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复兴文库》
icon
搜索文档
盛世修典赓续文脉 中华典籍整理出版工程取得重大进展
央视新闻· 2025-10-18 15:57
中华典籍整理出版工程总体进展 - "十四五"期间中华典籍整理出版工程取得重大进展 [1] 《复兴文库》项目 - 项目精选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关的重要文献 [1] - 文献按历史进程分为五编 全景式记述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中华优秀儿女为实现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而不懈求索 百折不挠的历史足迹 [1] - 项目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 思想源流和文化脉络 [1]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 - 项目为12000余件套中国古代画作建立起精准的数字化档案 [3] - 先后编纂出版《先秦汉唐画全集》《宋画全集》《元画全集》《明画全集》《清画全集》共64卷244册 [3] 《儒藏》项目 - 工程使我国第一次拥有了最齐备和完整的儒家思想文化著书的总汇 [4] - "精华编"中国部分282册全部整理并完成出版 总字数近2亿 [4] - 全本的编纂已于2023年启动 [4]
众多名家亮相,3万余平方米展区开启全民阅读盛宴 在书香中,读懂四川的安逸与活力
四川日报· 2025-10-18 09:41
书展活动概览 - 2025天府书展暨第十三届全国出版物馆配馆建交易会正式开幕,主题为“书香满天府 安逸读四川” [1] - 书展主展场设于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1至3号馆,展览面积达3万余平方米 [3] - 书展期间同步启动首届“天府文学周”并举办“一带一路”出版合作交流研讨会 [1] 行业参与规模 - 书展汇聚全国近600家出版单位参展 [3] - 年度主宾团山东出版集团携9家出版单位带来1300余种鲁版好书 [4] - 永久主宾团中国出版集团组织23家出版单位,携4000余种精品图书亮相 [4] 内容与文化交流 - 书展吸引阿来、徐则臣、杨红樱等百余名作家、文化名人参与线上线下互动活动 [3] - 设立法兰克福书展图书区等特色展区,新增银发阅读区,拓展办展内涵 [3] - 通过“书香七进”活动推动阅读进社区、校园,成都读书月同步开展千余场活动 [5] 创新与融合出版 - 书展创新办展模式,线上线下联动,线上云世界主展场策划话题挑战赛、达人直播大赛等活动 [5] - “AI伴我学”系列融合出版项目在书展期间正式发布 [1] 社会影响与推广 - 书展聘请6名来自科研、文学、国际交流等不同领域的代表担任阅读形象大使,推广全民阅读 [4] - 活动获得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肯定,认为书展兼具格局高度与民生温度 [3]
在书香中,读懂四川的安逸与活力
四川日报· 2025-10-18 03:51
书展活动与发布 - 2025年度桂冠童书“百强名单”在书展发布 [1] - 首届“天府文学周”依托书展平台正式启动 [1] - “一带一路”出版合作交流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1] - “AI伴我学”系列融合出版项目在书展正式发布 [1] - 多场新书发布会及图书分享会同步举行 包括《刀锋刻史——李少言抗战版画艺术》分享会和《1932—1945年日本生物战部队在中国进行的医学人体实验》中英文版首发式 [1] 书展规模与参与 - 书展主展场设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1号 2号及3号馆 展览面积达3万余平方米 [2] - 书展汇聚全国近600家出版单位 [2] - 书展邀请阿来 徐则臣 杨红樱等百余名作家及文化名人参与 [2] - 年度主宾团山东出版集团携9家单位1300余种鲁版好书参展 [3] - 永久主宾团中国出版集团组织23家出版单位携4000余种精品图书亮相 [4] 办展特色与创新 - 书展创新办展模式 新增银发阅读区等特色展区并首次设立法兰克福书展图书区 [2] - 书展兼顾线上线下联动 线上云世界主展场策划话题挑战赛及达人直播大赛等活动 [4] - 线下以“书香七进”为抓手推动阅读活动进社区及校园 并同步开展“成都读书月”千余场活动 [4] - 书展举办阅读形象大使聘书颁发仪式 6名来自不同领域的代表受聘以多元视角拓展阅读边界 [4]
一部二十世纪中国史,也是一部民族奋斗史(书里书外)
人民日报· 2025-09-12 06:21
作者背景与著作出版 - 金冲及为新中国第一代中国近代史研究学者 自上世纪50年代初从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留校后讲授近代史长达12年 [3] - 曾与胡绳武教授合作研究辛亥革命 四卷本《辛亥革命史稿》于1991年出版完成 [3] - 80年代调至中央文献研究室后主编《毛泽东传》《周恩来传》《刘少奇传》《朱德传》《陈云传》等传记 [3] - 90年代起参与机要事务并承担中央文件起草工作 成为改革开放重要见证者 [3] -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于2005年作者75岁离休后动笔写作 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增订版 [2][3] 历史研究方法论 - 提出当代人研究当代史存在时代局限性 因重大事件决策影响需时间沉淀 史料需持续发掘 认识需随环境变化更新 [4] - 强调后人研究前史亦存在局限性 因历史现场的时代氛围与社会心理缺乏完整档案记载 后人易用后见之明产生主观臆断 [4] - 主张将亲身经历的时代通过理性研究写出 视为不可推脱的历史责任 认为不存在"千古定论" 每代人需承担自身责任 [5] 著作核心史观与内容 - 采用"世纪史观"取代传统"朝代史观" 强调晚清 民国 新中国的阶段性与历史延续性 [6] - 提出20世纪中国经历三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结束两千年封建君主专制 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改革开放推进现代化 [6] - 以"民族复兴史观"为全书灵魂 明确贯穿主题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6] - 通过百万字篇幅分析中华民族百年历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突出"探索中前进"为理解历史的关键特点 [6][7] - 以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等史实为基础 强调从屈辱历史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时代跨越 [6] 学术传承与使命 - 作者在年近80高龄完成著作 10年后担任《复兴文库》总主编 体现第一代史学工作者的使命责任 [7] - 承认著作存在不足 强调后人需从新视角作出新解释 视为后继者的不可推卸责任 [7]
中国出版: 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20:0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94%至20.98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14.89%至1.33亿元,主要受图书零售市场整体承压及渠道分化影响[2][3] - 公司坚持挺拔出版主业,持续推进主题出版、重大文化工程及融合出版转型,但短期财务表现受行业周期性波动及成本结构变化影响[3][6][7]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0.98亿元,同比减少14.94%;营业成本14.20亿元,同比减少17.73%,成本降幅大于收入降幅[2] - 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同比下降14.89%;扣非净利润0.69亿元,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来自政府补助等专项收益[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50亿元,同比改善10.8%;货币资金29.01亿元,较期初增长47.89%[2][1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7%,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基本每股收益0.0698元[2] 行业环境 - 2025年1-6月全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同比微增0.73%,实洋同比下降0.31%,呈现高开低走趋势[3] - 内容电商渠道增速显著放缓(6月码洋增速降至3.71%),平台电商、垂直电商及实体店渠道码洋均为负增长[3] - 政策层面持续推进文化数字化战略,出版融合发展工程与《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形成政策合力[3] 业务进展 - 主题出版聚焦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推出《胜利与和平》等系列重点图书[3] - 重大文化工程包括《复兴文库》第四、五编审校、《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已出版29卷)及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5] - 版权输出458项,引进470项;《习近平扶贫故事》累计出版13种文版,3家子公司获评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7] - 融合出版取得进展:中华书局建成《佛教文献典籍数据库》、三联书店中读项目入选出版融合发展重点项目[7] 核心竞争力 - 品牌优势:拥有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7家百年品牌出版社,零售市场实洋占有率保持全国第一[7][8] - 资源与规模优势:内容资源覆盖文学、古籍、学术等领域,控股股东中国出版集团连续17年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6][8] - 人才体系:通过"三个一百"人才培训、编辑训练营等机制强化专业队伍建设[9] 子公司表现 - 人民文学出版社营收3.54亿元,净利润0.60亿元;美术总社营收1.48亿元,净利润0.26亿元[11] - 商务印书馆营收2.46亿元,净亏损0.18亿元;中华书局营收1.37亿元,净亏损0.01亿元;大百科净亏损0.15亿元[11] 资产与资金状况 - 总资产160.43亿元,较期初下降0.37%;交易性金融资产16.76亿元,较期初减少34.14%[10] - 固定资产增长54.09%至11.58亿元,主要因中国出版国际交流中心项目投入运营[10] - 募集资金使用进度100.01%,主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数字化转型项目[18][19]
2025上海书展来了:文体商旅融合,打造夏日文化消费盛宴
新浪财经· 2025-08-06 15:22
活动概况 - 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将于8月13日至19日举办 [1] - 首次设立福州路上海书城"双主场"及浙江乌镇分会场 [1][13] - 推出阅界夜市、古埃及文明展跨界联动等多元体验活动 [1][16] 主宾省湖南参展内容 - 湖南出版集团携12家单位参展 展示超4000种精品图书及29场活动 [4] - 展区集中四大类出版物:主题图书、获奖图书、重大工程类及重点新书 [4] - 包括《湖湘文库》续编61册 整体工程达1000册湖湘文化保护传承 [4] - 推出50余种湘绣陶瓷等文创 并开展折扣打卡包邮等福利活动 [5] 出版集团参展规模 - 中国出版集团组织23家机构带来近4000种约48000册图书 [7] - 包括《复兴文库》《中国大百科全书》等重大项目及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出版物 [7] - 策划70余场文化活动 首次设置文创展销专区及四川德格县帮扶展区 [8] -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呈现近万种图书含2000多种新书 举办近300场活动 [8] - 聚焦七天七主题 涵盖社科文化数智艺术文学教育科技等领域 [8] 双主场上海书城亮点 - 福州路书城作为双主场之一 组织50家出版机构展销超12万种图书 [10] - 其中特惠品种约3万种 文创市集汇聚近3500种六大品类精品 [10] - 开展44场文化活动 包括动物科普戏曲名家演绎及社科大师主题展 [12] - 推出阅文IP展VR体验展古建壁画展及盗墓笔记稻米节等跨界活动 [12] 乌镇分会场特色 - 首次在浙江乌镇设分会场 以"枕水慢读"为主题结合水乡场景 [13] - 邀请爱尔兰英国墨西哥等国作家探讨跨文化议题 [13] - 联合哔哩哔哩阅文集团等打造数字听书墙IP快闪及露天影院 [13] - 凭书展门票可兑换免费畅游乌镇西栅福利 [13] 文创与联动活动 - 上海图书公司设敦煌主题展区 译文出版社推莎士比亚限定礼盒等文创 [9] - 阅界夜市8月13-18日开放 汇聚文创手作轻食及童趣游戏 [14] - 联合上海博物馆推出书展读者半价购古埃及展午夜场门票 [16] - 凭图书消费满额可换领古埃及展日场赠票每日50张 [16] 票务与惠民措施 - 上海展览中心会场40万张门票已于7月31日开售 [17] - 书城会场免票开放 抖音美团平台每日发放满50减20等惠民阅读券 [17] - 推出15元地铁联票99元文具联票128元插画联票及199-399元多景点畅游卡 [16]
一年一度 在上海来场“精神赶集” 在这里阅读的不仅是一本本好书 更是上海这部“大书”
解放日报· 2025-07-17 09:47
上海书展概况 - 上海书展是年度重要文化盛事,已成为城市阅读乐事和文化标志[1] - 2025年书展首次采用"双主场"模式,新增46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为分会场[2] - 主会场上海展览中心设置8大活动区域,包含主题展区、主宾省展销区等五大展销板块[2] 活动创新与特色 - 重点打造"首发""首展""首签"活动,包括重点图书推荐会、名家讲座等特色项目[2] - 新增文创产品展销和"阅界夜市",利用户外空间延长营业时间[2] - 上海书城会场设置5大活动区域,推出阅文IP主题展和3条非遗旅游线路[2] 参展出版物亮点 - 中国出版集团推出《复兴文库》等重大主题出版物及《古代汉语词典(第3版)》等工具书[3] - 主宾省湖南展区带来《毛泽东文谭》等红色主题图书及《何以汉服》等文化类新书[3] - 世纪出版集团重点展示《极简上海志》《上海抗日战争史》等地方特色出版物[4] 分会场特色活动 - 16个行政区推出差异化活动:浦东"品书香、愈时光"、黄浦"古典遇古籍"主题[5] - 特色分会场包括静安"声音书店"、徐汇"寻光之夜"嘉年华、杨浦"全国知识博主大会"[5][6] - 郊区活动突出地域特色:青浦"阅江南"文献展、崇明"书香瀛洲"名家海岛行[6] 跨界融合趋势 - 实现"不止于书"的多元形态,结合旅游线路(3条非遗路线)、夜间经济(阅界夜市)[2][5] - 融合数字内容(阅文IP展)、非遗体验、艺术活动(云堡未来市艺术城活动)等元素[2][6]
以书会友 推动交流互鉴
人民日报· 2025-06-23 06:10
展会概况 - 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吸引80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余家展商参展,展出22万种精品图书 [1] - 展会达成中外版权贸易协议(含意向)2826项,其中版权输出1955项,引进753项 [1] - 11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万人次入场参观 [1] 精品出版物展示 - 主题图书区展示《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重要著作 [2] - 《习近平扶贫故事》已出版13个外文版本,包括波斯文版及泰文版 [2]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与埃及希克迈特集团签署《中国方案:全球治理与国际合作》阿拉伯文版版权协议 [2] - 新增"世界文化遗产图书"和"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专题展区,展示《伟大的中国大运河》等图书 [2] - 精品出版物展集中展示2400余种精品图书、期刊 [3] 数字技术与出版融合 - 人工智能在出版流程中广泛应用,从自动校对到内容生成 [4] - 中国作家馆推出数字化"中国文学地图",串联1148个文学地标 [4] - 浙江省作协建设中国新时代文学大数据中心,提升文学研究能力 [4] - 武汉理工数字传播工程公司推出"一书一模型"交互式阅读体验,可生成思维导图、播客等 [5] - 人工智能故事玩偶"鸡飞飞"具备互动问答、游戏功能,辅助儿童阅读 [5] 国际合作与版权输出 - 马来西亚主宾国展区展示古籍复刻本、《红楼梦》马来语版手稿等 [6] - 大象出版社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科学院签署《中国计量史》版权输出协议 [7] - 学术馆配区展示1万余种优秀进口出版物 [7] - 阅文集团已有6800部中国网文、1700部漫画、12部动画在海外传播,培养46万名海外作家 [8] - 展会新增智利、塞浦路斯、白俄罗斯等9个国家参展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