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创作
搜索文档
先生丨赵季平:一路走来一路歌
央广网· 2025-10-06 16:44
核心观点 - 文章核心观点是展现作曲家赵季平的艺术生涯与创作理念,强调其作品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民间音乐,并成功实现国际化表达 [1][8][26] 人物背景与艺术成就 - 赵季平生于1945年,现年80岁,担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 [2] - 其创作了上百部影视作品配乐,包括《黄土地》《红高粱》《霸王别姬》《水浒传》《大宅门》等,以及《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等多部音乐作品 [2] - 被誉为最具东方色彩和中国风格的作曲家 [2] 创作理念与风格 - 创作过程强调展现浓郁的中国气派和中国风采 [1] - 音乐本质是骨子里的中国传统元素,从民间而来并具有时代感,借用外来形式但用中国语言讲述中国故事 [8] - 坚持“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的创作原则,将技巧与民族特色结合,认为生活是创作的富矿 [16][28] 早期经历与影响 - 深受其父赵望云影响,其父是长安画派开创者,关注时代与群众 [9] - 1970年从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后,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工作21年,期间深入民间采风,足迹遍及陕北榆林地区12个县 [14][16] - 在戏曲研究院的21年为其积累了深厚的民族民间音乐养分 [14][16] 代表性作品与创新 - 为电影《红高粱》创作的配乐采用36支唢呐、4支笙和一面大箭鼓的先锋配器,体现改革开放的精气神 [20][21] - 作品《好汉歌》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山东方言 [22] - 近期完成声乐套曲《长江万里图》,以李白14首与长江有关的诗为词,全长45分钟 [28] 艺术传承与国际影响 - 其三部协奏曲不仅在国内演出,更在世界各地上演,推动中国音乐走出去 [26] - 每天保持上午两三个小时的固定创作时间,持续产出新作 [2][28] - 强调作曲家需不断吸收民间艺术营养,这是一辈子不能丢的基本功 [29]
2025年“武汉音乐地图”原创歌词优秀作品发布
长江日报· 2025-08-01 08:39
把武汉写进歌里,唱给世界听。今年4月至6月,武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长江日报社 面向社会开展"武汉音乐地图"原创歌词征集评选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音乐创作者 291首作品参评。经过专家评审团评审、网络公示,《千年黄鹤楼》等10首作品被评为2025 年"武汉音乐地图"原创歌词优秀作品。 291首作品参评 "武汉音乐地图"系列活动旨在使音乐与城市交融,推新人、出新作,用音乐丰富城市形 象,让文艺助力城市提升。2023年以来,"武汉音乐地图"原创歌词征集评选活动连续举行, 已从数百首作品中评选出优秀作品20首。与此同时,系列音乐会已走进江汉路、吉庆街、昙 华林、汉口里、谭鑫培戏楼、武汉大学等十余个城市地标点位,与数万名观众在音乐中共享 城市美好。 2025年"武汉音乐地图"原创歌词征集评选活动改为针对歌词作品展开,不仅再次引发武 汉音乐人的创作热情,更收到全国各地创作者的参评作品291首。 经专家评审团评审、网络公示,最终评选出原创歌词优秀作品10首,包括《千年黄鹤 楼》《汉绣》《我家门前长江流》《等你晴川阁上》《武汉书》《知音北洋桥》《江城花 太阳花》《爱上江城》《那碗热干面》《琴断口》。同时评选出原创歌词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