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

搜索文档
中国出版: 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20:0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94%至20.98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14.89%至1.33亿元,主要受图书零售市场整体承压及渠道分化影响[2][3] - 公司坚持挺拔出版主业,持续推进主题出版、重大文化工程及融合出版转型,但短期财务表现受行业周期性波动及成本结构变化影响[3][6][7]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0.98亿元,同比减少14.94%;营业成本14.20亿元,同比减少17.73%,成本降幅大于收入降幅[2] - 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同比下降14.89%;扣非净利润0.69亿元,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来自政府补助等专项收益[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50亿元,同比改善10.8%;货币资金29.01亿元,较期初增长47.89%[2][1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7%,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基本每股收益0.0698元[2] 行业环境 - 2025年1-6月全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同比微增0.73%,实洋同比下降0.31%,呈现高开低走趋势[3] - 内容电商渠道增速显著放缓(6月码洋增速降至3.71%),平台电商、垂直电商及实体店渠道码洋均为负增长[3] - 政策层面持续推进文化数字化战略,出版融合发展工程与《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形成政策合力[3] 业务进展 - 主题出版聚焦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推出《胜利与和平》等系列重点图书[3] - 重大文化工程包括《复兴文库》第四、五编审校、《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已出版29卷)及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5] - 版权输出458项,引进470项;《习近平扶贫故事》累计出版13种文版,3家子公司获评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7] - 融合出版取得进展:中华书局建成《佛教文献典籍数据库》、三联书店中读项目入选出版融合发展重点项目[7] 核心竞争力 - 品牌优势:拥有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7家百年品牌出版社,零售市场实洋占有率保持全国第一[7][8] - 资源与规模优势:内容资源覆盖文学、古籍、学术等领域,控股股东中国出版集团连续17年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6][8] - 人才体系:通过"三个一百"人才培训、编辑训练营等机制强化专业队伍建设[9] 子公司表现 - 人民文学出版社营收3.54亿元,净利润0.60亿元;美术总社营收1.48亿元,净利润0.26亿元[11] - 商务印书馆营收2.46亿元,净亏损0.18亿元;中华书局营收1.37亿元,净亏损0.01亿元;大百科净亏损0.15亿元[11] 资产与资金状况 - 总资产160.43亿元,较期初下降0.37%;交易性金融资产16.76亿元,较期初减少34.14%[10] - 固定资产增长54.09%至11.58亿元,主要因中国出版国际交流中心项目投入运营[10] - 募集资金使用进度100.01%,主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数字化转型项目[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