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建造

搜索文档
品茗科技8月26日获融资买入1428.13万元,融资余额8365.4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09:45
股价与融资交易表现 - 8月26日公司股价上涨1.99% 成交额达1.26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1428.13万元 融资偿还1619.18万元 融资净流出191.05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8365.45万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2.50% 处于近一年80%分位高位水平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成立于2011年7月11日 2021年3月30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施工阶段数字建造技术产品 提供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解决方案 [2] - 收入构成中信息化软件产品占比57.44% 智慧工地产品占比42.56% [2] 股东结构与财务表现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4712户 较上期减少1.32% 人均流通股16732股 较上期增加1.34%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7亿元 同比增长1.25% 归母净利润3123.34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270.11% [2] 分红政策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9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5252.96万元 [3]
中国中冶:智造中原双星记
新华网· 2025-05-28 16:45
中国中冶中原双地标项目概况 - 公司在中原地区打造两大标志性工程:中原高铁港数字展贸城(52.74万平方米)和中原医学科学城国际交流中心(13.9万平方米),形成"双子星座"联动效应 [1] - 两项目分别定位为"会展巨无霸"和"莲鹤会客厅",融合数字技术、文化元素与国赛需求,体现公司在大型基建领域的综合实力 [1][2][6] 中原高铁港数字展贸城项目 工程规模与技术突破 - 总建筑面积52.74万平方米,含13个标准展馆+3个多功能展馆,用钢量达10.6万吨,地下车库面积相当于328个篮球场 [2][3] - 采用弧形钢管+悬挑翼结构实现99.5米无柱空间,应用大跨度拱形钢桁架液压同步提升技术,精度误差控制在毫米级 [3] - 通过振弦式高精度传感器为钢构件赋予数字身份证,追踪数十万构件空间坐标,解决异形钢结构施工难题 [3] 数字化管理创新 - 建立数字建造指挥中心,通过11个舱体场景实现进度、机械、劳务等全要素数字化管控,获评"河南省智慧工地示范项目" [4] - 融合"阿米巴"模式细化经营单元,采用二级成本控制体系优化整体经营效率 [4] 党建与工程协同 - 通过"四有"工作模式和"五共"机制打造五型党支部,设立4支党员突击队覆盖所有班组,以网格化管理保障履约 [4][5] 中原医学科学城国际交流中心项目 施工效率与节点突破 - 合同工期仅200天,高峰期日均施工超2000人,钢结构首吊仅用13天,地下车库6.7万平封顶耗时45天,较原计划提前29天完成全面封顶 [6][7] - 采用"月计划-周调度-日管控"机制,春节期间500人坚守完成关键节点 [7] 技术创新与美学融合 - 建筑造型灵感源自"莲鹤方壶",使用1.4万片定制三角铝板(6900种规格),通过3D建模实现60度倾斜幕墙毫米级安装 [8] - 应用BIM工具优化管线排布,施工效率提升10%,82.6米大跨度屋盖采用地面模块化拼装+智能提升技术 [9] 品质管控体系 - 执行五星级酒店标准,建立样板间可视化工艺体系,通过三检制度与举牌验收实现质量全周期追溯 [9]
品茗科技:5月16日接受机构调研,MFS Investment参与
证券之星· 2025-05-19 19:12
业务利润率差异 - 建筑信息化软件业务毛利率在95%以上,近两年因定制化需求和运维成本增加略微下降至90%左右 [2] - 智慧工地业务因硬件集成和定制化需求,毛利率在50%~60%之间 [2] 智慧工地业务账期 - 客户主要为央国企施工单位,合同账期较长但坏账风险小 [3] - 账龄两年以上应收账款占比较小,2024年期末应收账款绝对额较期初减少 [3] 智慧工地业务结构 - 2021年前以房建项目为主,近年拓展至公路、铁路、能源、水利等基建领域 [4] - 2024年基建和工业项目占比达40%左右 [4] 业务区域分布 - 建筑信息化软件业务集中在浙江省内,占比65%~70%,造价业务为主要高占比业务 [5] - 智慧工地业务在全国分布均衡,重点在东南沿海、华南、华中等经济发达区域 [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主营收入6494.83万元,同比上升10.47% [5] - 归母净利润100.49万元,同比上升110.32%,扣非净利润-198.22万元,同比上升85.26% [5] - 毛利率76.74%,负债率12.01% [5] 融资融券数据 - 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772.33万,融资余额减少 [6] - 融券净流入0.0,融券余额增加 [6]
院士专家建言建筑业转型:建设绿色、智能、安全的好房子
科技日报· 2025-05-18 11:28
建筑业转型升级方向 - 建筑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阶段,"绿色发展"与"智能建筑"成为重要方向 [1] - 多重因素交织影响行业发展,包括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高新技术重塑生态、绿色革命倒逼产业升级 [1] - 行业转型升级需以绿色匠心锻造工程品质内核,回应人民对美好人居的向往 [1] 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 建筑业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需实现"精益建造" [1] - 重点关注新型建筑工业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深度融合 [1] - 需将BIM、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AI等数字技术融入建造过程 [1] "好房子"建设内涵 - "好房子"建设需兼顾绿色、智能和安全 [2] - 工程结构抗灾可靠性研究不足是当前房屋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 [2] - 采用大数据与AI方法发展建筑结构活荷载调查技术,推动全国房屋荷载调查 [2] 行业标准与技术发展 - 我国正在修编《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2] - 建议从分项系数法设计转向基于可靠度设计,需加强基础研究工作 [2]
山河智能总部大楼成中国首个装配式清水混凝土建筑鲁班奖项目
长沙晚报· 2025-04-03 16:41
建筑创新与工艺 - 山河智能总部大楼采用清水混凝土技术,成为中国首个装配式清水混凝土建筑鲁班奖项目,体现绿色建造、数字建造、智能建造、装配式建造的典型代表 [1] - 建筑预制构件采用定制化不锈钢模具和自密实混凝土,通过"五同一"标准确保平整度误差控制在2毫米以内 [3] - 清水混凝土技术实现工业化生产精度与艺术美感融合,外墙挂板及预制内隔墙均采用高难度工艺 [3] 智能建造与数字化应用 - 项目采用BIM正向设计,打通设计、生产、施工到运维的全链条信息交互,实现建筑、结构、水暖电全专业协同设计 [5] - 通过PKPM-PC系统实现数据互通,深化设计数据自动转化为物流生产清单,构件生产状态实时统计 [5] - 施工环节采用3965个预制构件,装配率达55%,创新应用夹心饼永久性保温一体化技术提升节能效果 [5] 行业示范与认可 - 山河智能办公楼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2022年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成为全国首个装配式清水混凝土技术获奖建筑 [7] - 项目通过"BIM+装配式+智能生产"模式,为长沙打造智能建造试点城市提供可复制经验 [7] - 长沙构建"四梁八柱一底座"智能建造体系,推动建筑业向工业化方向转型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