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Energy Equipment

搜索文档
全力推动产业回归、工业回城,市中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齐鲁晚报网· 2025-07-22 14:02
数实融合纵深推进 市中区坚持将数字化、智能化作为转型升级核心引擎,深入实施"智改数转"行动,全面赋能制造业转型 升级。数字基座持续夯实,累计建成5G基站5481个、确定性网络1.45万公里,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强力支 撑。技术赋能成效显著,成功打造国家级、省级试点示范15个。其中,国网电力的"火石"平台覆盖全省 16地市133个行业,连接工业设备超170万台,国内首次实现了省域分行业、分地区全社会用电量日计 算,获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山推建友创新融合5G技术与混凝土搅拌设备,推出智慧云服 务管理平台,成功入选工信部5G工厂名录。数字产业加速壮大,培育未来集团、北方智企等亿元级数 字化服务企业13家,2024年全区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达156.1亿元,先 后获评山东省"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成效明显区"以及"DCMM贯标先进区 域",数字化浪潮澎湃向前。 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产业能级不断跃升 市中区充分发挥信息通信网、能源互联网"两张网"资源优势,持续激发产业内生动力。随着发展动能加 速积蓄,一批掌握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勇立潮头,山东电力设备公司成为全省唯一 ...
高质量发展五大主导产业,市中区推动新型工业化实现新突破
齐鲁晚报网· 2025-07-22 12:06
市中区重点产业发展规划 - 市中区明确了人工智能、新能源装备、空天信息、高端软件、汽车(新能源汽车)五个主导产业作为今后重点发展方向 [1] 人工智能产业 - 以构建"高算力、大模型、强应用"人工智能创新体系为目标,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和规模壮大 [2] - 强化算网一体支撑,加快中科(济南)超级云计算中心等智算项目建设,构建一体化算力供给体系 [2] - 支持人工智能企业开展大模型算法创新、核心技术攻关和大模型数据训练 [2] - 发挥商汤科技人工智能场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作用,赋能企业技术升级和应用创新 [2] - 依托山东未来云谷、望岳智谷、"AI+"大厦等优质载体资源,打造二环南路人工智能产业带 [2] 新能源装备产业 - 围绕济南市"五能两新"新能源装备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发展 [3] - 支持山东电力设备公司、西门子能源变压器公司等骨干企业扩能提质 [3] - 高标准推进电力战新产业园建设,谋划打造新型电力产业园 [3] - 支持山东省高端电力装备创新中心等产业创新平台提升产业应用研究能力 [3] - 推动山东大学能源互联网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发展 [3] 空天信息产业 - 围绕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以场景应用为牵引加快产业培育壮大 [4] - 实施"场景拓展""能级跃升""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生态优化"四大行动 [4] - 推进"一园两谷多点"空天信息特色产业园区建设 [4] - 加快未来云谷低空起降场、思极空天技术创新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 [4] - 推进"飞服网""航线网""基础网""智联网"四张网建设 [4] 高端软件产业 - 实施软件"名园""名企""名品"培育行动,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规模化发展 [5] - 依托三大运营商、国网山东电力、商汤科技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新兴软件 [5][6] - 支持山东未来网络研究院等科创平台加强高端软件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6] - 鼓励东玺技术、国科数控等创新型企业开展工业软件研发和推广应用 [6] - 推动政务、金融、医疗、教育、制造等领域应用场景开放 [6] 汽车产业 - 突出"智能制造"主攻方向,依托党家片区汽车产业基础拓展产业链条 [7] - 谋划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聚集 [7] - 围绕新能源车整车制造和关键零部件等细分领域加大项目引进和培育 [7] - 推动山东中海州专用车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建设 [7] - 支持新能源车联网、物联网技术检测中心建设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