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星球大战》
icon
搜索文档
好莱坞巨头打响AI版权战
北京商报· 2025-06-12 22:43
核心观点 - 迪士尼和环球影业对Midjourney提起版权诉讼,指控其生成图像侵犯了公司旗下经典角色的版权 [2][3] - 诉讼旨在建立AI使用许可机制,要求平台为使用数据支付合理授权费用 [3] - 版权纠纷涉及AI生成内容的法律认定问题,目前仍基于传统著作权框架评判 [7][8] 诉讼背景 - 迪士尼和环球影业在诉状中提供了Midjourney生成图像与原版影视素材的对照示例,指出生成图像与经典角色极为相似 [3] - Midjourney被指控利用版权库生成并传播未经授权的副本,包括《星球大战》《小黄人》等作品中的角色 [3] - 公司强调Midjourney未采取技术措施遏制侵权,且忽视"停止侵权"要求 [3] 公司立场 - 迪士尼高管表示AI公司的侵权行为与传统盗版无异,不会因技术性质减轻侵权责任 [3] - 环球影业称本案是对版权的公然侵犯,无论使用何种技术 [3] - 两家公司希望通过判例逐步建立AI使用许可机制,保护内容创造者和影视从业者 [3] 财务数据 - 迪士尼2025财年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7%至236.21亿美元,归母净利润32.75亿美元 [4] - 迪士尼娱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4%至21.46亿美元 [4] - 环球影业母公司康卡斯特一季度营收298.87亿美元,净利润33.75亿美元,两项数据同比下滑 [4] Midjourney情况 - Midjourney是"文生图"赛道头部企业,2024年付费订阅服务收入达3亿美元 [4] - 公司创始人大卫·霍尔兹承认数据库通过"大规模网络抓取"建立,难以追踪图片来源 [5] 行业现状 - 大型内容公司与AI公司版权纠纷频发,包括《纽约时报》起诉OpenAI和微软 [6] - 音乐领域环球音乐集团禁止AI生成模仿音乐家风格的作品 [6] - 图像领域StabilityAI等公司遭到Getty Images诉讼 [6] 法律挑战 - AI版权纠纷需判定机器行为如何认定及机器作品创造性问题,与传统诉讼有本质不同 [7] - 目前AI著作权判定尚未形成主流标准,仍基于传统著作权框架 [7] - AI生成内容若与数据库构成实质性相似,被认定为作品的可能性大幅降低 [8] 技术困境 - 版权技术和管理无法应对AI自动抓取,图像中缺乏版权元数据和注册表 [8] - AI模型非法律适格主体,但使用者可能承担著作权责任 [8] - 科技公司需把控训练材料版权问题,并对用户尽到审查义务 [9]
迪士尼联合环球影业起诉生成式AI企业Midjourney
南方都市报· 2025-06-12 22:03
诉讼事件 - 迪士尼与环球影业正式起诉AI图像生成商Midjourney侵犯版权 [2] - 这是好莱坞巨头首次对生成式AI企业发起法律战 [4] - 诉状长达110页,指控Midjourney通过盗用海量影视作品训练AI [4] 侵权内容 - Midjourney生成了超过20部影视IP的侵权内容,包括《星球大战》黑武士、《神偷奶爸》小黄人等 [6] - 输入"迪士尼风格""漫威风格"等指令可生成侵权图像 [6] - 侵权角色横跨半个世纪影视史,从1977年《星球大战》到2023年新作形象 [10] 公司情况 - Midjourney成立于2021年,总部位于旧金山 [10] - 2023年营收飙升至3亿美元(约22亿元人民币) [10] - 用户量达数千万,订阅服务月费10至120美元不等 [10] - 团队不足12人,自称"独立研究实验室" [11] 行业影响 - 美国影视产业年薪资规模达2290亿美元(约1.66万亿元人民币),支撑230万个就业岗位 [10] - 本案被视为生成式AI侵权争议的里程碑事件 [10] - 好莱坞对AI技术持矛盾态度,2023年演员工会曾因AI威胁问题发起罢工 [13]
迪士尼和环球影业起诉AI公司
中国新闻网· 2025-06-12 10:17
核心观点 - 迪士尼与环球影业对AI图像生成企业Midjourney提起版权诉讼,指控其未经授权使用两家公司旗下知名角色进行AI图像生成 [2][4] - 诉讼指控Midjourney存在两项侵权行为:利用知识产权训练AI模型和生成包含知名角色的侵权图像 [4] - 这是好莱坞电影制片厂与AI企业之间的首起重大法律诉讼 [4] 诉讼内容 - 迪士尼和环球影业向加州联邦法院提交诉状,称Midjourney的行为是"无底线的抄袭" [4] - 涉及侵权角色包括《冰雪奇缘》中的艾莎公主、小黄人和《星球大战》中的达斯·维德等 [2] 公司回应 - Midjourney未立即对诉讼作出回应 [4] - 在2023年的一起诉讼中,Midjourney曾抗辩称AI生成的每张图像仅为模型训练数据中的"微不足道片段" [4] - 迪士尼高级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法务合规官古铁雷斯声明称盗版行为不会因侵权方是AI公司而改变其违法本质 [4] 行业背景 - Midjourney是当前受欢迎的AI图像生成器之一,能在数秒内根据文本提示生成对应图像 [2] - 迪士尼对AI技术前景持乐观态度,但强调需尊重知识产权 [4]
今年后劲最大的美剧,没有下一季了
虎嗅· 2025-05-29 21:04
星战IP衍生作品表现 - 《安多》第二季豆瓣评分达9.0分,IMDb单集创历史纪录9.5分,"烂番茄"新鲜度98% [1][1] - 围绕正传角色的衍生作《游侠索罗》《欧比旺》《阿索卡》反响平平,外传性质的《曼达洛人》《安多》成为当代星战代表作 [5][5] - 后传三部曲(第七至九部)遭遇"灾难级"口碑崩坏,促使卢卡斯影业和迪士尼调整衍生内容策略 [4][4] 内容创作突破 - 《安多》摒弃光剑、原力等传统元素,以现实主义战争叙事和群像刻画重塑星战风格,被类比为《沙丘》《基地》级别的严肃科幻 [6][9][11] - 采用"二手未来"视觉美学,融合老式阴极射线管与全息投影技术,强化复古未来主义真实感 [24][25] - 编剧托尼·吉尔罗伊将政治惊悚片框架植入星战IP,参考其《谍影重重》系列革新动作电影的经验 [36][37] 叙事与世界观构建 - 详细描绘银河帝国统治机制:工业星球起义反映社会矛盾,监狱系统体现技术异化与绩效暴力 [27][28][29] - 起义军资金来源与政治博弈成为主线,议员蒙·莫斯玛通过基金会周旋权贵,展现革命代价 [16][17][20] - 情报头目卢森·雷尔角色颠覆传统,体现起义军"黑暗面",引发对抗暴力与体制异化的哲学探讨 [22][23] IP开发策略启示 - 现实主义叙事填补星战空白:《侠盗一号》《安多》通过无名英雄视角解构宏大史诗,获得超正传人气 [7][8][14] - 避免过度依赖粉丝情怀,后传三部曲因重复炸死星、光剑对决等套路引发审美疲劳 [31][38] - 行业趋势显示,科幻IP需结合社会议题(如现代性批判)拓展受众,而非局限于视觉奇观 [30][32][39]
快讯|冀北地区首次应用四足式机器人开展电缆隧道巡检,荷兰AMOLF研究所推出新型软体机器人,小鹏汽车公布足式机器人步态控制专利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5-14 11:47
海康机器人新品发布 - 海康机器人在深圳推出工业相机、2.5D视觉、3D视觉等多款机器视觉新品及解决方案,覆盖汽车、3C等工业制造领域,可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 [1] - 公司业务涵盖机器视觉等多领域,已服务超1.5万家客户,是国内头部供应商 [1] 四足机器人电缆隧道巡检应用 - 冀北地区首次在唐山110千伏甄北隧道投用四足式巡检机器人,具备全地形作业能力,支持双模巡检、跨越障碍、攀爬斜坡等功能 [4] - 机器人搭载多维感知系统,检测精度高,可自动切换应急灭火模式,降低人员风险 [4] - 国网唐山供电公司正构建新运检模式以保障电网安全 [4] Piaggio Fast Forward推出星球大战主题机器人 - 公司发布《星球大战》主题载货机器人G1T4-M1N1,售价2875美元(较标准版贵400美元),续航21英里,载重20磅 [7] - 机器人配备摄像头、传感器及定制音效,支持避障、自主跟随,灯光显示电池状态,部分功能可通过Mygita应用调节 [7] 荷兰AMOLF研究所软体机器人技术 - 研究所设计新型两足/四足软体机器人,腿部由弹性体管组成,通过空气泵驱动产生振荡运动,速度达每秒30个身长 [10] - 机器人可自动同步腿部动作,适应障碍物、游泳步态,技术未来或应用于微型机器人、外骨骼及恶劣环境机械 [10] 小鹏汽车足式机器人专利 - 公司公布"足式机器人的步态控制方法"专利,通过延迟触地控制周期使机器人适应崎岖地形 [13] - 2024年研发投入64.6亿元,新增授权专利574项,2025年计划与小鹏汇天共同投入95亿元用于研发 [13] 行业企业名录 - 工业机器人领域包括埃斯顿自动化、埃夫特机器人等12家企业 [18]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领域涵盖亿嘉和、普渡机器人等7家企业 [18] - 医疗机器人领域涉及元化智能、天智航等12家企业 [18] - 人形机器人领域包含优必选科技、宇树等20家企业 [18] - 核心零部件企业包括绿的谐波、因时机器人等22家企业 [20]
从《三体》漫画看科幻文学的改编史
新京报· 2025-05-14 09:39
科幻文学与影视发展 - 2019年电影《流浪地球》被视为中国科幻电影里程碑 被称为"中国科幻电影元年" [1] - 刘慈欣创作核心围绕"想象力" 强调通过科幻探索遥远未知世界 [1][2] - 《三体》系列成为全球现象级作品 2015年后接连斩获雨果奖、克拉克奖等国际大奖 [9] 科幻漫画历史与价值 - 1976年墨比斯《漫长的明天》开创科幻漫画视觉范式 影响《星球大战》等影视作品 [5] - 科幻漫画核心价值在于将抽象想象具象化 突破文本想象力边界 [3][5] - 20世纪中后期欧洲涌现《印卡石》《星际特工》等经典科幻漫画 重新定义未来视觉美学 [7] 中国科幻漫画国际化进程 - 2010年前后中国漫画家吴青松等赴欧学习 引入全龄向漫画创作理念 [8] - 图像小说版《三体》采用欧美分镜技法 实现高密度叙事与视觉创新 [13] - 改编版精准还原"智子展开""宇宙闪烁"等经典场景 填补读者想象空白 [12][13] 跨媒介合作案例 - 吴青松团队选择《三体》改编因其国际影响力与成都本地科幻基础 [9] - 漫画版通过异形画格、悬浮构图等手法提升叙事张力 [13] - 签售会反馈显示漫画成功实现"想象力具象化"的核心价值 [14][15]
美国大片为何爱在英国拍?英媒:在国外制作更便宜
环球时报· 2025-05-12 05:52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不久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在美国境外制作并进入美国的电影征收"100% 关税"。业内认为,此举将对好莱坞和全球电影格局带来冲击。毕竟,好莱坞电影到海外拍摄的模式早 已有之,像英国就承接了不少美国商业大片的制作——从经典的《星球大战》系列到当红的《芭比》, 英国广播公司(BBC)9日撰文,列数这些影片背后的"英国血统"。 据英国电影学会统计,仅2024年,英国就有65%的电影制作费来自美国五大电影制片厂和三大流媒体巨 头,总计13.7亿英镑(约合131亿元人民币),比2023年增长近50%。相比之下,在美国洛杉矶,过去 10年制作的影视作品数量下降了近40%。BBC分析称,好莱坞影视制作"外流"的一大主要因素就是在国 外制作更便宜,例如英国能提供25%的电影税收减免。英国知名演员布莱恩·考克斯对此给出了解 释:"电影会去能负担得起的地方。"例如,2022年的大片《侏罗纪世界3》,就是因为选择在英国制 作,节省了约1.11亿美元。 早在2014年,迪士尼就在英国伦敦市郊白金汉郡的松林制片厂制作了《星球大战:原力觉醒》。近年 来,在英国制作的好莱坞作品还包括2023年爆款《芭比》,其中的"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