解高原沸点难题 [5] - 开发7大类30余种产品 获得18项专利 实现开水自由 产品售价约200元人民币 [5] - 公司年销售90万件锅具 年销售额达4亿元 产品覆盖西藏农牧区并出口至尼泊尔 印度及美国等地 [5] 藏医药现代化发展 - 甘露藏医药公司作为中国规模最大 技术最雄厚的传统藏药生产企业 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香制作技艺 [7] - 采用自动化生产线将传统配方转化为安神香 塔香等新产品 实现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融合 [7] - 藏医药产业在守护高原民众健康的同时推动文化传播 产品影响力持续扩大 [7] 西藏产业升级整体表现 - 从骡马运输到无人机配送 从沸点焦虑到温度自由 从秘传药方到国潮新品 体现六十年产业技术跨越 [7] - 科技应用未稀释传统文化 反而通过手机摄影等现代化手段增强文化韧性 [7] - 海外华媒观察到西藏产业变革已深入普通民众生活 形成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 [3][5][7]
助企惠企打造高原特色产业体系
经济日报· 2025-07-29 05:53
民营经济在西藏的发展 -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 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系列重要举措,加强中小企业孵化培育、成长扶持,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截至今年6月份,西藏经营主体总量达58.43万户,其中私营企业14.72万户、个体工商户42.55万户、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16万户 [7] 政策支持与营商环境优化 - 西藏建立民营经济工作协调机制,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由40家单位组成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厅际联席会议制度 [2] - 《西藏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全面清理和整改违规设置市场准入壁垒的各类规定和做法 [2] - 《西藏自治区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从10个维度明确助企惠企具体措施 [2] 财政与金融支持 - 自2020年起,西藏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累计落实4.7亿元,惠及企业超500家 [3] - 拉萨啤酒投资8000万元进行设备改造,并申请400余万元西藏自治区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3] - 截至今年6月底,西藏累计走访小微企业等经营主体29.74万户,1.2万户获得贷款,金额达270亿元 [4] 企业案例与发展成果 - 西藏尚厨炊具科技有限公司从筹备到成立仅用1个多月,得益于政府高效协助 [2] - 西藏绿之源现代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千亩地块获有机认证,有机芦笋有望进入香港市场,预计周供货量500公斤至1000公斤 [6] - 西藏清匠电器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高品质制氧机与供暖系统研发制造,看好高原政策环境和市场 [6] - 那曲市"牧人宝库"藏茶馆月营收20万元以上,计划进一步扩大规模展示藏北游牧文化 [6] 产业转型与创新 - 拉萨啤酒新改造升级的生产线投资8000万元,达到节能减排要求 [3] - 西藏多欣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受益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资金更多用于科研创新 [4] - 山南市扎囊县沙荒地转变为设施农牧业园区,产出的芦笋、车厘子、矮化苹果等远销国内外 [6]
铸铁锅年销8000万!非遗老手艺如何靠抖音俘获年轻人?
齐鲁晚报· 2025-06-13 11:08
公司发展历程 - 梁氏冶坊创立于100余年前,历经四代传承,从濒临倒闭的小作坊发展为抖音电商销售额过亿的非遗品牌[1][2] - 2016年成立山东父子炊具有限公司,实现泥模铸造铁锅技艺现代化革新,并通过抖音电商将产品推向全国市场[2] - 2024年泥模铸造技艺入选山东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 产品与工艺 - 采用1600度高温泥模铸造工艺,生产车间有40多名平均年龄55岁的工人,其中最长工龄达30年[1][2] - 对传统铁锅进行现代化改良,推出体积稍小的铸铁锅,增加麻绳锅耳、磨砂表面和杉木锅盖等设计[12] - 针对用户反馈改进工艺,如改用大豆油开锅并增加40分钟烘干工序,引入国外窒化工艺解决生锈问题[16] 电商运营策略 - 2019年布局抖音电商,初期展示制作过程吸引男性用户但转化率低,后转向"开锅教学"内容聚焦女性用户[13] - 2020年单场直播销售额达50万元,导致爆单暂停一周,同年抖音推出"看见手艺计划"助力非遗传播[13][14] - 2023年公司销售额5000万,80%来自抖音电商,2024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抖音占比进一步提升[15] 市场表现与行业数据 - 抖音电商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平台非遗商品销售超65亿单,63%成交来自店播模式[23] - 在非遗节现场通过直播实现"云体验",吸引线上线下观众互动,展示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的融合[19][20] - 公司产品热销全国各省区,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突破地域限制,让百年老字号走进千家万户[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