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影年年3D AI交互数字人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服贸会文旅服务专题展区——科技带来文旅新体验(走进服贸会)
人民日报· 2025-09-11 05:58
文章核心观点 - 新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文旅行业生态,创造更具沉浸感、互动性和个性化的消费体验 [1] - 北京文化新质生产力全面赋能产业革新,正加速形成集群生态 [1] - 一系列新场景、新产品、新服务在服贸会首发首展,构建“可感知、可参与”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场景 [1] 科技赋能文旅体验 - 以AIGC、AR/VR等前沿技术为核心,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互动体验场景出现在多个展台 [1] - 丰台展区“多感官沉浸式可移动数字空间”通过MR眼镜和柔性触感手套,实现“体感参与”,让“数字文旅”从“视觉观看”升级,该技术将延伸至汽车博物馆等跨领域落地 [2] - 东城展区依托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数字中轴”项目,以裸眼3D效果呈现永定门等历史文化遗产风貌 [2]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人工智能技术深刻改变文旅服务模式,提升生产效率、服务精准度与用户体验 [2] - 颐和园AI数字人“智慧客服”迭代至3.0阶段,积累超10万字内容及2000条问答,年咨询量突破34万次,能不到一秒生成游览行程单 [3] - 展区亮相银河通用人形机器人Galbot G1、中影年年3D AI交互数字人、灵狐AI等产品,与观众现场互动 [3] 文创产品创新 - 文创产品的创新表达让传统文化以更亲切方式融入现代生活 [4] - 中国电影博物馆展区推出影博票根系列冰箱贴、剪纸胶片书签等24款新文创产品,展现中国电影百年历程 [4] - 朝阳展区泡泡玛特呈现融合非遗技艺的IP产品,将瓷器、绒花等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视觉设计 [4] - 石景山展区以8K水墨动画《北京地名故事》及同名限定版文创衍生品,将动画中地名元素、历史场景与实用物品结合 [4]
8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服贸会呈现“数智领航”新趋势
新京报· 2025-09-10 20:08
展会概况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9月10日在首钢园区开幕 首次采用"一址举办"模式[1] - 年度主题为"数智领航 服贸焕新" 聚焦人工智能 医疗健康 智慧物流 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等专业领域[1] - 开幕当天举办26场论坛会议活动 包括2场主题论坛 8场专题论坛 16场推介洽谈[1] 参展规模 - 8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 其中25个在主题展设展 参展国别覆盖五大洲[2] - 近2000家企业线下参展 包括近50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2] - 覆盖26个服务贸易前30强国家和地区 国际化率超20%[2] 活动安排 - 将举办13场主题论坛 82场专题论坛 81场洽谈推介活动[2] - 260余位境内外部长级嘉宾 国际机构负责人 驻华大使 院士等重量级嘉宾参会[2] - 安排40余项配套活动 包括艺术表演 消费市集 体育赛事 交流酒会等文商旅体融合活动[3] 成果发布 - 12家企业和机构发布25项新成果 覆盖电子商务 人工智能 线上消费等领域[1] - 113家企业将发布198项新产品新成果 包括109项新品首发 36项权威发布 26项重要项目 27项优秀案例[3] - 将发布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等权威报告[2] 特色展示 - 主宾国澳大利亚组织近60家机构和企业参展 围绕金融 消费等主题组织活动[4] - 主宾省安徽展示量子通信尖端成果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案例 文化出口特色等[4] - "AI教育+"展示人工智能深度赋能教育创新场景 包括学生身心健康个性化发展模型"京小健"和智慧校园解决方案"京小壮"[4] 科技体验 - 文旅服务专题展示3A级画质VR大空间体验《梦回圆明园》 运用LBSS大空间追踪技术1:1复刻历史古迹[4] - 展示颐和园AI数字人 银河通用人形机器人Galbot G1 中影年年3D AI交互数字人等互动科技产品[4] - 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示北京同仁医院与鹰瞳科技联合研发的眼底慢病智能体 通过眼底照片发现全身慢病问题 1分钟出体检报告[5] 互动体验 - 推出线上线下打卡活动 线上10个打卡点位 线下10余条线路覆盖近40个点位[6] - 观众通过扫描二维码 参与主题问答等方式完成打卡 可兑换服贸会专属纪念品[6] - 首钢园区完成5.0版改造提升 在3平方公里区域内实现展览 会议和体验活动联动[2]
亮点纷呈,2025年服贸会文旅服务专题9月亮相首钢园
新京报· 2025-08-26 18:54
展会概况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将于9月10日至14日在首钢园9号馆和11号馆举办 围绕"科技赋能 创意引领"主题设置四大板块 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新质生产力 文商旅体融合和文化产品海外传播交流 [1] - 展会采用"展+会+演+销"多维度联动模式 实现内容展示 市场推广与资源对接价值叠加 吸引456家企业线下参展 包括85家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 [1] 文化产业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2万亿元 同比增长13.3% 其中文化新业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808.8亿元 同比增长15.9% 占全市文化企业营业收入比重达72.1% [2][11] - 2023年北京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1.4% 继续位居全国首位 2024年上半年文化核心领域企业实现收入11252.4亿元 占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92% 同比增长14.2% [11] 科技应用展示 - 展会展示区块链 AIGC AR/VR等前沿技术 构建多元化"AI+"互动体验场景 包括京东方中联超清的全球首个8K级超高清第二现场分发平台和3A级画质VR大空间体验《梦回圆明园》 [3] - 人工智能应用集中亮相 包括颐和园AI数字人 银河通用人型机器人Galbot G1 中影年年3D AI交互数字人和灵狐AI编剧系统 均可与观众现场互动 [3] 文化IP开发 - 聚焦北京中轴线申遗 "博物馆之城"建设等成果 通过数字技术促进非遗产品跨界融合 组织潮玩时尚文化IP展示 包括"隆福寺藻井"数字艺术展和"亚马逊探险狂想"MR超级混合现实体验 [4] - 推出定制化文化体验项目 包括《国色芳华》《归队》影院级裸眼3D复刻场景和妙应寺白塔异形木质雕刻技术再现 创新探索文化资源多元开发模式 [4] 文创产品展示 - 市属公园及园博馆展出最新文创品共计13大类506款 其中20余款首次亮相 包括颐和园与服贸会联名冰箱贴 北京动物园AI智能陪伴毛绒玩具和中国本土动物AR拼搭积木 [6] - 韩美林团队设计"河喜"IP与泡泡玛特"水运儿"IP文创共同展示大运河文化 同时设立国际图书展 主题创意展等专区 邀请20余个国家驻华使馆参与 [6] 文博科技融合 - 北京市文物局设立"文博数智科技展"与"文博生活创享荟"两大联动展区 展示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 数智赋能展览展示等突破性成果 包括房山琉璃河遗址科技保护成果 [7][8] - 推出多项沉浸式互动体验 包括MR设备感知殷商文物 AI数字人导览服务 "穹天玉宇"藻井数字艺术体验空间和《龙潮觉醒》大型沉浸式裸眼3D展示 [8] 文商旅体融合 - 展区搭建长城脚下主题景区 举办"京剧文化之旅""北京礼物"等文创市集 推出"文化+科技""文化+体育"等融合型体验空间和消费场景 [5] - 首旅集团展示品牌酒店集群+老字号餐饮+交通服务+旅行服务全链条企业矩阵 重点展示大型活动服务保障品牌输出案例和入境旅游全链条服务 [6] 国际交流平台 - 以第十届"炫彩世界"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为核心 设立国际图书展 主题创意展 插花艺术展等专区 推出丝路漫游打卡 迷你书创作等体验项目 [6] - 户外展区设置北京中轴线 长城主题拍照打卡区 结合2025北京文博创意设计大赛成果打造城墙烽火台微缩景观 并开展文化研学体验和非遗技艺展示活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