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当敌人搜山的时候》
icon
搜索文档
木刻烽火
人民日报· 2025-08-01 06:22
《战争》组画之《牺牲》木刻版画。 《被法西斯炸伤的孩子》铜版画。 《当敌人搜山的时候》木刻版画。 1935年,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李桦创作了《怒吼吧!中国》。作品刻画了一个被捆绑蒙眼的青年壮士 奋力挣扎怒吼的形象。李桦运用粗犷而坚定的木刻圆口刀与阳刻技法,展示出人物紧绷的肌肉和绳索。 壮士将手伸向一把匕首,一旦拿到手中便可斩断一切束缚的绳索,这一场面既象征民族危亡的困境,又 体现人民抗争的决心,极具视觉震撼力。 全面抗战爆发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成为木刻创作中心。彦涵在这一时期创作了大量反映敌后军民英勇 斗争的作品,其代表作《当敌人搜山的时候》,生动描绘了山区百姓在战壕中奋力托举八路军战士抵抗 敌军的惊险场景。艺术家以奔放的刀法,刻画出紧张有力的人物动态,深刻表现了危难时刻军民同仇敌 忾的顽强意志。在物资匮乏的时代,这种"顷刻能办"的艺术形式,展现出惊人的传播力。艺术家全程掌 控画稿、刻版、拓印过程,使木刻成为兼具表现力和战斗性的作品。 《"九一八"日军侵占沈阳城》木刻版画。 《奥吉纳姆》铜版蚀刻。 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的"和平颂"美术作品展于7月19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此次展览以中国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