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神民的名义》
icon
搜索文档
从VLOG到纪录片,大V扎堆儿做起“社会实验”
36氪· 2025-08-14 21:14
自媒体内容升级趋势 - 头部博主如“食贫道”从美食探店转型为深度纪录片式内容,最新节目《神民的名义》中美食内容仅占1分钟,转向接近调查报道的形式[1][8] - 内容升级方向包括将镜头从自我记录转向外部社会观察,以获取源源不断的选题并提升内容的社会价值和“智识上的饱腹感”[6][8] - 其他头部创作者如“盗月社食遇记”和“日食记”也出现类似转向,从单纯记录美食转向关注人与食物的关系及普通人的故事[10] 行业创作困境与应对策略 - 自媒体博主面临内容焦虑,需应对观众审美疲劳和创新素材枯竭两大核心困境[6] - 一种应对策略是将叙事游戏化进行类综艺化挑战,以触达更多增量用户保证商业收益,但难以根本性化解创作困境[6][8] - 另一种策略是转向外部观察,利用丰富的素人题材提供社会价值,提高传播率和口碑[6][8] 纪录片市场格局与挑战 - 传统纪录片在国内受众规模小,除少数爆款外市场机会有限,更多作为平台社会责任的体现[14] - 为适应媒介环境,纪录片走向轻量化,上半年上新纪录片中单集30分钟及以上内容占45%,10-30分钟内容占44%[14] - 缩短时长和借力明星(如王一博参演《探索新境》)是破圈尝试,但前者与内容深度矛盾,后者易引向窄化粉丝圈层[16] 自媒体纪录片的优势与特点 - 技术平民化(如GoPro、无人机)大幅降低高质量影像制作门槛,使博主能自由拍摄[17] - 自媒体博主更熟悉观众偏好和社会情绪,选题策划能撬动大众情感共鸣点,从而深入社会议题引发讨论[20] - 自媒体纪录片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致力于理解周围和世界,找回纪录片的本质[23] 内容制作成本与商业模式 - 高质量内容制作成本高昂,“食贫道”《迦南孤儿》单期制作成本达60万人民币,其中一半以上用于落地和安保[24][26] - 高成本(动辄十几万到几十万)和长周期对团队持续运营能力要求高,使中腰部博主难以复刻成功模式[24][26] - 博主探索多元变现方式,包括平台奖励、内容付费、品牌定制合作、售卖周边等,但周边售卖涉及设计制作和运营售后等复杂环节,存在折损品牌调性的风险[28][31] - 广告收入仍是主要来源,高质量内容能获得大体量品牌方青睐,如“康呦喂”接到高端汽车广告,“迟早是我”接到大牌美妆广告,形成良性循环[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