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

搜索文档
力与美的融合
人民日报· 2025-09-14 05:50
体育和艺术的渊源由来已久。先秦"六艺"中有射、御和书,古希腊则尊崇"自由七艺"和体育竞技, 对"力与美"的追求深深刻进人类的骨子里。如今,体育美术成为诠释运动之美、弘扬体育精神的尤佳载 体。正在北京奥运博物馆展出的"艺蕴双奥——全国体育美术作品展",汇聚经典与新创作品百余件,为 今天的体育美术创作提供启示。 体育美术佳作应超越一般意义上的视觉再现,赋予体育运动以历史性、象征性价值,彰显时代的精神气 象。1983年9月,中国女子竞走运动员徐永久在挪威卑尔根举办的第三届世界杯竞走赛上赢得冠军,成 为中国首位田径世界冠军。有感于此,田金铎于1985年创作了雕塑《走向世界》。这是一件极具时代审 美的作品:女子竞走运动员矫健的身形、昂首阔步的姿态,恰如其分地融合了女性的人体美和竞走的运 动美,展现了自信自强的精气神。 随着中国体育健儿不断在国际体育赛事上取得优异成绩,世界看到了拼搏的中国,体育成为向世界展示 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也进一步带动了体育美术创作。诸如1984年徐启雄创作的中国画《决战之前》、 1989年俞畅创作的雕塑《挑战》、1990年黎明创作的雕塑《崛起》等,它们与《走向世界》一样,将中 华民族精神熔铸于创 ...
从美苏到美俄,“太空电影竞赛”持续百年
环球时报· 2025-09-06 06:49
苏联早期太空电影发展 - 1924年苏联首部科幻电影《火星女王艾莉塔》上映 讲述工程师前往火星营救女王的故事 影片被称赞为充满想象力 [1] - 1936年《宇宙旅行记》大胆设想1946年苏联载人登陆月球 [1] - 1957年后苏联太空电影转向硬科幻方向 代表作《通向星际的道路》以科罗廖夫为原型 预言人类征服太空蓝图包括近地轨道航行 载人登月 空间站建设和火星舰队 [2] - 1959年《天空的呼唤》描绘登陆火星 1961年《风暴星球》讲述向金星派遣科考队 [2] 美国早期太空电影特点 - 1951年《地球停转之日》代表美国偏重星际冲突的软科幻题材 反映冷战时期太空竞争焦虑 [3] - 1968年NASA支持拍摄《2001太空漫游》追求科学可信度 从全人类视角探讨未来命运 [3] - 1977年《星球大战》取得口碑票房双重成功 催生太空电影热潮 [4] - 1979年《异形》主打太空恐怖题材 《星际迷航》呈现理想主义太空冒险 三大IP证明题材包容性 [4] 美苏太空电影风格转变 - 苏联在登月竞赛失败后转向人类本性探讨 1972年《飞向太空》质疑盲目宇宙探索意义 [4] - 冷战结束后美国推出太空灾难片类型 1998年《天地大冲撞》和《绝世天劫》均以炸毁彗星为解决方案 反映技术乐观心态 [4] - 近年来好莱坞电影如《地心引力》《火星救援》《星际穿越》均获NASA专业指导 [5] 真实事件改编太空电影 - 1995年美国《阿波罗13号》改编自1970年真实探月意外事件 获1996年奥斯卡最佳剪辑奖 [5][6] - 2017年俄罗斯《太空救援》取材1987年苏联宇航员拯救礼炮七号空间站事件 [6] - 同年《天际行者》还原1965年苏联宇航员首次太空行走历程 被航天爱好者誉为最真实太空电影系列 [6] 太空实拍电影竞争 - 好莱坞制片人计划拍摄《我看见你》宣称85%镜头在地球大气层外实拍 [6] - 汤姆·克鲁斯2022年计划赴国际空间站拍摄 但无新进展 [7] - 俄罗斯2023年通过《挑战》完成人类首部太空实拍电影 导演和女主角在国际空间站12天拍摄 带回5小时素材 最终35分钟用于成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