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亦吾亦舞》
icon
搜索文档
朱丽叶·比诺什:生而为人,而非演员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04 06:09
首当导演 - 朱丽叶·比诺什推出导演首作《亦吾亦舞》,该片以纪录片形式呈现其2007年与英国现代舞大师阿库·汉姆共同创作的舞剧《我之深处》的台前幕后过程[3][4] - 影片素材拍摄于2007年前后,原始影像长达170小时,经过与3位剪辑师合作,第一版剪辑出9小时,最终通过选取200张关键图片钉在墙板上的方式确定影片结构[5] - 创作过程以剪辑为主,比诺什坦言"从头到尾都是折磨",长时间剪辑导致腰背部疼痛,但她也承认创作中有胜利时刻,例如发现某两段场景衔接浑然天成[6] 喜爱中国 - 比诺什高度重视中国市场,将《亦吾亦舞》的亚洲首映放在北京,并积极参与2025北京文化论坛中法影像对话系列活动[3][9] - 她对中国文化有深厚兴趣,从12岁起就向往中国,痴迷中医、阴阳学说、老子庄子哲学和中国古诗,认为中国文化强调精神与身体的统一非常有道理[9][10] - 她与中国电影人合作密切,曾与侯孝贤合作《红气球之旅》,评价侯导的工作方式具有"道家学说精神",与贾樟柯、姜文等导演保持友好关系,并称赞贾樟柯是中国时代的记录者[10][11] - 在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她作为评委会主席力排众议为中国青年导演毕赣的新作《狂野时代》争取到特别奖,盛赞影片技法丰富、运镜复杂、想象力独特[12] 表演之道 - 比诺什以其深刻的心理刻画和专业精神著称,为角色投入极深,例如拍摄《新桥恋人》时真实露宿街头体验流浪生活[13] - 她区分"创作"和"存在"的表演状态,认为演员应追求"存在",让角色生命经由演员而呈现,内在挣扎对演员最为重要[13] - 她认为电影艺术不应仅以市场回报为评价标准,"票房低的电影不一定不是精品",强调创作者应专注于精品创作,并批评手机短视频时代扼杀了电影院和人的某种本质[15] 合作导演 - 比诺什职业生涯与众多顶级导演合作,包括让-吕克·戈达尔、基耶斯洛夫斯基、侯孝贤、是枝裕和等,能精准理解并呈现不同导演的美学和哲学思考[15][16] - 她分享合作导演的不同风格:迈克尔·哈内克准备充分但喜欢惊喜,基耶斯洛夫斯基严格按剧本但可沟通,阿巴斯注重电影节奏[16] - 在选片上她坚持艺术价值优先,曾拒绝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而选择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蓝白红三部曲之蓝》,选片时注重直觉、主题探索和导演欣赏度[17][18] 艺术跨界 - 比诺什积极涉足多种艺术形式,包括舞蹈、绘画、声乐、文学等,43岁时从未接触舞蹈却勇敢完成现代舞剧《我之深处》的创作和巡演[4][21] - 2009年出版书籍《眼中的肖像》,为她合作过的29位导演绘制水彩肖像画并配诗,展现其绘画才华和艺术激情[22] - 2018年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主演音乐戏剧《生如夏花——致香颂女王芭芭拉》,从原计划3首歌增加到演唱15首法语香颂,为此花费两三个月学习声乐[22][23] - 她认为生活比职业更广阔,不局限于演员身份,持续探索未知领域,相信"一切皆有可能",强调跨界尝试需要时间投入[24]
朱丽叶·比诺什亮相北京,现场喊话中国导演毕赣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6 15:50
2025北京文化论坛中法影像对话活动 - 活动于本周在北京圆满闭幕,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重磅嘉宾,包括法国国际电影明星朱丽叶·比诺什 [1] - 活动为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和中法建交61周年而特别策划,旨在深化中法电影文化互鉴,推动创作理念融合 [11] - 活动包含高端对话、艺术展映和学术交流等形式 [11] 活动参与阵容 - 中方代表阵容强大,汇聚导演乌尔善、薛晓路,演员刘烨、刘敏涛、冯绍峰、窦骁,电影音乐家蒙柯卓兰,制片人宁宁,学者尹鸿、董强、陈刚等电影、文化与学术领域代表 [13] - 法方代表团阵容豪华,由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领衔,包括国际电影大师让-雅克·阿诺、著名女演员朱丽叶·比诺什、卓别林电影家族成员卡门·卓别林与乌玛·卓别林等 [14] 朱丽叶·比诺什的职业生涯与成就 - 朱丽叶·比诺什是世界影坛享有盛誉的演员,职业生涯跨越四十余年,以深邃演技和对角色的深刻洞察力闻名 [3] - 她是基耶斯洛夫斯基《蓝白红三部曲》的主演,并凭借《蓝》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演员 [4] - 凭借《英国病人》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和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配角 [6] - 凭借《合法副本》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成为影史首位包揽戛纳、柏林、威尼斯三大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大满贯的演员 [7][19] - 其他代表作包括《新桥恋人》、《布拉格之恋》等 [9] 朱丽叶·比诺什的新作《亦吾亦舞》 - 比诺什自导自演的电影《亦吾亦舞》于9月19日亮相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并将其亚洲首映放在北京,显示出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16] - 影片以纪录片形式呈现了2007年比诺什与编舞家阿库·汉姆共同创作舞剧《我之深处》及全球巡演的全过程,通过电影语言重构台前幕后的创作过程 [17] - 影片素材拍摄于2007年前后,由比诺什的妹妹记录,原始影像长达170小时,经过与3位剪辑师合作,第一版剪出9小时,最终通过挑选200张关键图片来构建影片结构 [21] 朱丽叶·比诺什对电影艺术的观点 - 对于电影的未来,比诺什认为市场回报只是一种评价标准,票房低的电影不一定不是精品,创作者应专注于创作精品,传递独特的思想和表达 [29] - 她建议年轻创作者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倾听内心的声音,关注最独特的感受,在迷失中找到方向,在挣扎中重获力量 [29] - 谈及片中舞蹈展现的亲密关系,她认为建立长久的爱情需要强大或成熟的智慧,要为彼此创造空间,容忍甚至喜欢上彼此的不同,包容不完美 [24] 朱丽叶·比诺什与中国的联系及合作展望 - 比诺什多次造访北京,表示每次来中国都仿佛“回到了纯真的孩子一般”,满怀好奇心地探索中国社会与文化,并期待未来继续参与中法电影文化交流 [26][11] - 在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她担任主竞赛单元评委会主席,并为中国青年导演毕赣的《狂野时代》颁发特别奖,称赞其影片技法丰富、运镜复杂、充满独特想象力,精美得像手工艺品 [27] - 她表现出极大的期待,表示非常乐意与毕赣合作完成一部电影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