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Offshore Wind Power
icon
搜索文档
Ørsted sells 50% stake in Hornsea 3 offshore wind farm for $6.5bn
Yahoo Finance· 2025-11-04 18:55
Ørsted has agreed to sell a 50% equity stake in its 2.9GW Hornsea 3 offshore wind farm in the UK to funds managed by Apollo Global Management (Apollo Funds). The deal, valued at approximately DKr39bn ($6.5bn), will see Apollo acquire 50% of the project and commit to funding for the remaining construction costs. Under the agreement, Apollo will pay around DKr20bn upon closing, and the remaining consideration as the project achieves specific construction milestones. This initial payment includes DKr10bn f ...
KEPCO to acquire majority stake in Ireland’s Simply Blue Energy
Yahoo Finance· 2025-11-03 17:24
交易核心信息 - 关西电力通过其荷兰子公司KPIC Netherlands签署股份认购协议 收购爱尔兰Simply Blue Energy OSW的多数股权[1] - 此次投资是关西电力在欧洲的首次海上风电投资[1] - 被收购方SBE是Simply Blue集团的海上风电开发业务公司 主要在欧洲参与多个海上风电项目[1] 战略动机与协同效应 - 关西电力旨在通过此次合作提升其在海上风电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2][3] - 投资将加速SBE在欧洲及其他地区海上风电项目组合的增长[3] - 合作旨在共同推动海上风电开发 为实现碳中和社会做出贡献[3][4] 公司战略背景 - 作为关西电力集团2050年零碳愿景的一部分 公司目标到2040年在日本开发5吉瓦的新可再生能源容量 使其总容量达到9吉瓦[4] - 关西电力一直在通过参与国内外项目(包括浮式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来扩展其海上风电专业知识[2] - 公司在去年12月与Iberdrola签署协议 收购德国Windanker海上风电场的股份[5] 合作方观点 - Simply Blue集团联合创始人兼CEO表示 此次投资是关键里程碑 KEPCO的支持为其扩大运营和推进海上风电计划提供了所需的实力和资源[2] - 关西电力全球EX部门高管表示 与拥有开创精神和广泛专业知识的SBE合作感到荣幸[3]
海上风电如何突破“用海打架”困局?
中国能源网· 2025-04-28 14:47
海上风电发展现状 - 海上风电发展历程可追溯至20世纪末 欧洲是先行者 1991年建成全球首个海上风电场丹麦Vindeby项目 [2] - 我国海上风电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2007年首座1 5MW机组在渤海建成 2010年首个示范项目东海大桥102MW项目并网 [2] - 2021年江苏如东1100MW柔直示范项目全容量并网 2024年阳江三山岛2000MW项目获批 开创电网企业投资新模式 [2] 行业发展趋势 - 呈现规模化 深远海化 技术先进化趋势 单场装机从百兆瓦级向吉瓦级迈进 [3] - 开发区域从近海向深远海延伸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因远距离大容量优势成为主流选择 [3] - 阳江三山岛项目需建设±500千伏海上换流站 直流海底电缆超100公里 体现工程规模扩大特征 [3] 用海管理政策 - 自然资源部2024年12月印发《通知》 要求统筹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推动从粗放式扩张转向精细化管控 [1] - 明确空间布局要求 新增项目应在离岸30千米或水深超30米海域 近岸区域需满足10千米离岸或10米水深条件 [5] - 鼓励"风电+"复合开发模式 通过养殖 光伏 制氢等提高海域利用率 要求优化审批流程并加强生态监管 [6][7] 行业面临矛盾 - 空间布局矛盾:近海资源紧张与深远海开发成本高形成冲突 技术经济性压制企业投资意愿 [5] - 资源利用矛盾:单一功能用海效率低 但跨行业协调机制不完善 "风电+养殖"等新模式易引发权属争议 [6] - 审批效率矛盾:多部门审批流程冗长 需建立"一次性评估"机制 地方执行细则尚未完全落地 [6] - 生态保护矛盾:电缆敷设和风机建设干扰生态系统 需采取原地修复和低影响施工方式 [7] 发展建议 - 空间优化:推动多规合一 实施深远海专项补贴或海域使用金减免 [8] - 模式创新:成立海洋经济联合体 建立"风电+"示范应用基础 完善立体用海机制 [8] - 审批改革:搭建数字化平台实现"一网通办" 推行跨部门联合审批模式 [9] - 生态补偿:研究市场化赔偿机制 建立长期监测体系 采用卫星遥感与AI技术动态评估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