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n Facilitation

搜索文档
Jiayin Group(JFIN)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6-04 21: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贷款促成量达35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约58.2% [8][28] - 非GAAP运营利润达6.06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1.6% [8] - 净利润飙升至5.39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7.5% [9] - 新增105.6万新借款人,同比增长126.6%,新借款人对贷款促成总量的贡献为28.1% [9] - 净收入为17.75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0.4% [28] - 促成和服务费用为3.36亿人民币,同比下降49.6% [28] - 无条件资产、贷款、应收账款等准备金为1750万人民币,而2024年第一季度为260万人民币 [29] - 销售和营销费用同比增长87.5%,主要因借款人获取费用增加 [29] - G&A费用同比增长14.2%,主要因专业服务费增加 [29] - R&D费用与2024年同期的8330万人民币相比有变化 [29] - 基本和摊薄后每股净收入为2.53美元,而2024年第一季度为1.29美元;基本和摊薄后每ADS净收入为10.12美元,而2024年第一季度为5.16美元 [30] - 本季度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030万美元,上季度末为5405万美元 [30] - 2025年第二季度贷款促成量指导为370 - 390亿人民币,非GAAP运营利润为6.16 - 7.3亿人民币 [2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贷款促成业务:第一季度贷款促成量达35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8.2%,新增105.6万新借款人,同比增长126.6%,新借款人对贷款促成总量的贡献为28.1% [8][9][28] - 海外业务:印尼新注册用户数量同比飙升196%,贷款量同比增长190%;墨西哥业务风险指标改善,借款人获取投资回报率增加 [1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市场:第一季度中国经济持续复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3月增长率加速至5.9% [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通过探索跨行业用例、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整合AI工具等方式拓展渠道,多元化借款人基础,提高借款人获取效率 [9][10][11] - 积极推进“4 + 2”AI发展战略,聚焦四大产品矩阵和两个基础设施平台,5月推出覆盖90%业务线的伏羲模型管理平台,全面升级天路研发绩效管理平台 [12] - 实施质量评分框架,利用自研模型建立新借款人风险评估系统,统一借款人获取质量评估标准 [13] - 公司更新股息政策,将股息支付率从税后净利润的不低于15%提高到约30%,董事会批准每股ADS 0.8美元的股息计划,股息金额较去年增加约60%;股份回购计划上限为3000万美元,有效期延长至2026年6月12日 [17] - 行业方面,4月中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促成业务管理的通知,肯定贷款促成模式的积极价值,为行业设定监管框架,推动行业走向更规范透明的实践 [2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全球不确定性影响中国经济复苏,但仍有许多积极因素,公司保持谨慎乐观 [26] - 对2025年第二季度贷款促成量的指导为370 - 390亿人民币,非GAAP运营利润为6.16 - 7.3亿人民币,公司致力于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增长,提高资产质量和运营效率,有信心在2025年实现显著的盈利改善 [26][48][49]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发布2024年消费者权益保护白皮书,将消费者权益保护融入运营和管理的各个方面 [15] - 推进“心微笑”青少年心理关怀项目,覆盖近60所学校,惠及超1.6万人,获中国国家广播电台认可 [16] - 嘉银志愿者服务队为社区和特殊学校提供服务,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 [16]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行业内客户获取成本上升,公司获取成本如何变化,如何确保新借款人信用风险和资产质量? - 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市场更活跃,今年第一季度市场和竞争对手都在获取新客户,公司也观察到客户获取成本上升,这是外部市场环境、季节性增长动态和公司战略决策等多因素导致的,一定程度上是战略选择,预计会反映在获取客户的规模和质量上 [34][35][37] - 公司将继续监测用户获取模式变化,加强前端风险建模能力,动态调整渠道组合,增强AI在数据挖掘和信用风险识别中的应用,以改善新借款人的客户获取成本和风险成本指标 [37] 问题2:公司管理层如何应对潜在的ADR退市风险,有哪些应急措施? - 中国ADR退市风险多年来一直是关注焦点,公司与法律财务顾问和监管机构进行了广泛沟通和咨询,评估潜在退市风险,认为公司短期内退市风险相对较低 [38] - 公司按照香港交易所指引,在股东结构、会计准则和公司治理等关键领域进行了全面评估和初步准备,以符合在香港双重主要上市或二次上市的要求 [39] 问题3:本季度净利润增长97.5%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未来季度盈利能力展望如何? - 净利润增长的原因包括贷款促成量显著增加,带来规模经济和成本费用效率提升;收入结构持续优化,贷款促成服务收入占比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56%提高到2025年第一季度的83%,担保相关收入占比从35.6%降至9.6%;持续投资AI、技术和研发,提高运营效率 [45][46][47] - 2025年第二季度贷款促成量指导为370 - 390亿人民币,非GAAP运营收入为6.6 - 7.3亿人民币,公司致力于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增长,有信心在2025年实现显著的盈利改善 [48][49] 问题4: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发布的贷款促成新指南对公司业务运营有何影响? - 新规定反映了监管对贷款促成业务模式的认可,同时设定了更高管理标准,鼓励平台支持持牌金融机构通过更好的服务质量和更低的定价实现更广泛的金融普惠,促进行业有序发展和有效风险控制 [50] - 公司正在积极适应合作机构的产品要求,接近完成产品调整和实施,预计在规定期限前完成所有必要调整,满足机构合作要求,同时继续投资新的增长驱动因素,扩大规模,优化产品模型,提高风险管理、内部指标和成本效率 [51]
Jiayin Group(JFIN)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6-04 21: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贷款促成量达35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约58.2% [8][28] - 非GAAP运营利润达6.06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1.6% [8] - 净利润飙升至5.39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7.5% [8][30] - 净收入17.75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0.4% [28] - 促成和服务费用3.36亿人民币,同比下降49.6% [28] - 无条件资产、贷款、应收账款等准备金1750万人民币,2024年第一季度为260万人民币 [29] - 销售和营销费用同比增长87.5% [29] - 一般及行政费用同比增长14.2% [29] - 研发费用较2024年同期的8330万人民币有变化 [29] - 基本和摊薄后每股净收入为2.53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29美元;基本和摊薄后每ADS净收入为10.12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5.16美元 [30] - 本季度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030万美元,上季度末为5405万美元 [3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贷款促成业务:第一季度新增105.6万新借款人,同比增长126.6%,新借款人对总贷款促成量的贡献为28.1% [9] - 海外业务:印尼新注册用户数量同比飙升196%,贷款量同比增长190%;墨西哥业务风险指标改善,借款人获取投资回报率增加 [1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经济持续复苏,第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3月增速加快至5.9% [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渠道拓展:探索跨行业用例,与多个领先平台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多元化借款人基础;整合AI工具优化营销材料,提高借款人获取效率 [9] - 技术创新:推进“4+2”AI发展战略,建立支持端到端AI能力升级的技术框架;5月推出覆盖90%业务线的伏羲模型管理平台,提升模型部署效率;全面升级天路研发绩效管理平台 [11] - 风险管理:实施质量评分框架,建立新借款人风险评估系统,统一借款人获取质量评估标准 [12] - 股东回报:3月将股息支付率从税后净利润的不低于15%提高到约30%;5月董事会批准每股ADS 0.8美元的股息计划,股息金额较去年增加约60%;董事会批准将股票回购计划有效期延长至2026年6月12日,上限为3000万美元 [1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全球不确定性影响中国经济复苏,但仍有许多积极因素,公司持谨慎乐观态度 [26] - 2025年第二季度贷款促成量指导为370 - 390亿人民币,非GAAP运营利润为6.16 - 7.3亿人民币 [26] 其他重要信息 - 发布2024年消费者权益保护白皮书,将消费者权益保护融入运营管理各方面 [14] - 推进“心微笑”青少年心理关怀项目,覆盖近60所学校,惠及超1.6万人,获中国国家广播电台认可 [15] - 嘉银志愿者服务团队为社区和特殊学校提供服务,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 [15]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行业客户获取成本上升,公司获取成本如何变化,如何评估新借款人信用风险并确保质量 - 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市场更活跃,今年第一季度市场和竞争对手都在获取新客户,公司客户获取成本上升,这是外部市场环境、季节性增长动态和公司战略决策的结果,是战略选择,预计会反映在获取客户的规模和质量上 [34][35][37] - 公司将继续监测用户获取模型变化,加强前端风险建模能力,动态调整渠道组合,增强AI在数据挖掘和信用风险识别中的应用,以改善新借款人的客户获取成本和风险成本指标 [37] 问题2: 公司管理层如何应对潜在ADR退市风险,有哪些应急措施 - 公司与法律、财务顾问和监管机构进行广泛沟通和咨询,评估退市潜在风险,认为公司短期内退市风险相对较低 [38][39] - 公司按照香港交易所指引,在股东结构、会计准则和公司治理等关键领域进行全面评估和初步准备,以符合在香港双重主要上市或二次上市的要求 [39] 问题3: 本季度净利润增长97.5%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未来盈利能力展望如何 - 净利润增长的驱动因素包括贷款促成量显著增加带来规模经济,提高了成本和费用效率;优化收入结构,贷款促成服务收入占比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56%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83%,担保相关收入占比从35.6%降至9.6%;持续投资AI、技术和研发提高了运营效率 [45][46][47] - 2025年第二季度贷款促成量指导为370 - 390亿人民币,非GAAP运营收入为6.6 - 7.3亿人民币,公司有信心实现全年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48][50] 问题4: 公司如何看待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发布的贷款促成新指南,对业务运营有何影响 - 新规定反映了监管对贷款促成业务模式的认可,同时设定了更高管理标准,鼓励平台支持持牌金融机构实现更广泛金融普惠,促进行业有序发展和有效风险控制 [51] - 公司积极适应合作机构在定价和结构方面的产品要求,接近完成产品调整和实施,预计在规定期限前完成所有必要调整,满足机构合作要求,同时继续投资新增长驱动因素,扩大规模,优化产品模型,提升风险管理、内部指标和成本效率 [52]
奇富科技2025年AIC:信用与监管风险可控
瑞银证券· 2025-05-29 15: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12个月评级为Buy [5] - 12个月价格目标为US$58.50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二季度运营趋势大体稳定,贷款需求受关税影响后逐渐恢复,预计二季度贷款量环比略有下降,资产质量指标与一季度基本持平 [2] - 重申2025年净获利率目标为5.2 - 5.3%,一季度资金成本下降30个基点至3.2%,全年资产支持证券(ABS)发行规模目标超180亿元,较去年增长至少20% [3] - 监管风险可控,预计10月前对行业如何合规服务24 - 36%定价区间有更清晰认识,24%以上定价的ICE贷款量未来季度或有所下降,但可由低于24%定价业务增长弥补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奇富科技是360集团关联公司,是中国领先贷款撮合平台,专注消费贷款,通过信用驱动服务和平台服务两种模式将借款人与多元化金融机构匹配 [10] 运营情况 - 二季度以来运营趋势大体稳定,4月初贷款需求受关税相关新闻影响,用户活动随后逐渐恢复,5月中美宣布90天关税休战后回到4月3日前水平,管理层预计二季度贷款量环比略有下降 [2] - 自2024年前9个月收紧信贷后,公司在2024年四季度仅略微提高风险偏好,年初至今保持大体稳定,与2023年下半年行业资产质量普遍恶化相比,风险容忍度仍非常保守,资产质量指标与一季度相比大多稳定,管理层目前仍目标年底C - M2比率接近一季度水平(约0.60%) [2] 财务目标 - 重申2025年平均净获利率(非GAAP净收入/平均贷款余额)目标为5.2 - 5.3%,高于2024年的4.9%,认为当前市场共识对2025年贷款量增长6 - 7%的预测合理 [3] 资金成本与ABS发行 - 一季度资金成本下降30个基点至3.2%,受创纪录的66亿元季度ABS发行推动,未来资金结构向ABS转移可能带来上行空间,但管理层指出ABS发行通常上半年季节性更强 [3] - 公司目标全年ABS发行规模超180亿元,较去年的150亿元增长至少20%,占2024年资本密集型贷款量的12% [3] 监管风险 - 对于4月新贷款撮合监管的潜在影响,管理层认为风险可控,几家以24%以上定价放贷并近期与监管机构沟通的银行反馈,监管机构关注市场秩序潜在破坏或风险传染 [4] - 部分ICE资金合作伙伴对24%以上定价贷款持观望态度,但多数仍照常开展业务,预计未来季度24%以上定价部分资金供应略微收紧,ICE贷款量将有所下降,但可由低于24%定价业务增长弥补 [4] 估值与预测 - 采用DCF方法得出奇富科技的价格目标 [11] - 预计价格升值36.2%,股息收益率3.4%,股票回报率39.7%,市场回报率假设为11.0%,超额回报率28.7% [9] 财务数据 |指标|2022|2023|2024|2025E|2026E|2027E|2028E|2029E| |----|----|----|----|----|----|----|----|----| |Revenues(百万元)|16,320|16,065|16,939|18,793|20,214|21,570|22,448|23,326|[8]| |Pre - tax profit(百万元)|4,742|5,277|7,892|8,463|9,015|9,658|10,033|10,408|[8]| |Net earnings (reported)(百万元)|4,024|4,285|6,264|6,857|7,303|7,823|8,127|8,430|[8]| |Net earnings (UBS)(百万元)|4,224|4,471|6,432|7,232|7,600|8,130|8,445|8,759|[8]| |EPS (UBS, diluted) (Rmb)|26.23|27.22|42.38|53.52|58.65|62.38|64.47|66.55|[8]| |ROE (UBS) %|24.8|21.9|27.9|29.4|27.0|23.5|20.4|18.1|[8]| |P/PPOP (diluted) x|1.5|1.8|2.1|3.1|2.7|2.6|2.5|2.4|[8]| |P/BV x|0.9|0.9|1.0|1.6|1.2|1.0|0.9|0.8|[8]| |P/BV (UBS) x|0.9|0.9|1.0|1.6|1.2|1.0|0.9|0.8|[8]| |P/E (UBS, diluted) x|4.0|4.6|4.0|5.8|5.3|5.0|4.8|4.6|[8]| |Dividend yield (net) %|4.6|6.3|5.7|3.5|3.6|3.9|4.2|4.5|[8]| 交易数据和关键指标 - 52周范围为US$48.12 - 18.93,市值为59.6亿美元,流通股数为1.39亿股(普通股),自由流通股比例为79% [5] - 平均日交易量为1,946千股,平均日交易额为8.17亿美元,2025年12月预计普通股股东权益为250亿美元,2025年12月预计市净率为1.6倍 [5] 评级历史 - 自2022年2月28日至2025年5月20日,UBS对奇富科技的评级均为Buy,期间价格目标和股票价格有所波动 [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