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原高铁港数字展贸城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中冶:智造中原双星记
新华网· 2025-05-28 16:45
中国中冶中原双地标项目概况 - 公司在中原地区打造两大标志性工程:中原高铁港数字展贸城(52.74万平方米)和中原医学科学城国际交流中心(13.9万平方米),形成"双子星座"联动效应 [1] - 两项目分别定位为"会展巨无霸"和"莲鹤会客厅",融合数字技术、文化元素与国赛需求,体现公司在大型基建领域的综合实力 [1][2][6] 中原高铁港数字展贸城项目 工程规模与技术突破 - 总建筑面积52.74万平方米,含13个标准展馆+3个多功能展馆,用钢量达10.6万吨,地下车库面积相当于328个篮球场 [2][3] - 采用弧形钢管+悬挑翼结构实现99.5米无柱空间,应用大跨度拱形钢桁架液压同步提升技术,精度误差控制在毫米级 [3] - 通过振弦式高精度传感器为钢构件赋予数字身份证,追踪数十万构件空间坐标,解决异形钢结构施工难题 [3] 数字化管理创新 - 建立数字建造指挥中心,通过11个舱体场景实现进度、机械、劳务等全要素数字化管控,获评"河南省智慧工地示范项目" [4] - 融合"阿米巴"模式细化经营单元,采用二级成本控制体系优化整体经营效率 [4] 党建与工程协同 - 通过"四有"工作模式和"五共"机制打造五型党支部,设立4支党员突击队覆盖所有班组,以网格化管理保障履约 [4][5] 中原医学科学城国际交流中心项目 施工效率与节点突破 - 合同工期仅200天,高峰期日均施工超2000人,钢结构首吊仅用13天,地下车库6.7万平封顶耗时45天,较原计划提前29天完成全面封顶 [6][7] - 采用"月计划-周调度-日管控"机制,春节期间500人坚守完成关键节点 [7] 技术创新与美学融合 - 建筑造型灵感源自"莲鹤方壶",使用1.4万片定制三角铝板(6900种规格),通过3D建模实现60度倾斜幕墙毫米级安装 [8] - 应用BIM工具优化管线排布,施工效率提升10%,82.6米大跨度屋盖采用地面模块化拼装+智能提升技术 [9] 品质管控体系 - 执行五星级酒店标准,建立样板间可视化工艺体系,通过三检制度与举牌验收实现质量全周期追溯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