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为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搜索文档
 档案中的京津冀抗战史(新书问答)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16 06:56
 书籍出版背景与初衷 -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新华出版社出版《档案为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一书 [4] - 出版初衷在于通过档案回望历史、铭记牺牲、传承精神,同时也是京津冀三地档案馆协同发展的成果 [5] - 该书精选80个反映京津冀地区抗战历史的故事及其背后档案,全方位展现该地区在抗战中的重要地位与贡献 [4]   书籍内容与特色 - 所有内容均源自京津冀三省市档案馆珍藏的原始档案,包括公文、电报、传单、报纸、照片、信函等多种类型 [4][7] - 内容涵盖军民抗日、敌后战场、地下斗争、英雄事迹、日军罪行等多维度,展现京津冀区域作为全民族抗战起点和重要战场的独特地位 [7] - 在编排上采用统一史话体例,分为五个部分,每篇文章搭配精选档案图片,做到图文互证 [7] - 编纂结合专家审核与团队深入研究,既还原历史细节,又挖掘精神内涵与时代意义,实现学术性与可读性融合 [7]   档案选择与代表性案例 - 档案选择注重真实性与代表性,收录类型包括公文与电报、报刊与传单、案件卷宗、个人相关档案及实物档案等 [8] - 书中展示了多份重要档案,如天津市档案馆珍藏的“鸡毛信”,展现了极端危险环境中基层党组织坚持正常组织生活的场景 [8] - 河北省档案馆提供的北塘惨案档案,详细记录了1942年日军使用化学武器屠杀800多名村民的暴行 [8]   编纂过程与合作模式 - 本书编写由京津冀三地档案馆合作完成,采用资源共享、联合编纂、分工撰写的模式,最后由北京市档案馆统一审核修改 [9] - 编纂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对档案的考证与鉴辨,需鉴辨档案来源与真伪,并考证史实 [10] - 编纂组需精准把握源自日伪机构档案的解读角度,因其可能存在立场偏差、记录失真或刻意美化侵略等问题 [10]   学术与社会价值及未来计划 - 从学术角度看,该书为抗战史研究提供了第一手档案资料,全书80篇文稿均依据原始档案和一手文献 [11] - 从社会角度看,该书是一本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以档案为依托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并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有力驳斥 [11] - 未来,三地档案馆计划加强区域协同合作,通过举办专题展览、制作纪录片、拍摄短视频、开发线上数字展厅等形式拓展档案传播渠道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