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utonomous Aerial Vehicles
icon
搜索文档
EHang(EH)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26 21: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Q1总营收较去年Q1和2024年Q4有所下降,主要因EH216系列产品销量减少 [31][32] - 2025年Q1毛利润为1630万元,毛利率提升至62.4%,高于2024年同期的61.9%和2024年Q4的60.7%,得益于EH216系列产品平均售价提高 [32] - 2025年Q1总运营费用环比下降31.6%,主要因员工薪酬和股份支付费用大幅减少;调整后运营费用为6360万元,同比增长16.8%,环比下降19.3%,同比增长因公司扩张招聘人才,环比下降体现成本控制和效率优化成果 [33] - 2025年Q1调整后净亏损3110万元,主要因该季度交付量下降;截至2025年3月31日,现金、受限存款和短期投资总计11.1亿元,公司有充足资金储备 [34][36] - 公司维持2025年全年营收目标9亿元不变 [30][3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Q1交付11架EH216S,产生营收2610万元,交付量低受季节性放缓、客户内部预算和审批流程、客户等待OC认证后下单等因素影响 [14][15] - 2025年Q1启动云浮生产基地的扩建和升级,主工厂面积翻倍,全面投产后年产能可达1000架;同时在安徽合肥和山东威海建设额外组装设施 [15][1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国内市场,2025年Q1公司被超1.9万篇国内媒体报道,包括央视春晚等,预计覆盖约800亿人次 [28] - 国际市场,2025年Q1公司在英、法、西、美、日等国媒体被提及超3600次,全球覆盖超16.9亿人次;EH216在西班牙贝尼多姆和墨西哥完成演示飞行;泰国当地合作伙伴与国家空中交通管制局开展普吉岛航线和场地初步评估,运营团队已就位,计划近期在泰国指定监管沙盒内开展商业试飞 [29][3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从自主飞行器制造商向综合城市空中交通平台运营商转型,提供涵盖飞机硬件、软件、运营服务和标准系统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6] - 采用分阶段战略,先隔离后整合、先旅游后运输、先试点后扩张,积累飞行测试数据,支持运营商合作伙伴 [7] - 持续投入研发,拥有超700项已授权和待授权专利资产,近半团队专注研发;通过清华校友航空航天与智能制造委员会和与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广州大学的合作,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深化与欧盟航空安全局合作 [12][13] - 拓展多元化业务,包括物流和应急救援领域,开发适用于这些场景的专用无人机,已在多次应急演练中使用并获相关部门关注和初步采购意向 [25][27] - 与江淮汽车、国显控股等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下一代EVDO制造基地;与CCIT、CCCFHDI工程公司开展三方合作,聚焦特色低空旅游路线、多维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和国际市场拓展 [22][23] - 与传统地面交通竞争,公司EH216S多旋翼配置占地面积小、成本低、自主飞行消除飞行员培训和雇佣成本,随着运营数据积累,持续适航计划可降低成本;通过技术和产品开发提升竞争力,如为EH216s升级开发高效电机、快速充电电池和固态电池解决方案,VT35推进PC认证,推出后将具价格和竞争力优势 [45][4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5年公司取得重大监管突破,全资子公司亿航通用航空和合肥客户运营商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首批载人无人驾驶飞行器运营证书,标志公司进入商业飞行运营时代,国内低空经济商业体外服务开启 [5] - 一季度业绩下滑是暂时的,潜在需求依然强劲,随着OC证书发放,消费者咨询和订单量显著增加,预计二季度业绩强劲反弹,多个大客户订单将在二季度开始分批交付 [17][18][19] - 对未来几个季度的增长势头有信心,将继续推进运营和产品销售,构建多元化收入来源,全力实现全年营收目标 [30] 其他重要信息 - 2025年3月,亿航通用航空和合肥运营商获中国民航局颁发的首批载人无人驾驶飞行器运营证书,标志公司从产品认证进入商业飞行运营时代 [5] - 下一代远程无人驾驶载人eVTOL VT35完成首架组装,正进行全面飞行测试,中国民航局已受理其型号认证申请,预计借助EH216S认证经验加速VT35认证进程,计划2025年第三季度推出 [10][11] - 两个获得认证的运营商(合肥黑航和亿航通用航空)已进入载人试飞阶段,在广州穗港码头和合肥庐岗公园为内部员工和受邀乘客提供飞行服务,积累足够经验和安全数据后将向公众售票 [20] - 公司积极为规模化商业运营做准备,包括完善客户服务基础设施、支持客户建立运营中心、建设多个低空经济相关设施等 [20][21]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哪个季度可能看到销售和交付显著增长 - 一季度业绩受季节性、客户预算审批和OC认证预期等因素影响下滑,但OC认证后二季度交付量和销售额已有改善,一季度与吉林、江西、贵州、海南、安徽和广东等地客户洽谈的大订单将从二季度开始分批转化为交付,公司维持全年9亿元营收目标不变 [37][38][39] 问题2: EH216所有者获得运营证书平均需要多长时间,今年还有多少运营商可能获批商业运营 - 亿航通用航空和合肥黑航是全国首批获得无人驾驶民用飞机运营证书的运营商,OC发放明确了监管标准和框架,预计将缩短未来运营商的申请时间,目前许多客户运营公司正在申请中 [40][41] 问题3: 面对竞争,公司如何保持竞争力 - 城市空中交通和城际航空运输市场需求不同,公司EH216S多旋翼配置占地面积小、成本低,与传统地面交通竞争;通过持续技术和产品开发提升竞争力,如为EH216s升级和推进VT35认证,VT35推出后将具价格和竞争力优势 [43][45][48] 问题4: 何时能看到销售增长,能否在上半年实现增长;订单指引情况;运营商何时开始商业运营 - 一季度销售受季节性和OC认证进度影响是暂时的,二季度订单和客户数量已回升,销售强劲,公司维持全年9亿元营收目标不变,大订单推进中,合同确定后将披露;合肥运营商已开始运营,分阶段进行,目前第一阶段仅限内部员工和受邀乘客,第二阶段将向公众售票 [51][52][54] 问题5: 广州和合肥正式商业运营的首航仪式时间;申请OC的终端客户情况 - 广州和合肥运营商在OC认证后进行试飞,安全是低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考虑,目前两地已进入载人试飞阶段,为内部员工和受邀乘客服务,积累足够经验后将向公众售票,因运营已开始,首航仪式并非必要;有大量机队的客户正在积极申请OC,如文成客户已组建专业团队并提交申请,已获华东地区管理局受理 [58][59][60] 问题6: 目前商业化进展和运营状况下,公司是否进行初步评估,每日营收和客流量情况如何 - 两个认证运营商已开始试飞,保持日常定期飞行以积累运营经验和数据,测试预订平台;从二季度开始,随着更多客户获得OC,预计试飞数量将增长至1000架次,且后续还会进一步增加 [64][65] 问题7: 升力巡航产品的适航认证进展;海外市场拓展进展 - VT35组装完成,基于VT30进行关键组件升级,计划2025年第三季度正式推出;目前正在进行全面飞行测试,中国民航局已受理型号认证申请,预计借助EH216S认证经验加速认证进程;一季度在西班牙贝尼多姆和墨西哥完成演示飞行,公司业务已覆盖全球20个国家;计划先在泰国开展商业运营,泰国合作伙伴已与国家空中交通管制局开展普吉岛航线和场地评估,运营团队已就位 [68][70][71] 问题8: 二季度销售和交付增长是否意味着下半年营收显著增加;Q1毛利率改善原因及按型号交付量细分情况 - 二季度销售增长强劲,预计同比大幅增长,下半年营收同比增长将更强;Q1毛利率改善部分因平均售价提高,一季度交付11架EH216S给零售客户,无折扣售价239万元/架,且采购量增加使总成本下降 [73][75][76] 问题9: 云浮和合肥工业园区的计划生产产能及进度;SG&A费用是否维持40%增长指引不变 - 一季度启动云浮工厂扩建升级,主工厂面积增至4.8万平方米,计划年底前将年产能提高到1000架;合肥与江淮汽车、国显控股合作建设现代化低空飞机制造基地,预计1 - 2年完成,目前正在建设过渡设施;公司今年注重费用管理,一季度财务结果已体现成效,将继续严格控制SG&A费用增长,维持全年40%运营费用增长指引和9亿元营收目标不变 [78][81][83] 问题10: 公司如何看待国家发改委关于扩大低空经济应用的声明 -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将安全放在首位,两个OC认证运营商将遵循三阶段方法(货运试飞、客运试飞、常规客运运营),确保安全稳定过渡到商业运营;目前广州和合肥运营商已进入客运试飞阶段;国家发改委的指导强调了行业安全要求,公司在该领域已有十多年投入,且国家发改委低空办公室通过定期沟通会议持续跟踪公司客运运营情况 [85][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