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改数转

搜索文档
福州新区 精准落子点“数”成金
经济日报· 2025-08-02 05:58
数字经济发展 - 福州新区(长乐区)数字经济规模突破750亿元,成为东南数字产业高地[1] - 福建大数据交易所和福建省超算中心构建数字新基建底座,全省最大规模算力在此集聚[1] - 福州新区构筑"天上三朵云"、"地上两条路"和"中间两中心"的坚实数字底座[3] - 福建省数字福建云计算运营有限公司是福建唯一拥有国家新型数据中心和绿色数据中心双认证的云服务商[3] - 中国联通福州智·云数据中心获批"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推动福建向"亚太通信门户"跃升[3]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福州新区(长乐区)规模以上纺织产业总产值超1600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63%[4] - 永荣控股集团自主研发储冷技术,实现能耗与成本削减,并落地锦纶首台数字化智能AI检测设备[4] - 福建东南西北科技集团研发AI缺陷检测系统和"辅布司"平台,实现蕾丝行业全链条数字化,年调度25亿元产能[5] - 福建(长乐)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接入652家企业,连接设备10163台,覆盖15大应用场景[6] 新兴产业发展 - 福州新区打造数字经济、新材料新能源、新型显示等六大主导产业[7] - 福州恒美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建成全球最大超宽幅偏光片生产基地,产品寿命较常规提升60%以上[7] - 海西新药新区基地采用全球领先智能化生产设备,口服固体制剂年产能达20亿片(剂)[8] - 福州新区(长乐区)推动数字车城建设,成为福建省智能网联道路建成区和自动驾驶示范区[8] 产业生态建设 - "算力—模型—应用—生态"的数字经济产业全链条体系逐步成型[9] - "百家工厂焕新计划"稳步推进,30多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冶金、机械制造等行业数字化转型[9] - 福州新区形成从"一条生产线"到"一条龙产业"的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格局[9]
济南新兴产业载体“串珠成链” 着力打造都市工业承载区
中国新闻网· 2025-07-23 00:01
产业发展与项目储备 - 济南市市中区近三年累计储备工业项目330个,总投资超900亿元[1] - 新兴产业载体包括济中智立方、未来云谷、望岳智谷、大学科技园等,形成"串珠成链"布局[1] - 重点打造济南都市工业承载区,抢占都市工业新赛道[1] 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 - 以党杨路为轴线打造5个新型产业园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空天信息、人工智能[3] - 构建"一主三副"园区组团,包括济南中央活力区、郑庄组团、陡沟组团,以及西门子能源、山东电力设备和电力战新产业园[4] - 片区已储备航空航天、低空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项目30余个,2024年底前落地入驻16家以上[4] - 预计到2035年新增产值1300亿元,实现税收65亿元[4] 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 - 将数字化、智能化作为转型升级核心引擎,实施"智改数转"行动赋能制造业[4] - 强化网络建设和基础设施支撑,推动数智技术应用引领,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4] - 丰富产业应用场景,促进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发展[4] 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 - 谋划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加速产业聚集[5] - 聚焦新能源车整车制造和关键零部件领域,引进培育相关项目[5] - 推动车辆智能控制与集成技术、车载智能信息服务系统研发应用[5] - 加快汽车充换电站、充电桩建设,提升配套服务水平[5] 工业经济表现 - 2023年规上工业总产值155.7亿元,同比增长19.9%[5] - 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177.8亿元,同比增长14.1%[5]
打出“智改数转”组合拳 眉山工业谋转型与跃升 从“制”变“智” 乘数腾飞
四川日报· 2025-07-18 15:56
核心观点 - 眉山市通过"智改数转"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已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9] - 10家企业入选四川省2025年度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数量位居全省第三[8] - 计划到2027年推动900户以上企业实施"智改数转",综合发展水平进入全省第一方阵[15] 企业数字化转型案例 - 川金象实现关键设备联网率和数控化率100%,生产效率提升15%,安全事故率下降30%,产品良品率提升至98%[8] - 川金象自主研发数链平台使订单交付周期从49天缩短至11天[11] - 苏老泉天然矿泉水公司新生产线投产后产能可翻10倍,单条生产线人员从35人减少至5人[12] 政策支持与服务模式 - 眉山市创谷智改数转促进中心已为450余家企业开展线下诊断,推动200余家中小企业启动转型[12] - 诊断服务采用国家标准《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作为评价体系[14] - 眉山市政府计划投入4000万元资金支持企业转型,并推出多款工业软件产品[15] 人才培养与挑战 - 眉山已举办2期3个班培训,累计培养120位复合型人才,另有80多位学员等待培训[14] - 企业转型面临四大挑战:资金压力大、复合型人才稀缺、数据标准不统一、网络安全风险[14] - 建立诊断服务模式通过短期整改、中期优化、长期规划三阶段引导企业转型[14]
佛山发布细分领域大模型,加速金属加工行业“智改数转”
搜狐财经· 2025-07-18 02:06
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的影响 - 数字化转型被视为企业生存的关键因素,广东创兴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楚慧表示"是数字化转型让我活下去" [1] -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入规模提升新阶段,中小微企业成为"智改数转"主力军 [5] 佛山市推动数字化转型的举措 - 佛山发布"金属件加工大模型",聚焦非标定制多、报价周期长等行业痛点,通过智能解析图纸、优化成本核算和工期预估等工具实现全流程智能化升级 [5] - 2021年佛山市出台"智改数转"25条政策,通过提升资金撬动能力、创新金融支持工具、强化公共服务支撑等方式引导企业应用数字化工具 [5] - 2023年佛山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名单,推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补贴等新政策 [5] 产业链各方参与数字化转型 - 佛山电信以"云改数转智惠"战略为引领,打造云工厂平台与行业大模型,推动产业链"链式改造" [5] -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表示工业互联网是推动行业转型的核心引擎,将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升全产业链效率 [5]
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成都新津区破题“智改数转”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7 14:43
新津区"智改数转"政策支持 - 成都市新津区"智改数转"助企提质增效案例入选《2024年度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集》[1] - 新津区组建"智改数转"工作专班 推出系列措施破解企业转型堵点难点[1] - 出台《成都市新津区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政策(修订)》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1] 财政补贴与奖励措施 - 对总投资100万元以上的智能化改造项目按10%给予补助[2] - 获得国家、省、市认定的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平台分别奖励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2] - 2022年以来累计兑现相关资金超3000万元[2] 企业转型成效 - 每年新增上云企业200余家[2] - 每年实施项目100余个[2] - 获评市级及以上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15个[2] - 引育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3家[2] 区域发展成果 - 四川成都新津经开区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新模式园区试点[2] - 新津区入选四川省第三批新型智慧城市试点[2] 企业服务与支持 - 开展政策解读、研讨交流等活动48次[1] - 组织企业家参加展会博览活动5次[1] - 为60余家企业提供定制转型规划[2]
中集环科:“智改数转”助推罐式集装箱产业跃迁
上海证券报· 2025-07-12 02:02
行业概况 - 2024年中国罐箱生产4万台占全球产量95%其中公司市场份额稳居全球首位 [3] - 行业在多式联运政策推进、化工产业升级等因素驱动下应用场景持续拓展服务品类呈现高端化趋势 [4] - 罐箱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速成为行业趋势生产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绿色低碳成为物流与货主企业选择产品重要因素 [5] 公司经营 - 一季度累计新签订单4.44亿元同比增长17.27% [3] - 一季度医疗设备部件营收5441.34万元同比增长20.98%高端医疗核磁业务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8] - 负债率14.05%货币资金充足具备业务扩张基础条件 [8] 技术研发 - 建成行业首条全自动粉末喷涂线实现VOCs排放接近零的"油改粉"创新 [4] - 开发碳管理数字化平台通过碳足迹计量提升碳核算管理效率 [4] - 突破行业通用关键装备形成多项行业标准及专利并提炼多个人工智能算法模型 [7] 智能制造 - 激光切割设备采用316L不锈钢板材实现高精度绿色环保切割 [4] - 三维立体调整机提升封头与筒体装配安全及效率喷粉线数字孪生技术优化生产资源配置 [6] - 通过工业物联网平台建设驱动数据化决策模式发展 [7] 战略规划 - 推动从全球罐箱龙头向高端装备核心技术平台战略跃迁 [3] - 投资特罐绿色柔性灯塔工厂等绿色基础设施项目围绕"双碳"目标实施全链条减排 [5] - 围绕硬科技领域尤其是高端医疗设备开拓第二增长曲线 [8]
菏泽|菏泽以数字之力重塑产业新生态
大众日报· 2025-07-09 09:11
数字化转型案例 - 山东晟祥纺织通过智改数转实现降本增效 应用细纱工序单锭检测系统和粗纱自控系统 生产效率及纱线优等率均提高10%以上 [2] - 公司完成信息化系统建设 操作员可通过控制中心实时监控数万纱锭运行状态 实现从粗放管理到精细化控制的转型 [2] - 郓城县纺织行业在政策支持下加快智能化改造 企业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并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发展态势稳步向好 [2] 区域数字化战略 - 菏泽市全面落实数字化转型战略部署 加快推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产业能级跃升 [3] - 建成5G基站1.3万个 PON端口总量20.3万个(含万兆端口11.1万个) 跻身国家级"千兆城市" [4] - 8个园区获批"省级数字经济园区" 生物医药和输变电装备产业链入选省级"数字经济总部" [4] 基础设施与试点成果 - "产业大脑"建设稳步推进 3个省级试点和6个特色产业项目进入评审阶段 [4] - 培育203家数字经济"晨星工厂" 新申报133家 5家企业获评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 [4] - 上半年新获批2个省级数字化转型试点项目 认定11家市级智能工厂 推进72项智能化技改项目 [4] 平台生态建设 - 6个平台获批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累计获得省级财政奖补资金110万元 [5] -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接入企业1007家 标识注册量及解析量均突破120亿条 获省级奖补200万元 [5] - 平台在生物医药、石油化工等重点行业开展应用试点 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产业链信息共享 [5] 未来规划方向 - 深化企业调研并建立"一企一档" 联合服务商定制转型方案 [6] - 聚焦10条重点产业链打造示范项目 推行"小快轻准"产品试用模式 [6] - 推动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共建共享平台 加快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6]
江阴银行(002807) - 2025年7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08 17:38
江阴地区经济与产业情况 - 2024 年江阴 GDP 突破 5100 亿元,工业占比超 50%,位居全国县域经济前列 [2] -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升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服务业比重提升 [2] - 政府构建“345”现代产业体系,巩固三大支柱产业,主攻四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五大未来产业,推进“智改数转”和绿色转型 [2] 银行信贷投放方向 - 聚焦产业升级需求,支持传统企业智能化改造、节能设备更新及新兴产业链扩产与技术升级 [2][3] - 服务本地实体根基,倾斜资源给“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乡村振兴项目及普惠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应用和科创企业 [2][3] 2025 年一季度息差情况 - 一季度净息差收窄,受资产端收益率下行影响,包括市场利率下行和 LPR 调降、市场竞争加剧影响新发放贷款定价 [3] - 负债端通过优化存款结构、加强主动负债管理等措施推动成本下降,部分对冲资产端压力 [3] 全年息差走势判断 - 基于负债端优化成效释放、资产端结构优化与定价管理以及资产端定价压力边际缓解,全年息差走势有望逐步企稳 [3]
上海:支持软信业企业加快“智改数转”
快讯· 2025-07-07 09:57
行业支持政策 -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1] - 支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发展行业模型 [1] - 支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大模型厂商与在线新经济、金融、教育、医疗、文旅、工业等领域企业合作研发与应用行业模型 [1] - 对符合支持范围的项目投资给予最高不超过30%的资金补助 [1] 企业智能化转型 - 支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加快"智改数转" [1] - 支持企业通过模型编程、数据治理提升软件研发效率 [1] - 支持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应用软件、安全软件进行智能化技改 [1] - 对符合支持范围的项目投资给予最高不超过50%的资金补助 [1]
成都数字经济“新基座”:从算力奔跑到产业赋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30 18:14
数字经济基础设施 - 成都构建"算力、融合设施、数据要素"三位一体的数字基础设施新基座,成为催生新质生产力和赋能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1] - 数字基础设施重塑城市经济版图,通过"双千兆"网络、AI大模型和公共数据激活实现增长驱动 [1] 算力基础设施 - 成都天府数据中心集群作为国家"东数西算"核心节点,算力总规模达8754PFlops,其中国家超算成都中心运算速度达10亿亿次/秒 [4] - 人工智能算力规模6889PFlops,支撑"蓉城·熊猫"动物特征识别基础模型等应用 [4] - 2024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1079亿元,同比增长39%,实现核心产业规模与企业数量"双千突破" [4] - 成都高新区发放1亿元算力券与1亿元模型券,降低企业创新成本 [4] 融合基础设施 - 成都建成283家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成为"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 [5] - 工业互联网国家顶级节点标识注册量109.2亿条,车联网试验场拥有266个实车测试场景和上万个虚拟测试场景 [5] - 智慧蓉城市域物联感知中心接入2380万个终端,汇聚120亿条物联数据 [5] 数据要素市场 - 成都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开放3.19亿条数据,累计访问量619万人次 [9] - "蓉数公园"聚集261家数据商和服务机构,上架1050款数据产品,赋能二级数据商业务增长超14亿元 [9] - 《成都市数据条例》施行,推动数据要素市场规则清晰化 [9] 产业协同效应 - 数字基础设施协同形成高效网络,支撑制造业降本增效和新兴产业场景验证 [6] - 算力节点、工业互联网和数据要素市场共同释放对千行百业的乘数效应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