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专属模型
搜索文档
vivo 的 AI 破局之道:给每个用户发一个「专属」大模型
雷峰网· 2025-10-10 20:02
核心观点 - 公司于2025年开发者大会上发布“2025蓝心智能战略”,核心是推动AI大模型从“实用”到“好用”的转变,关键在于实现“个人化”智能体验 [2][4][5] - 公司认为当前AI大模型虽对世界了解很多,但对个人了解少且短暂,个人化能释放大模型的真正想象空间 [4] - 公司战略目标是通过深化AI与操作系统融合,参与未来数字服务、智能服务的标准共建,创造智能、温暖的个人化服务体验 [5][24] 蓝心大模型技术突破 - 公司升级“蓝心大模型矩阵”,包括提升语言大模型的复杂问题思考能力、语音大模型的自然情感沟通能力、图像大模型新增“魔法构图”、“AI路人消除”等功能 [7] - “蓝心3B端侧大模型”实现历史性突破,以30亿参数在行业权威的OpenCompass多模态榜单和SuperCLUE手机端侧大模型榜单上击败其他厂商的4B、7B、8B模型夺得第一 [7][10] - 该3B模型在处理速度领先行业的前提下,日常使用耗电量仅750mA,内存占用控制在2GB,实现了用小参数量获得强性能 [8] - 公司推出行业首个“端侧模型训练引擎”,解决了在手机上直接训练端侧大模型的难题,实现了“个人专属模型” [10] 个人智能框架构建 - 公司打造“蓝心个人智能框架”,其核心是模拟人脑“感知→记忆→规划→执行”的工作机制,从四个维度实现“懂用户” [13][15][17] - “全域感知能力”能综合语音、文字、图片等信息准确理解用户意图,且信息全程在设备端处理,保障安全 [16] - “个人记忆能力”可整理短期信息并长期记忆用户习惯,形成专属认知,且离线处理保障安全可靠 [16] - “自主规划能力”可将模糊指令转化为清晰任务步骤,并能调用上千种实用功能和联网服务寻找最优解决方案 [16] - “可控执行能力”通过让不同AI能力分工合作,确保规划方案能有效落地执行 [17] 开放生态与产学研合作 - 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深度合作,聚焦于提升手机端AI的运行效率与需求理解精准度等核心问题 [19] - 公司联合南开大学举办第二届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AIGC创新赛”,吸引两岸三地6300多位年轻人参与,诞生多款优秀创意作品 [20] - 通过“蓝心智能开放平台”将大模型能力开放给开发者,目前已汇聚超50家生态伙伴,接入100多类意图与200多项服务 [22] - 公司构建完整协同体系降低开发门槛,包括升级意图框架兼容MCP协议、推出A2A协议支持线上创建智能体、开放端侧基座模型与一站式LoRA部署方案等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