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卫黄河》
icon
搜索文档
乐声为桥 映见双韵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20 08:41
演奏《保卫黄河》的是知名钢琴家宋思衡,而《C大调第21号钢琴协奏曲》的演奏者则是法国钢琴大师 米歇尔·达尔贝托。宋思衡在法国留学时,达尔贝托正是老师之一。多年后在长沙的这场师徒联袂,赢 得了现场听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与喝彩。 一曲《保卫黄河》,雄浑壮阔,浪涛汹涌;一曲《C大调第21号钢琴协奏曲》,悠扬婉转,引人入胜。 音符在指尖流淌,深深触动着每一名听众的心弦。 这是不久前中法艺术家交流音乐会上的一幕。中法文化论坛期间,来自中法两国的艺术家,在长沙音乐 厅奏响了一段深刻而动人的文明对话。 音乐是超越国界的语言,也拥有超越语言的力量,能够直抵人心。当天晚上的演出中,留下了许多难忘 时刻。 法国著名女歌手李阿娜·佛丽款款登台,和着青年钢琴家曲大卫的钢琴伴奏,一连演绎了《玫瑰人生》 等4首经典法国歌曲。《玫瑰人生》,这首诞生于1946年的法国歌曲,在中国传播很广。歌曲中段,佛 丽将话筒送向听众。在佛丽醇厚磁性的歌声中,在听众们情感丰富的哼唱中,塞纳河畔的花香馥郁仿佛 就在身旁。 湘剧表演艺术家周帆带来了经典剧目《拜月记》选段。这段讲述尚书之女王瑞兰和书生蒋世隆的爱情故 事,凭借周帆婉转的唱腔、细腻的表演,让在场不少法国 ...
“共铸民族魂”——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音乐会在京举办
新华社· 2025-10-28 08:52
音乐会概况 - 音乐会于10月27日晚在京举办,主题为“共铸民族魂”——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 [1] - 主办方包括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员会、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 [1] -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负责同志、在京台胞等900余人现场观看,并通过多个网络平台在线直播,吸引海峡两岸观众参与 [2] 演出内容与结构 - 音乐会分为三个篇章:《宝岛·原乡》《山河·烽火》《海峡·共辉》 [1] - 演出在气势恢宏的序曲《共铸民族魂》中拉开帷幕 [1] - 音乐会包含“台湾歌曲联唱”章节,曲目有《望春风》《外婆的澎湖湾》《爱拼才会赢》等台湾经典歌曲 [1] - 两岸歌手联袂献唱《鼓浪屿之波》 [1] - 抗日歌曲联唱环节包含《长城谣》《南泥湾》等经典歌曲 [2] - 台湾少数民族音乐人杨品骅用少数民族语言献唱《赛德克·巴莱》 [2] - 演出曲目包括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童声合唱《台湾光复纪念歌》以及闭幕合唱《歌唱祖国》 [2] 演出主题与意义 - 音乐会旨在用旋律联结血脉深情,回溯历史长河 [1] - 通过音乐重温两岸共同记忆、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1] - 描绘宝岛民风民情和乡土乡音,道出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文化同源的深层情感联结 [1] - 歌曲《鼓浪屿之波》道出两岸同胞之间割舍不断的亲情和思念 [1] - 以经典歌曲致敬抗战岁月,展现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御外侮的坚定意志 [2] - 童声合唱《台湾光复纪念歌》让观众重温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的历史时刻 [2] - 总指挥肖超表示,音乐会的每一个音符都是对历史的致敬、对和平的珍视、对未来的期许,希望让观众在艺术享受中理解台湾光复的历史意义,感受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亲情 [2]
加拿大多伦多举办第二届“天涯共此时”系列活动
中国新闻网· 2025-09-30 22:05
活动概况 - 第二届“天涯共此时”系列活动于中秋佳节前夕在加拿大大多伦多地区成功举办,包含三场主要活动 [1] - 活动由驻多伦多总领馆和驻多伦多旅游办事处支持,并与当地多个文化协会共同主办 [1] -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自2017年起推出该品牌活动,旨在世界范围内展示中华优秀文化,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3] 具体活动详情 - “国粹庆中秋·天涯共此时”全本京剧《白蛇传》专场演出于9月21日在列治文山大剧院上演,展现了京剧文武兼备的独特魅力,并配有中英文双语字幕与导赏环节 [1] - “天涯共此时”密西沙加中秋夜市于9月19日开幕,为期3天,以美食、花灯及文化演出为主题,共吸引参与者约2.5万人次 [2] - “中国银行之夜·天涯共此时”交响音乐会于9月26日在多伦多子午线艺术中心举行,中国少年爱乐乐团为超过一千名观众奉献了艺术盛宴 [2] 文化交流与影响 - 中国少年爱乐乐团在尼亚加拉瀑布前进行了露天演出,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聆听 [3] - 该乐团部分成员及教授亦在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庆祝中加建交55周年的招待会上献演 [3] - 加拿大中国戏曲艺术协会表示将继续在本土培养戏曲人才,推动戏曲美育融入社区,为加拿大多元文化注入中式美学 [1]
中国少年爱乐乐团完成加拿大巡演 音乐架桥促文化交流
中国新闻网· 2025-09-29 22:19
巡演概况 - 中国少年爱乐乐团一行70人于9月下旬赴加拿大渥太华、多伦多等地进行大型巡演,系近年来访加的最大规模中国艺术团组 [1] - 巡演首场演出于9月22日在尼亚加拉瀑布前举行,为一场别开生面的露天音乐会 [1] - 9月24日在渥太华国会山圣火台前举行快闪演出 [1] - 巡演重头戏“中国银行之夜·天涯共此时”交响音乐会于9月25日晚在渥太华隆重上演,9月26日移师多伦多 [1][2] 重要演出详情 - 渥太华交响音乐会由加中文化发展协会和渥太华华人音乐协会主办,旨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联合国成立80周年,同时庆祝中加建交55周年、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 [1] - 音乐会由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金野教授执棒,演绎了《节日序曲》《对花》《茉莉花》《紫竹调》《丹松舞曲第二号》等中外名曲 [1] - 音乐会高潮为下半场《黄河大合唱》的演出,中国少年爱乐乐团与渥太华联合合唱团及加拿大歌唱家通力合作 [1] - 加拿大女高音朗·托里演绎《黄河怨》,加拿大男高音埃马纽埃尔·所罗门与中国音乐学院男中音高鹏合作演唱《河边对口曲》 [1] - 两场交响音乐会现场观众均近千名 [2] 官方反响与评价 - 中国驻加拿大大使王镝出席音乐会并致辞,期待以两国建交55周年等为契机深化中加人文交流 [2] - 加拿大总理卡尼为音乐会致贺信,感谢组织者促进跨文化交流的努力 [2] - 加拿大女高音朗·托里评价乐团乐手年龄仅12至17岁,但其音乐素养和演奏技巧令人震撼,认为这充分说明中国在青少年音乐教育上取得巨大成功 [2] 其他交流活动 - 乐团部分师生受邀参加中国驻加拿大使领馆的国庆招待会 [3] - 9月26日晚,四名学生组成的弦乐四重奏和一名老师在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国庆招待会献演《紫竹调》《茉莉花》以及女高音独唱《我和我的祖国》 [3] - 9月27日晚,九名学生组成的弦乐九重奏与两位老师在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国庆招待会献演《茉莉花》《紫竹调》《红河谷》以及男女高音合唱《我爱你中国》 [3] 活动意义总结 - 加中文化发展协会和渥太华华人音乐协会负责人表示,此次乐团加拿大之行是一次高水平的艺术展示和成功的文化交流活动 [3] - 年轻的音乐家们用青春与才华谱写了中加文化交流的动人乐章 [3]
通讯|当《保卫黄河》在渥太华响起
新华社· 2025-09-26 17:18
活动概述 - 一场名为"天涯共此时"的交响音乐会于当地时间9月25日晚在加拿大渥太华举办 [2] - 音乐会旨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联合国成立80周年,并庆祝中加建交55周年及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 [2] 演出阵容与内容 - 音乐会由中国音乐学院中国少年爱乐乐团担纲主力 [2] - 乐团演奏了《塞北组曲》和《第二号舞曲》等中外经典名曲 [2] - 乐团与渥太华艺术家及华人社区合唱团体共同演绎了史诗级作品《黄河大合唱》 [2] - 女高音歌唱家朗·托里演唱了第六乐章《黄河怨》 [2] - 男高音埃马纽埃尔·所罗门与华人歌唱家合作演绎了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 [2] 现场反响与文化交流 - 台下数百名观众起立并加入《保卫黄河》的合唱 [1][2] - 音乐会气氛在返场环节达到最高潮,指挥转身邀请全场观众共同歌唱 [3] - 台上台下歌声汇成一片,为渥太华的夜晚留下了一段东西方文化交融的音乐记忆 [3] - 音乐的力量跨越了语言和文化,将所有人的心紧紧相连 [1]
同声歌祖国 澳门举办国庆文艺晚会
新华社· 2025-09-20 23:56
活动概况 - 澳门13家主要社团联合主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文艺晚会 近千人出席观看[1] - 晚会由澳门中联办宣传文化部及特区政府文化局指导 三家机构共同承办[1] - 澳门33个社团团体学校的262名演员参与演出 汇集多个近年优秀文艺节目[1] 演出内容 - 以原创音乐剧《星辰大海·冼星海》片段拉开序幕 分为两个核心篇章[1] - 第一篇章通过《保卫黄河》等节目展现中华民族抗战史诗[1] - 第二篇章通过《七子之歌》等节目呈现澳门回归后的发展成就[1] - 尾声以《灯火里的中国》收束 全场以《歌唱祖国》旋律落幕[1] 主题表达 - 突出展现澳门在中央政府支持下实践"一国两制"的特色发展路径[1] - 强调特区与社会各界同心协力谱写成功实践篇章[1] - 整场晚会贯穿赓续辉煌主题 呈现对祖国和澳门的双重祝福[1]
抗战电影歌曲主题音乐会在南宁上演
广西日报· 2025-09-05 11:16
演出内容 - 音乐会通过交响乐、声乐、广西文场等多元艺术形式呈现红色经典作品 [1] - 上半场以交响合唱《红旗颂》为序曲 随后演唱《松花江上》《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南泥湾》等经典抗战电影歌曲 [1] - 下半场呈现广西文场《叠彩山下的小楼》展现本土文化 并演绎《长城谣》《四季歌》《二月里来》等抒情花腔曲目 [1] 演出阵容 - 由广西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吴纯执棒 特邀吴碧霞、黄训国、谭学胜、王丽达等知名艺术家加盟 [1] - 广西交响乐团与广西艺术学院合唱团、蝴蝶飞组合及广西歌舞剧院青年歌手联袂演出 [1] 演出意义 - 通过旋律传递情感 使爱国情怀在音符中激荡 [1] - 既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 更是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1]
上海苏州河畔主题光影音乐会带民众回望抗战历史
中国新闻网· 2025-09-04 10:05
活动概况 - 上海静安区在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晋元纪念广场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光影音乐会 [1][3] - 活动通过光影艺术与交响乐创新融合 吸引众多民众现场观看 [1][7] 演出形式 - 采用现代光影技术投射史料 构建宏大的视觉叙事和戏剧张力背景 [3][5] - 以《红旗颂》《保卫黄河》等经典交响乐章配合光影呈现 第二幕投影秀为核心环节 [3][5] 艺术表达 - 通过《铁道游击队》选段构建"潜行""激战""曙光"三幕戏剧场景 [5] - 《黄河颂》以水墨画风格呈现山河 《保卫黄河》以奔马为核心描绘战争画卷 [5] - 交响曲《光芒》第三乐章展现新时代奋斗力量 [5] 社会反响 - 现场观众积极参与 纷纷举起手机记录光影效果 [7] - 观众评价认为活动令人心潮澎湃 有效传递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主题 [7]
“国家强盛,是最动人的交响!”
人民日报· 2025-09-04 07:32
核心人物背景 - 于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原团长 曾担任六次阅兵活动的重要指挥职务 包括1984年分指挥 1999年和2009年总指挥 2015年合唱团团长兼总指挥 2019年及此次阅兵艺术指导 [1] - 于海15岁考入解放军军乐团 从单簧管演奏员成长为一级指挥 退休后仍从事宣讲活动 [1] 阅兵仪式内容 - 此次阅兵由3000多名大学生组成合唱团 演唱《松花江上》《在太行山上》《保卫黄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抗战经典歌曲 [1] - 2019年阅兵出现的《钢铁洪流进行曲》再次奏响 采用15种乐器和11个声部 展现新时代中国气派 [2] - 2009年国庆阅兵首次在天安门广场演奏《红旗颂》 实现作曲者吕其明的心愿 [2] 专业标准与技术改进 - 于海坚持军乐必须现场演奏 反对使用录音 曾通过技术手段解决方队因距离差异导致的节拍感知问题 [2] - 强调国家仪式精度要求 国歌包含84个字 37小节和46秒的严格标准 [1] 精神传承与社会影响 - 于海与学生在排练中披星戴月全力以赴 阅兵结束后获得年轻人致敬与合影要求 [1][2] - 于海认为国家强盛是最动人的交响 继续循着时代节拍奏响动人乐章 [2]
血脉里的旋律在沸腾!《保卫黄河》刻进每个中国人的民族记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3 12:06
纪念活动概况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于9月3日上午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3] 艺术表演内容 - 天安门广场上千人军乐团和合唱团在纪念大会开始前奏唱抗战歌曲《保卫黄河》[1] - 《保卫黄河》为《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 1939年诞生于陕北窑洞 由诗人光未然作词、音乐家冼星海谱曲[1] 艺术作品历史意义 - 《保卫黄河》是民族危难时期的国家呐喊 凝聚了亿万同胞保卫家园的共同决心[1] - 该作品气势磅礴 成为抗战期间凝聚民族力量的时代之歌 至今仍具有强大艺术生命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