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纯债

搜索文档
固收老将闫沛贤履新!中欧基金人才“拼盘”能否解决“偏科”现状
搜狐财经· 2025-05-23 16:17
基金经理变更 - 中欧基金旗下中欧纯债产品发生基金经理变更,原中加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闫沛贤接替周锦程出任基金经理[1] - 闫沛贤此前在中加基金任职超10年,管理规模达250亿元,占公司债券型基金规模的20%,离职后中加基金固收业务受到显著冲击[4][12] - 闫沛贤的代表产品中加纯债任职回报44.83%,年化回报5%,在418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五,其管理的多只产品长期位居行业前20%[8][10] 中加基金固收业务现状 - 闫沛贤离职导致中加纯债份额半年内从167.86亿份锐减至65亿份,机构投资者份额减少56.55亿份,个人投资者份额减少46.31亿份[12][14] - 接任者于跃管理产品回报多处于同类中下游,团队中王霈、袁素等老将业绩表现平庸,公司投研体系面临青黄不接的危机[15][16][17] - 中加基金债券型基金规模达1071.59亿元,占公司总管理规模的85%,固收业务表现与股东北京银行的渠道支持高度相关[19][22] 中欧基金战略布局 - 中欧基金债券型基金规模从2024年二季度的860.14亿元增长至2025年一季度超千亿元,但仍低于货币型基金2228.08亿元的规模[25][32] - 公司给予闫沛贤固收投决会委员、信用组组长等核心职权,并引入原融通基金李冠頔等固收人才,加速团队迭代[25][29] - 股东结构多元,外资、国资、员工持股平台占比46.39%,核心员工包括窦玉明、刘建平等业内知名人物[25][26][27] 行业人才流动影响 - 高效引援策略可快速弥补能力短板,但不同机构"空降兵"的投资风格差异可能导致信评体系、组合管理等环节需要更长时间磨合[1][30] - 中加基金因核心人才流失暴露投研体系脆弱性,而中欧基金通过引进闫沛贤等资深人士强化固收领域竞争力[4][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