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抗战历史
icon
搜索文档
抗战影像记忆丨不该忘记的患难情
新华社· 2025-08-25 15:37
历史背景与战俘营概况 - 二战期间日本在沈阳设立专门关押太平洋战场盟军战俘的场所 时称奉天俘虏收容所 [5] - 战俘营关押美英等国战俘超2000人 近三年牢狱生活中约260人死亡 死亡率约13% [5] -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成为日本侵略扩张的物资生产基地 战俘被选派从事机械加工等劳役 [7] 战俘生存状况与艺术记录 - 战俘遭受疾病寒冷饥饿毒打等非人待遇 食品匮乏药品奇缺 [5][9] - 战俘威廉·克里斯蒂·沃特克等三人用铅笔创作上百幅表现劳作生活的漫画 [11] - 鲁迅美术学院教授王希奇历时4年查阅资料 绘制300余位战俘肖像群像系列作品 [3] 中国工友与国际互助 - 中国学徒工李立水向美国266号战俘秘密投递黄瓜等食物 [16] - 中国工友高德纯帮助3名战俘获取逃跑地图 遭日军判处10年徒刑 [18] - 中国工友葛庆余协助美军战俘偷轴承换粮食 并传递外界战事消息 [20] 历史见证与当代意义 - 战俘营现存实寄明信片印有"俘虏邮便""奉天俘虏收容所检阅济"等日军审查印记 [24] - 2008年接收200余件二战美国老兵捐赠的文物史料 [24] - 战俘营旧址陈列馆成为中日美英等多国共同抗击法西斯的历史见证 [22]
从烽火童年到精神火炬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3 06:14
抗日老战士林珍。 在香港新界屯门龙鼓滩的刘春祥抗日英雄群体纪念碑前, 林珍为人们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 队的故事。 林珍展示她荣获的勋章。 新华社记者 陈 铎摄 在香港新界屯门龙鼓滩的刘春祥抗日英雄群体纪念碑前,90岁的抗日老战士林珍拄拐而立,胸前的勋章 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她身形瘦削,声音却清亮高亢,正向前来的大人和孩子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 队战士们浴血奋战、保家卫国、抵御外侮的故事。讲到动情处,老人潸然泪下。 不久前,林珍登上访港的海军山东舰,难掩激动之情,高唱起《东江纵队之歌》。激昂的旋律里,有她 对峥嵘岁月的追忆,有对今日国家的自豪,更寄托着对年轻一代"薪火相传"的企盼和"国安家好"的祝 愿。 烽火童年 1941年12月8日清晨,九龙城打鼓岭道41号的阳台,成了6岁林珍记忆里抹不去的坐标。她第一次看见日 军飞机掠过启德机场,"轰隆声像要把天撕开"。冬日的阳光突然变得刺眼,硝烟像黑纱罩住马路,难民 抱着孩子蜷在路边,苍白的脸上布满泪痕,绝望在空气里蔓延。 林珍第一次对"死亡"有了模糊的认知。她看到了板车拉着席子卷盖的尸体经过,也记住了姐姐林展被日 军欺凌的情景。大 ...
台湾青年以文创“重绘”两岸记忆:实地了解更能感受和平不易
中国新闻网· 2025-08-18 16:12
近日,11名台湾青年手持菊花,在广西南宁昆仑关战役阵亡将士纪念塔前肃立默哀。这支由时报金犊奖 参赛学生组成的交流营,首次踏足昆仑关战役旧址,参观昆仑关战役博物馆,以设计为媒叩响两岸共同 的历史之门。 [ 责编:杨煜 ] 交流营领队、旺旺中时文化传媒经理林丽萍表示,台湾学子实地参访昆仑关战役旧址后,会更能理解和 认同抗战,大家要有一些共同的历史跟渊源,才能更能懂得和平相处。在这里战争抽象概念会具象为真 实感受,这种体验比任何语言宣介都有力。(陈沿佑 蒋雪林 广西南宁报道) ...
特写:“历史不能忘却更不容扭曲”——两岸媒体人同温抗战记忆
新华社· 2025-08-17 21:33
"历史课有讲过九一八事变,但只是轻轻带过,我们并不了解其带来的影响和百姓所遭受的苦难。"古同 学说,受教科书影响,大家难以了解更多抗战史,导致他身边不少同学在学抗战历史时会以"旁观者"的 心态看待。他认为,大家可以通过主动查阅更多资料、参观博物馆等,来正确认识这段历史。 1895年日本侵占台湾,半个世纪里,台湾同胞胸怀中华民族意识和光复台湾的决心,与侵略者进行了不 屈不挠的英勇抗争,数十万台湾同胞为此付出了生命。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台湾同胞积极参加和支 援大陆抗战,不少同胞为国捐躯。然而,一段时间以来,民进党当局为谋政治私利,不断修改历史教科 书,刻意淡化两岸中国人抗战历史,企图割裂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的联结,甚至美化日本殖民统治。 台湾资深电视制作人樊奇为祖籍浙江,父亲曾参加过抗战。"父亲在战争中挨过枪子,经常给我讲述抗 日往事,这让我对抗战的历史经纬有很清晰的认知。" 新华社沈阳8月17日电(记者王承昊)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门前,残历碑的时间永远定格在1931年 9月18日。台湾自媒体人李东恩在碑前整理好衣襟,眼神坚定,对着镜头说道:"今天是8月15日,是日 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0周年的日子。两岸 ...
重访抗战地标|上海·“八百壮士”守四行
新华网· 2025-08-16 23:04
这是一场"誓与阵地共存亡"的浴血之战!1937年10月,中国军队"八百壮士"孤军奋战,坚守四行仓库, 掩护主力部队撤退,用血肉之躯向世界发出呐喊:中国不会亡!"重访抗战地标"节目组来到上海苏州河 畔的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寻访英雄血战强敌的传奇。 ...
一批抗战题材新作在上海书展亮相 回望壮阔历史 细读抗战记忆
解放日报· 2025-08-14 10:01
出版行业动态 - 上海书展推出多部抗战题材新书,包括《饶家驹:被遗忘的英雄》《上海抗日战争史》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1][2] - 五大连环画出版社联合推出《胜利与和平》连环画典藏,精选61部80本抗战题材作品,现场签售排长队 [2] - 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三毛从军记全集》珍藏版和《三毛流浪记》彩绘版8册,纪念三毛诞生90周年和张乐平诞辰115周年 [3] 文化内容创作 - 抗战题材儿童文学作品《地底下的魔术小天团》改编为连环画《不屈的手指》,展现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文化的破坏 [4] - 连环画《国歌从这里唱响》由国歌展示馆等单位策划出版,历时一年绘制,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4] - 上海作家路内推出抗战题材长篇小说新作《山水》,在本届上海书展首发 [4] 历史研究与传播 - 《上海抗日战争史》以1931-1945年史料为基础,多角度展现上海抗日斗争完整历程 [2] - 专家学者发起寻找30万南市安全区难民后代活动,收集战时见闻资料 [1] - 抗战题材连环画被视为了解民族历史的重要载体,对青少年历史认知具有教育意义 [2]
长生路55号:聆听中韩并肩抗日的杭州回响
杭州日报· 2025-08-07 10:57
历史背景与中韩抗战合作 -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于1919年在上海成立,1932年因上海虹口公园爆炸事件后流亡至杭州,在长生路等地开展抗日复国活动[3][4] - 杭州时期(1932-1935年)临时政府召开国务会议、发行独立党机关报,保存抗日力量并为亚洲反法西斯斗争作出贡献[4] - 浙江人民在危难时期提供帮助,临时政府选址闹市体现"大隐隐于市"的隐蔽策略[4] 纪念馆现状与文化交流 - 2007年杭州市政府复建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杭州旧址纪念馆,2014年入选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4] - 纪念馆年均接待10万人次参观者,其中30%为韩国游客(约3万人次),成为韩国游客来杭热门打卡地[5] - 馆内复原会客厅、卧室等场景,陈列历史照片与实物(如原址居民捐赠的老式衣柜),展示中韩并肩抗战历史[4] 政策影响与当代意义 - 2024年中国对韩免签政策实施后,杭州成为韩国游客热门目的地,纪念馆作为精神坐标吸引力显著[5] - 韩国游客将纪念馆视为独立运动圣地,历任韩国驻上海总领事均到访,馆内韩语讲解增强文化共鸣[5] - 长生路55号的故事持续传递中韩友谊长存的价值,历史现场成为两国共同记忆的载体[5]
历史的温度与力量:这场展览用134个封面再现抗战的民族记忆
新浪财经· 2025-08-06 22:04
展览概述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时代封面(On the Covers):1931-1945》于8月3日开幕,展期至8月23日 [1][3][11] - 展览由复星艺术中心与上海孚宝文化传媒中心共同出品,集中呈现1931-1945年的134份珍贵期刊 [1] - 全国中小学生凭学生证可免费参观 [3] 展览内容 - 展览分为四个部分:"时代的集体焦虑:民族情绪显微镜"、"墨痕里的众志图谱:全民抗战的密网"、"救国的实业叙事:撸起袖子加油干"和"了不起的'淡定':纸间弦歌与字种长存" [5][6][8] - 第一部分展示1931-1937年民族危亡的担忧和呐喊,第二部分聚焦全面抗战的封面叙事 [6] - 第三部分展出钢铁、医药、畜牧业等实业领域期刊,第四部分展现文化艺术界的韧性与担当 [8] 展品特点 - 展品来自复旦大学杨震教授,他长期致力于中国近代史实证教学 [1] - 期刊使用粗糙、易破的土纸甚至树皮纸印刷,多为铅印、油印、石印或手抄 [9] - 许多期刊已严重老化,但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坚韧 [9][12] 展览意义 - 复星艺术中心主席王津元表示展览旨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3] - 策展人希望通过细节呈现让观众感受历史温度并汲取力量 [5][3] - 展览注重拉近与年轻观众距离,后续将开展文化沙龙活动 [11]
2025年8月电影总票房破15亿 《南京照相馆》领跑
央视新闻· 2025-08-06 16:09
暑期档电影市场概况 - 2023年暑期档类型多元、题材创新、供给丰富,超60部中外影片定档 [3] - 国产影片以喜剧、悬疑、动画题材为主,8月为重点上映期 [3] - 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多部抗战主题影视作品集中推出 [3] 重点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 - 由《中国奇谭》之《小妖怪的夏天》原班团队打造,为首部喜剧动画电影 [3] - 以"妖怪职场生存记"为核心创意,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职场哲学 [3] - 延续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中国动画学派"美学风格,兼具经典与当代元素 [3] 抗战主题电影动态 - 《南京照相馆》已上映,《东极岛》《山河为证》将于8月登陆院线 [4] - 《东极岛》取材自真实历史事件"里斯本丸沉没事件",展现中国渔民营救英军战俘的壮举 [5] - 影片包含巨轮倾覆、百船救援等震撼视效场面 [5] - 《山河为证》为首部全景式展现中国14年抗战历程的纪录影片 [6] - 采用数字修复技术处理海量珍贵影像,兼具历史逻辑性与艺术表现力 [6]
电影《731》定档9月18日,预告片中提醒:未满18周岁请谨慎选择观看!超380万人标记“想看”,网友:定档时间戳中泪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3 20:38
电影定档信息 - 8月15日定档影片包括纪录片《山河为证》和《坪石先生》[1] - 8月16日定档影片包括《捕风追影》、美国动画片《坏蛋联盟2》和动画片《非人哉:限时玩家》[1] - 8月23日定档影片为《白衣逆行者》[1] - 8月29日定档影片包括《有朵云像你》和《脱缰者也》[1] - 9月3日定档影片为《营救飞虎》[1] - 9月5日定档挪威影片《爱的暂停键》[1] - 9月13日定档影片为《轻于鸿毛》[1] - 9月18日定档影片《731》[1] 电影《731》详情 - 影片由赵林山执导,主演包括姜武、王志文、李乃文等[1] - 影片包含观影提醒:未满18周岁需谨慎选择观看[1] - 影片讲述抗战胜利前夕侵华日军在哈尔滨开展细菌战研究的历史[3] - 影片官博发布定档海报并强调"铭记历史,勿忘国耻"[3] - 影片原计划7月31日全球预映但未执行,最终定档9月18日[3] - 导演赵林山为拍摄查阅超百万字文献,包括731部队原始实验报告等[5][6] 市场反应与数据 - 猫眼专业版显示影片"想看人数"超384万,位列近期想看榜第一[6] - 影片定档话题冲上热搜,网友评论显示强烈期待[9][10][11] - 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已突破67亿元[12] 其他抗战题材影片 - 已上映的《南京照相馆》持续领跑票房榜[12] - 纪录片《山河为证》全景式展现14年抗战历程,运用数字修复技术呈现历史[12][14] - 电影《东极岛》取材于二战期间中国渔民营救英军战俘的真实事件[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