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消费金融不良贷款
搜索文档
 头部机构出手:“白菜价”甩卖
 中国基金报· 2025-10-22 15:30
 文章核心观点 - 消费金融公司正加速通过银登中心挂牌转让个人消费金融不良资产包 以快速剥离历史包袱并提升运营效率 [1][2][3] - 不良资产包转让折扣力度显著加大 例如杭银消金转让价低至未偿还本息总额的0.35折 蚂蚁消金转让折扣约为1折 [1][2] - 政策鼓励资产管理公司加大收购处置力度 以及不良资产包收购价格低廉可吸引专业机构入场 共同促进了市场转让效率的提升 [4][5]   不良资产转让规模与折扣 - 杭银消金转让资产包未偿还本息合计19.74亿元 其中本金10.3亿元 利息9.44亿元 涉及8.8万名借款人 起拍价7000万元 折扣率0.35% [2] - 蚂蚁消金转让资产包未偿还本息合计11.8亿元 其中本金9.8亿元 利息2亿元 涉及41.7万户借款人 起拍价1.25亿元 折扣率约10% [2] - 10月以来消金公司挂牌转让的个人消费贷款不良资产总规模已超45亿元 平均转让价为原资产价的6.17% [3] - 今年以来已有19家消金公司通过银登中心转让了166期不良贷款项目 [3]   不良资产特征 - 杭银消金转让资产包的加权平均逾期天数约为46个月(约3.8年) 显示借款人还款意愿和能力处于较低水平 [2] - 蚂蚁消金转让资产包的加权平均逾期天数为13个月 [2]   加速转让的驱动因素 - 与传统催收、诉讼等方式相比 打包转让不良贷款能使消金公司处置的综合成本更低、时间效率更高 [4] - 不良资产快速剥离有利于公司将资源和精力投入拓客、风控等核心业务 [4] - 2025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出台政策 鼓励资产管理公司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不良资产收购、管理和处置力度 [4] - 地方AMC机构是当前主要的收购方 凭借专业化催收和低廉的收购价格 最终仍能实现盈利 [5]
 月内规模已超45亿元,有消金机构0.3折拍卖19.74亿元不良信贷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1 21:52
记者丨郭聪聪 编辑丨肖嘉 进入10月下旬,消费金融行业的不良资产转让市场再次热闹起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 , 杭银消金、蚂蚁消金两家行业头部机构接连挂出累计超31亿元 的个贷不良资产包 ,这显示出消费金融机构优化资产结构的迫切需求。 与此同时, 地方资产管理公司(AMC)作为消金不良的处置主力 ,尽管面临资金与管理的双 重考验,仍在强化内功,积极布局。 消金机构年末密集出清不良 10月21日,杭银消费金融在银登网发布了2025年第8期个人消费金融不良贷款转让公告,公告 数据显示, 该资产包未偿本息合计19.74亿元 ,其中本金10.3亿元、利息9.44亿元,涉及8.8万 名借款人。 从定价来看, 其起拍价仅7000万元,折算后折扣低至0.3折 ,成为近期挂牌资产包中折扣力度 最大的一笔。如此低的定价,与其资产包内资产质量直接相关。公告明确,该资产包加权平均 逾期天数约为46个月(折合近4年),长期逾期意味着借款人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均处于较低 水平,回收难度显著增加。 就在杭银消金挂牌前一日,蚂蚁消金也推出了本年度第8期个人消费金融不良贷款转让项目, 涉及42万名借款人。该资产包未偿本息11.79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