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钢铁洪流进行曲》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强盛,是最动人的交响!”
人民日报· 2025-09-04 07:32
于海犹记得1999年为阅兵活动训练时,有方队反映军乐团的演奏节拍不准。于海反复研究,发现问题并 不出在演奏,而是出在距离上:方队离军乐团远,声音到达得慢;离得近,则到得快。有人提议:"不 如放录音。"于海当即反对:"军乐必须现场演奏。"后来,经过技术手段的改进,这一问题得到了妥善 解决。 多年的参与,也让于海深切感受到了仪式的变迁。2009年国庆,《红旗颂》首次在天安门广场回响,军 乐曲目更加多元化、艺术化。为《红旗颂》作曲的吕其明,激动地给于海打来电话:"这辈子的心愿实 现了!" 此次阅兵,出现在2019年阅兵活动上的《钢铁洪流进行曲》再次奏响,15种乐器、11个声部和谐交融, 展现新时代中国气派。"有自己的硬实力,也有自己的新风貌。这样一支与时俱进的队伍,一定所向披 靡、战无不胜!"于海说。 清晨,天安门广场,70岁的于海一身戎装,身姿笔直。 于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原团长,这一次是他第六次参与阅兵:1984年阅兵,任联合军乐团分指 挥;1999年、2009年阅兵,任千人联合军乐团总指挥;2015年阅兵,任解放军千人合唱团团长兼总指 挥;2019年及此次阅兵,任广场学生合唱团艺术指导。 9月3日,300 ...
探访九三阅兵训练场 | 联合军乐团:创作多首新曲目 女子军鼓队再次亮相
央视网· 2025-08-21 20:39
活动组织与训练 - 联合军乐团由全军遴选骨干组建 通过个人演奏 声部重奏和乐队合奏模式训练 确保千人合一的演奏效果[1][3] - 团队注重排面整齐度 乐曲衔接度和演奏稳定度训练 总指挥强调需通过长期合练强化肌肉记忆和声部默契[3][5] - 每日进行高强度训练 小军鼓演奏员每日练习击鼓上千次以保障演出效果[9] 演出阵容与特色 - 第一排面设置20名女鼓手 这是继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后女子军鼓队再次亮相[7] - 乐队编排设置14个排面寓意14年抗日战争 前排80名礼号手寓意抗战胜利80周年[15] - 单簧管演奏员表示曲目设计与受阅方队匹配度高 当《钢铁洪流进行曲》响起时产生强烈历史共鸣[13] 曲目设计与艺术表现 - 演奏抗战经典曲目包括《松花江上》《保卫黄河》 采用联奏形式回顾14年浴血奋战[11] - 坚持仪式性与艺术性统一 专门创作多首新曲目烘托新时代人民军队崭新风貌[11][17] - 曲目创编既保留传统又创新 突出纪念大会仪式感同时彰显时代特色[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