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issiles
icon
搜索文档
Lockheed's Missile Division on a Hot Streak: What's Driving the Surge?
ZACKS· 2025-08-15 00:50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导弹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军事现代化项目推动全球导弹需求激增 尤其在中东冲突升级背景下 各国优先提升导弹能力作为战略威慑手段 [1][2] - 公司导弹与火控(MFC)部门销售额连续三个季度实现显著同比增长 分别达到11% 13%和8% [3] - 高机动性炮兵火箭系统(HIMARS) 标枪导弹(Javelin)和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等明星产品需求旺盛 [2] 高超音速武器技术布局 - 主导AGM-183A空射快速响应武器(ARRW)和远程高超音速武器(LRHW)等尖端项目开发 [3] - 2024年推出可搭载第五代战斗机的"Mako"多任务高超音速导弹 [4] - 计划于2025年推出新型巡航导弹"通用多任务卡车"(CMMT)以维持技术领先优势 [4] 同业竞争对手动态 - 诺斯罗普·格鲁曼(NOC)提供超音速空射战术导弹AARGM-ER 并开发指挥系统 定向能武器和先进弹药等导弹防御技术 [5] - RTX公司(RTX)的"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和SM-6拦截弹全球需求强劲 同时提供先进传感器构建分层导弹防御体系 [6] 公司估值与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年内下跌12.3% 同期行业指数上涨27.3% [7] - 远期市盈率16.25倍 显著低于行业平均的27.70倍 显示相对估值折价 [9] - 近期盈利预期呈下调趋势:未来60天内Q1季度预期下调4.24% 全年(F1)预期大幅下调15.88% [10][11]
中美实力大比拼:中国“3方面”已超越美国,美国短时间追赶不上
搜狐财经· 2025-07-28 15:40
文章核心观点 - 中美实力格局发生显著变化 中国在造船 中程导弹和防空反导系统三个关键领域取得领先优势 美国短期内难以追赶 [1][13][15] 造船行业 - 中国船企订单量达2630万载重吨 占全球市场份额56% 韩国订单为1415万载重吨 美国市场份额不足0.1% 产能不到中国1/200 [3] - 中国手持订单达23454万载重吨 新签订单4433万载重吨 全球每10个新船订单有7个来自中国 2025年第一季度新签订单总量1980万载重吨 金额达299亿美元 [5] - 中国造船业优势源于明显产业集群和技术自主创新 涵盖液化天然气船 集装箱船等多个领域 预计2024年中国海军舰艇数量将达234艘 超越美国的219艘 [5] - 美国造船业因保护主义政策导致衰退 基础设施老化 成本高企 洛杉矶港海运订单同比下降20% 重建基础设施预计需至少十年 [6] 中程导弹领域 - 中国东风系列导弹布局早 不受中导条约限制 东风-21射程1700公里 东风-26射程超4500公里 可打击关岛等重要目标 反舰型及高超音速变体具备高精度与速度 [7][10] - 美国因1987年中导条约销毁陆基中程导弹 技术停滞30年 2019年退出条约后重启研发 但测试原型精度差 数量远不及中国 [10] - 中国常规弹头精确制导技术全球领先且价格低廉 在速度 射程和传感器技术上已超越美国 美国在亚太部署中程导弹因成本高 机动性差效果甚微 [10] 防空反导领域 - 中国红旗系列防空导弹系统表现卓越 红旗-9射程200公里 红旗-9B超250公里 红旗-19能在大气层内拦截高超音速导弹 性能超越美国萨德系统 红旗-26末端反导能力进一步提升 [10][12] - 中国引进S400系统并升级雷达技术和导弹性能 使红旗系列逐步超越俄罗斯技术 红旗-9BE在实战演练中成功拦截印度S400导弹 防空系统数量庞大 密度高 与预警机雷达高度整合 [12] - 美国爱国者系统射程较短 萨德系统防护范围有限 本土防空系统不如中国密集 系统老化 部署进度滞后 [12] 综合评价 - 中国在全球军力排名中超越美国成为第二大军事强国 在52个国家影响力超越美国 美国在81个国家领先但差距缩小 [15] - 中国在有限预算内实现更高效率战斗力 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减少对外部技术依赖 美国在反制措施的时间和资金投入上难以在短期内实现有效反转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