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T35

搜索文档
亿航智能(EH):商业化逐步推进,新机型VT35将于9月发布
天风证券· 2025-09-19 18:5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财务表现 - 25Q2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44.2% [1] - 25Q2毛利率62.6%,同比增长0.2个百分点 [1] - 25Q2调整后净利润940万元,同比增长719.9% [1] 业务进展与运营 - 25Q2向中国多省份及日本13家企业客户交付EH216系列产品68架 [2] - 25Q2 EH216系列新增订单超150架,计划后续分阶段交付 [2] - 全资子公司与合资公司成为首批获得OC证的运营商,25Q2起在广州、合肥开展EH216-S商业化试运营 [2] - eVTOL全球飞行版图已拓展至20个国家,25Q2在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及多米尼加共和国完成飞行 [3] 技术与产品开发 - 新一代长航程复合翼无人驾驶载人eVTOL VT35正推进内部测试与飞行,预计9月正式发布 [2] - 在合肥打造VT35系列产品总部,项目获得合肥政府约5亿元全方位支持 [2] - 6月与国轩高科合作研发高能量密度圆柱电池系统 [2] - 7月与敏实集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设计生产轻量化机身结构与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2] 战略规划与业绩指引 - 战略重点聚焦拓展eVTOL商业化运营及开发运营示范模式 [3] - 将2025年全年营收指引调整至约5亿元 [3]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5.0亿元、7.5亿元、13.5亿元(前值8.4亿元、12.1亿元、15.1亿元) [3]
亿航智能系列七-中报点评:单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4%,eVTOL在手订单充沛【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9-18 23:52
| 亿航智能系列 车中旭霞 | | --- | | 行业深度 | | 《eVTOL行业专题:低空经济的先导产业,飞行汽车商业化渐近》——20240516 | | 行业点评 | | 《 低空经济点评:亿航智能运营合格证落地,低空经济从试点迈向商业化运营阶段 》——20250331 | | 公司深度 | | 《亿航智能(EH.O)-低空经济领先企业,集齐适航三证,商业化落地有望加速》 ——2024-08-11 | | 公司点评 | | 《亿航智能(EH.O)-单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4%,eVTOL在手订单充沛》 ——20250916 | | 《亿航智能(EH.O)- 运营合格证落地,低空经济迈向商业化运营阶段 》 ——20250608 | | 《亿航智能(EH.O)-单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90%,商业化落地运营可期》——20250324 | | 《亿航智能(EH.O)-单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48%,在手订单充裕》——20241123 | 核心观点 2025Q2亿航智能实现营业收入1.47亿元,同比增长44% 2025Q2,亿航智能总收入为1.47亿元,同比+44.2%,环比+464.0%;归母净利润为-8079. ...
亿航智能(EH):指引调低,积极推进商业化落地
国盛证券· 2025-09-07 18:0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20美元 对应20倍2025年预测市销率 [4][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1.4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4% [1] - 第二季度毛利率62.6% 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 [1] - GAAP归母净亏损8123万元人民币 non-GAAP归母净利润909万元人民币 净利润率6.2% [1] - 下调2025年收入指引至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约10% [1] - 2025年资本支出指引维持4000万美元 产能扩充目标不变 [1] 产品交付与订单情况 - 2025年第二季度交付68架EH216系列飞行器 上半年累计交付79架 [1] - 新增150架EH216系列订单 其中国内订单占比90% 海外订单占比10% [3] - 在手订单及预订单超过1000台 [3] - 交付客户包括12家国内客户和1家日本客户 [3] 商业化进展 - EH216-S已取得TC/PC/AC等全部制造资质 [2] - 广州亿航通航和合肥合翼航空获首批载人级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 [2] - 预计2025年内正式面向大众开放载人运营 [2] - 海外市场在泰国、阿联酋等地开展沙盒测试 目标半年内启动商业化运营 [2] 新产品开发 - 针对城际长航程需求研发复合翼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VT35 [2] - VT35预计2025年9月正式发布亮相 [2] 供应链合作 - 与巨湾、国轩高科、欣界能源等电池厂商合作 重点解决电池寿命和快充快放问题 [3] - 开发圆柱电池降低适配成本 研究半固态和固态电池技术 [3] - 固态电池已将续航时间提升至66分钟 正在适航认证中 预计2025年底完成认证 [3] - 与英搏尔合作开发新一代高性能电机和电机控制系统 [3] - 2025年7月与敏实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提升车身结构件竞争力 [3] 人员培训体系 - 积极推进操控员课程设计 完成教案与教材编制后提交局方评估 [3] - 预计机型操控员试点资质的取得将解决专业人员缺口问题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5.0亿/7.5亿/13.4亿元人民币 [4] - 预计non-GAAP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05亿/0.5亿/1.7亿元人民币 [4] - 预计2025-2027年EH216系列交付量分别为231台/350台/638台 [14] - 预计EH216系列平均售价保持约200万元人民币 [14]
EXCLUSIVE: EHang's CFO Just Gave Away The Future — And It's Bigger Than Anyone Expected
Benzinga· 2025-09-05 01:13
商业定位与战略转型 - 公司正从飞机制造商转型为综合城市空中交通平台运营商[2][3] - 重点从获取认证转向商业化落地执行阶段[2] - 通过自主飞行优先模式和成本优势抢占市场份额[5] 产品商业化进展 - EH216-S型号已投入商业运营[3] - VT20和VT35等机型处于试验和认证不同阶段[3] - 年产能达1000架的云浮工厂可支持年底前交付目标[1][3] 产能与基础设施布局 - 现有云浮工厂具备年产1000架生产能力[1][3] - 正在北京、合肥和威海开发新生产设施[3] - 多旋翼机型相比倾转旋翼竞品所需基础设施更少[4] 市场竞争优势 - 飞机单价约239万元人民币(约33.4万美元)显著低于多数竞争对手[4] - 在硬件和运营环节同步降低成本[5] - 已获得超过1000架飞机订单[1] 全球化扩张 - 业务覆盖全球20多个国家[3] - 在东南亚地区与监管机构合作推进认证项目[1] - 国际化推进速度超越行业竞争对手时间表[5]
EXCLUSIVE: EHang Just Deleted The Cockpit - And Took Off Anyway
Benzinga· 2025-09-04 23:54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专注于无人驾驶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行器的研发与商业化 跳过传统飞行员培训与认证环节 直接实现完全自主飞行[1] - 公司核心战略为共同开发城市空中交通生态系统 不仅提供飞行器 还推动整体运营模式创新[3] - 产品线覆盖多场景应用 包括旅游观光(EH216-S)、物流运输(VT20)和城际交通(VT35)[4] 技术优势与成本结构 - 旗舰机型EH216-S采用无驾驶舱设计 单价为239万元人民币(约32.8万美元) 显著低于竞争对手数百万美元的倾转旋翼机型[3] - 紧凑型机身设计(6米×6米)适合高密度城市环境运营 支持快速起降与高频次调度[3] - 无人驾驶模式消除行业对飞行员培训与薪酬的依赖 大幅降低运营成本并提升路线密度[3][4] 商业化进展与全球扩张 - 已在中国开展观光航班商业运营 并在超过20个国家建立飞行记录[2][4] - 通过泰国等东南亚市场的监管沙盒计划推进全球化布局 积累实际运营经验[5] - 物流试运行(VT20)和城际交通机型(VT35)认证同步推进 形成多维度商业化矩阵[4] 竞争格局与行业地位 - 美国竞争对手Joby Aviation和Archer Aviation仍陷于认证阶段 公司已实现商业航线运营[1][5] - 差异化竞争策略:聚焦城市旅游场景与轻量化基础设施 而非大型机场依赖型方案[5] - 无驾驶舱设计形成规模化先发优势 可能建立长期竞争壁垒[6]
China's EHang Is The 'First And Only' To Fly - Joby, Archer Are Still Filing Paperwork
Benzinga· 2025-09-04 21:18
核心观点 - 公司成为全球首家且唯一获得商业运营自主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许可的企业 在竞争对手仍面临认证障碍时已启动观光航班服务 将监管批准转化为战略护城河 [1] 监管认证优势 - 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和标准适航证三大认证 为领先地位奠定基础 [2] - 两家认证运营商获准运营 正在推出旅游服务并准备应急响应部署 [2] - 实际运营数据将加速未来产品开发 每次认证飞行和成功运营都扩大领先优势 [3] 产品战略定位 - EH216-S机型针对高密度城市设计 具有6米紧凑尺寸、自主飞行控制和最低基础设施需求 [4] - 单机定价239万元人民币(约33.4万美元) 显著低于大型飞机数千万人民币的定价 [5] - 专注于高频次城市交通网络解决方案 与专注于大型倾转旋翼机的美国同行形成差异化 [4][5] 市场扩展计划 - 正规划使用无人驾驶VT35机型开拓城际市场 适用于跨海和跨山旅行 [5] - 准备推出长航程VT35和货运版VT20新型号 [2] - 在行业成熟过程中定位为品类定义者 [5] 竞争优势 - 已实现载客飞行 而竞争对手仍处于认证阶段 [6] - 结合认证优势、成本优势和自主优先模式 在竞争对手尚未起步时已建立城市空中交通主导地位 [6] - 运营经验创造复合型优势 使竞争对手难以匹敌 [3]
亿航- 在动态电动垂直起降(eVTOL )领域持续调整适应-EHang Holdings Ltd-Continuous adaptation in a dynamic eVTOL sector
2025-08-27 09:12
**公司及行业** EHang Holdings Ltd (亿航控股) 专注于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行业 属于中国汽车及共享出行领域[1][5][65] **财务表现与业绩指引** * 公司上半年收入1.7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6% 但仅完成修订后全年5亿元收入指引的约35%[1] * 第二季度净亏损8100万元人民币 较第一季度的7800万元亏损略有扩大[3] * 毛利率表现坚韧 第二季度达62.6% 环比和同比均扩张0.2个百分点 得益于更好的规模效应和更低的采购成本[2] * 管理层将2025年运营支出增长目标从之前的40%下调至30%以下 预计下半年经营杠杆效应将更加明显[2] * 公司目标在2026年实现季度净利润盈亏平衡 2027年实现全年盈亏平衡[3] **业务运营与市场需求** * 战略重心转向优先保障安全和服务以实现长期可扩展性 而非追求激进的短期扩张目标 因此将全年收入目标从9亿元下调至5亿元[7] * 管理层对下半年表现转强充满信心 源于第二季度获得了超过150架EH216系列订单 其中10%来自海外市场[1] * 日本和泰国市场需求迅速回升[1] **未来催化剂与增长动力** * 即将到来的催化剂包括9月发布VT35机型 启动EH216的公开商业运营 以及获得运营合格证(OC)或赢得新项目[3] * 长期增长潜力源于其向城市空中交通(UAM)运营商的业务转型 eVTOL市场接受度快于预期 以及政府项目增加带动EH216系列交付量增长[9] **风险因素** * 业务转型为UAM运营商未能成功[9] * 生产遇阻导致EH216-S交付延迟或取消[9] * 新闻头条风险导致市场接受速度放缓[9] **投资评级与估值** * 摩根斯坦利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行业观点为“符合预期”[5] * 目标股价为26.00美元 较当前17.79美元的股价有46%的上涨空间[5] * 估值基于贴现现金流(DCF)法 关键假设包括15.1%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和2.5%的永续增长率[8][9] **其他重要信息** * 截至2025年7月31日 摩根斯坦利持有亿航控股1%或以上的普通股[15] * 在过去12个月内 摩根斯坦利曾向亿航控股提供过投资银行服务、非投资银行金融服务以及其他非投资银行的证券相关服务[17][18][19][20] * 未来3个月内 摩根斯坦利预计将或有意寻求向亿航控股提供投资银行服务[17]
EHang(EH)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26 21: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总营收为1.4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环比增长4.6倍,主要受EH216系列产品销量增加推动[34] - 第二季度毛利润未披露具体数值,但毛利率为62.6%,与2024年第二季度的62.4%和2025年第一季度的62.4%相比保持稳定[34] - 第二季度调整后净利润为940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的120万元人民币显著增长19.9%,并实现从2025年调整后净亏损3110万元人民币的扭亏为盈[3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短期存款和短期投资总额为十亿级别,具体数值未披露[37] - 2025年全年营收指引调整为约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的4.462亿元人民币略有增长[23][3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EH216系列产品在第二季度成功交付68架,其中67架为EH216S型号,1架为EH216L物流型号[17][79] - 第二季度获得EH216系列新订单超过150架,均为已签署采购协议的确定订单[18][51] - VT20系列物流无人机已在珠海安全运行超过一年,逐步建立陆岛和岛间无人机物流网络,并在大湾区完成首趟长途城际货运飞行,航程83公里,耗时约55分钟[28] - VT35长航程倾转旋翼无人机飞行测试进展顺利,计划于9月首次亮相,并已提交型号合格证申请[11][75] - 消防救援无人机产品升级和商业化加速,6月27日在北京房山区展示了用于高层灭火的EH216系列新机型[2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交付的68架EH216系列产品中,12家客户来自国内,1家客户来自日本[17][79] - 第二季度新订单的90%来自国内客户,10%来自海外客户[51][79] - 国内已在40多个专用运营站点部署EH216S,覆盖范围持续扩大[6] - 海外市场扩展至20个国家,第二季度在墨西哥、印尼和多米尼加共和国完成演示飞行[29] - 在泰国推进监管沙盒计划下的试飞,计划在曼谷和芭堤雅地区进行,为未来商业运营做准备[31] - 在卡塔尔获得载人飞行批准,正在准备路线和飞机部署;在巴西寻求型号合格证,在智利申请特殊飞行许可;在土耳其与Turk Telekom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进行首次演示飞行[3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战略重点从加速订单交付转向优先为现有客户提供支持服务,确保已购eVTOL飞机能够安全、有序地进入常规商业运营[15][44] - 采用多渠道协作和多元化部署策略,与上游顶级合作伙伴深化联合研发,提升飞机性能和可靠性[8][9] - 与敏实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高安全性机身解决方案,包括轻量化客舱部件的规模化生产和先进人机交互系统[10] - 与合肥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VT35系列产品中心,整合研发、制造、适航认证、供应链管理、销售运营和培训[12] - 与清华大学成立低空航空技术联合研究院,结合学术研究能力和实际专业知识,加速创新和人才培养[13] - 积极参与制定监管和安全标准,包括中国民航局的eVTOL适航标准、垂直起降场技术要求和低空数据安全指南[14] - 业务模式定位为eVTOL制造商加运营服务提供商,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支持服务,确保安全飞行[72][7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低空经济应用日益多元化,应急管理和智慧城市管理需求逐渐增长,如消防、救援、物流和测绘[19] - 公司对中长期增长充满信心,通过现在打下坚实基础,为提升产品销量和营收到新高度做好准备[25][26] - 安全、监管合规和创新是快速发展的市场中领导地位的基石,公司将继续稳步推进,引领行业实现可规模化的可持续商业化[16][32] - 海外市场需求显著增加,有几个量级可观的订单正在谈判中,公司将在此务协议最终确定后披露[53][54] 其他重要信息 - EH216S在2025年完成超过10,000次安全飞行,无一事故,证明其安全性和可靠性[6][19] - 广州亿航通用航空和合肥黑航两家认证运营商已在广州和合肥开始载人试商业运营,完成超过700次无人驾驶飞行,无一事故或违规[6][20] - 公司开始内部测试票务系统,优化登机流程,提升乘客体验,并探索通过双起降港运营提高效率[21] - 运营商培训需求评估已完成,培训大纲已获监管机构批准,课程开发全面展开,教材定稿并提交审核后,将正式开始培训和评估[22] - 第二季度通过市场发行募集超过2300万美元,主要用于下一代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团队和生产扩张、新总部设立、商业运营、营运资金和一般公司用途[37] - 2025年资本支出指引保持1400万美元不变[69]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下调营收指引的原因及时间点选择 - 调整是由于战略重心转向支持现有客户建立安全有序的常规运营,而非市场需求不足,公司基于当前订单谨慎下调全年营收指引[44][45] - 公司有信心基于现有订单储备实现5亿元人民币的全年营收目标[46] 问题: 客户运营证书申请进展 - 两家运营商获证后采用分阶段运营方式,目前处于载人试运营第二阶段,持续优化流程和服务,探索双起降港运营模式以提升商业价值[47] - 现有客户对运营证书表现出浓厚兴趣,公司提供两种模式支持:客户自行组建团队申请,公司提供全方位支持;或通过托管代理方式,由公司代为申请[48][49] 问题: 订单储备构成及海外市场可见度 - 第二季度150架新订单中,90%来自国内客户,10%来自海外客户[51][52] - 海外市场对无人驾驶飞行器需求显著增加,有几个量级可观的订单正在谈判中[53][54] 问题: VT20型号适航认证及商业化计划 - 目前在珠海常规运营的VT20系列物流机属于小型无人机,无需适航认证;大型物流机型仍需适航认证,但基于既往经验,进度将比之前快[56] - 公司优先考虑安全,旨在实现所有机型的长期可持续商业运营,从小型物流机型开始,逐步过渡到大型机型,未来有商业计划[57] 问题: 调整策略后明年营收增长预期 - 公司专注于安全并将项目打造成全国示范项目,因此策略性放缓下半年交付节奏,但对明年实现显著更快增长充满信心[60][61] 问题: 海外业务进展及订单量 - 海外需求强劲,目标是在六个月内获得商业运营资格,与泰国监管机构的合作进展良好,正在深化沙盒测试模式,计划在芭堤雅和曼谷地区进行大量试飞,希望在获证后实现商业运营,并复制此模式到泰国其他旅游岛屿[62][63] - 阿联酋阿布扎比的沙盒测试区也在推进,与当地合作伙伴进行试飞以获取当地监管机构认证[64][65] 问题: 产能扩张计划及2025年资本支出变化 - 云浮生产基地扩张计划继续,年产能目标仍为1000架,以保证未来交付,扩张基于长期需求预测和多样化机型交付准备,包括VT35及消防救援机型[68][69] - 2025年资本支出指引保持1400万美元不变[69] 问题: 作为Uvipo服务提供商的商业模式 - 业务模式定位为eVTOL制造商加运营服务提供商,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支持服务,确保安全飞行,此模式是顺应无人机行业发展阶段的适时调整[71][72][73] 问题: 合肥市政府5亿美元支持的构成 - 合肥市政府的支持以订单、投资和供应链支持等形式提供,旨在推动VT35机型的发展[75][76] 问题: Q2交付及新订单的国内外占比 - 第二季度交付的68架EH216中,67架为S型,1架为L型,交付给13家客户,其中国内12家,日本1家[79] - 150架新订单中,90%来自国内客户,10%来自海外市场[79] 问题: 固态电池计划进展 - 公司采用多电池研发策略,与多家电池制造商合作探索不同解决方案,研究方向包括解决电池快充快放和寿命问题、开发通用低循环电池、研究半固态电池以及固态电池开发[81][82] - 公司是全球首个在eVTOL飞机上安装固态电池并进行实际飞行的企业,飞行时间已提升至66分钟,消防和物流飞机续航超1小时,正在积极为eVTOL机型上的固态电池申请适航认证,预计年底前获批[83][84]
EHang(EH)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26 21:00
好的,我将为您分析亿航智能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记录。作为拥有10年经验的投资银行分析师,我将从财务数据、业务线、市场分布、战略方向、管理层评论和问答环节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总收入达到147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环比上一季度大幅增长46倍 [7][35] - 毛利率保持稳定在626%,与2024年第二季度的624%和2025年第一季度的624%基本持平 [36] - 调整后净利润为94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2万元实现显著增长199% [37] - 经营费用为173亿元,同比增长且环比增长,主要由于业务扩张和研发投入增加 [36] - 公司现金及等价物、受限短期存款和短期投资总额达10亿元级别,资金储备充足 [38] - 2025年全年收入指引调整为约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的4462万元显示适度增长 [25][3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EH216系列产品本季度交付68架,新订单超过150架 [7][20] - EH216-S已完成超过10,000次安全飞行,零事故记录 [8] - VT-20系列物流无人机在万山群岛安全运营超过一年,建立完善物流网络 [29] - 展示新款EH216系列高层灭火机型,目前正在进行进一步飞机改进和飞行测试 [22] - VT-35长距离升降巡航无人驾驶eVTOL进展良好,计划9月首次亮相 [12] - 消防和物流机型飞行时间已超过1小时,固态电池应用取得显著成果 [8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国内市场占主导,90%的新订单来自国内客户,10%来自海外市场 [53][80] - 在中国40多个专用运营站点开展EH216-S运营,覆盖范围持续扩大 [8] - 国际扩展至20个国家,包括在墨西哥、印尼、多米尼加的演示飞行 [30] - 在欧洲完成EU的USAVE项目测试飞行,西班牙UAM运营中心飞行许可更新 [31] - 在中东卡塔尔获得载人飞行批准,正在准备路线和飞机部署 [33] - 在东南亚泰国取得显著进展,计划在曼谷和芭堤雅地区进行试验飞行 [33] - 与土耳其电信签署战略协议,计划在土耳其进行首次演示飞行 [3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战略重点从加速订单交付转向为现有客户提供支持服务,确保安全有序的商业运营 [16][39] - 采用多渠道协作和多元化部署策略,与上游顶级合作伙伴深化联合研发 [9] - 与宁波高鑫合作开发定制圆柱电池解决方案,采用先进46系列电芯 [10] - 与敏实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共同开发高安全性机身解决方案 [11] - 与清华大学成立低空航空技术联合研究院,促进学术研究与实际应用结合 [14] - 积极参与制定监管和安全标准,包括CAAC eVTOL适航标准和VeriPort技术要求 [15] - 商业模式定位为eVTOL制造商加运营服务提供商,提供全方位客户支持 [7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低空经济应用日益多元化,应急管理和智慧城市管理需求逐渐增长 [21] - 中国各级低空应急部门已开始使用低空航空器进行测试和演练 [21] - 海外市场对无人驾驶飞行器的需求显著增加,多个大额订单正在谈判中 [54] - 公司对明年实现显著更快增长充满信心,预计半年时间足够完成调整 [61] - 安全、监管合规和创新是快速发展市场中领导地位的基石 [18] - 通过现在奠定坚实基础,为公司中长期增长定位,准备将产品销售和收入提升到新高度 [27] 其他重要信息 - 广州亿航通航和合肥黑羚航空已开始在广州和合肥进行载人试商业运营 [8] - 公司开始内部测试票务系统,优化登机流程以提升乘客体验 [23] - 完成运营商培训需求评估,培训大纲已获监管机构批准 [24] - 5月与中交信科集团扩展战略合作,形成多方联盟 [27] - 5月和6月分别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达成战略合作 [28] - 云浮生产基地年产能规划为1,000架,同时计划在房山、合肥和威海新建设施 [29][68] - 2025年资本支出指引保持1,400万美元不变 [69]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收入指引大幅下调的原因和时机选择 [42] - 调整源于获得运营证书(OC)后公司战略重点转向运营支持而非快速交付 [44] - 并非市场需求不足,而是基于安全核心原则采取更审慎发展策略 [45] - 基于当前订单储备,公司有信心实现5亿元全年收入目标 [46] 问题: 客户运营证书(OC)申请进展 [46] - 两家运营商正采用分阶段运营方式,目前处于乘客试运营第二阶段 [47] - 客户有两种选择:自建团队申请OC(公司提供全程支持)或通过托管代理方式 [49] - OC获得显著增强了现有和潜在客户的信心 [48] 问题: 订单积压构成和转化率 [52] - 新订单中90%来自国内客户,10%来自海外客户 [53] - 海外市场需求显著增加,多个大额订单正在谈判中 [54] 问题: VT-20型号适航认证和商业化计划 [55] - 在珠海定期运营的VT-20系列是小型无人机,无需适航认证 [56] - 大型物流机型需要适航认证,但预计进度将比之前快很多 [56] - 有大型无人驾驶飞行器的商业计划,采取从小型向大型逐步过渡的策略 [57] 问题: 明年收入增长预期和海外业务进展 [60][62] - 公司对明年实现显著更快增长充满信心 [61] - 与泰国监管机构合作进展良好,采用沙盒测试模式 [63] - 在阿联酋阿布扎比推进类似沙盒测试区项目 [65] 问题: 产能扩张计划和资本支出变化 [67] - 继续推进云浮生产基地扩张,年产能规划保持1,000架 [68] - 扩张为满足长期需求和多机型交付准备,包括VT-35和消防救援机型 [69] - 2025年资本支出指引保持1,400万美元不变 [69] 问题: 运营服务商角色和商业模式 [71] - 商业模式定位为eVTOL制造商加运营服务提供商 [73] - 提供全方位客户支持服务,确保客户能安全运营eVTOL [74] - 通过解决客户遇到的所有挑战来推动行业发展 [74] 问题: 合肥政府5亿美元支持的构成 [75] - 合肥政府的支持以订单、投资和供应链支持等形式提供 [76] - 政府支持将推动VT-35机型的发展 [76] 问题: 季度交付构成和固态电池进展 [79] - 第二季度交付68架EH216系列,其中67架为EH216-S,1架为EH216-L物流型 [80] - 交付给13家客户,12家国内客户和1家日本客户 [80] - 采用多电池研发策略,与多家电池制造商合作探索不同电池解决方案 [82] - 固态电池研发取得显著成果,飞行时间从48分钟提升至66分钟 [84] - 正在积极申请eVTOL机型固态电池适航认证,预计年底前获批 [85]
China's EHang Outclasses Joby, Archer In eVTOL Boom
Benzinga· 2025-08-22 00:04
公司市场地位 - 亿航控股作为中国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制造商 领先于美国竞争对手Joby Aviation和Archer Aviation 可能主导新兴空中交通市场[1] - 公司是全球首家获得中国民航局全部必要认证的企业 包括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标准适航证和运营许可证[3] - 拥有超过1000架订单储备 显示出强劲的市场需求[5] 财务表现与预测 - 公司已实现盈利 非GAAP净利润在2024年达到盈亏平衡[4] - 预计到2027年净利润将以307%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达到3.19亿元人民币(约合4450万美元)[4] - 摩根大通给予26美元的目标价 较8月20日17.26美元股价有51%上涨空间[2] 产能与交付计划 - 计划在2025-2027年将年产量提升至300-800架[3]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推出VT35新型号[5] - 正在中国各地扩展飞行许可范围[5] 行业前景 - 全球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市场预计到2040年将达到1000亿美元规模[2] - 美国竞争对手Joby和Archer在商业化准备方面落后1-4年[3] - 摩根大通对Joby和Archer分别给予减持和中性评级[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