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业务

搜索文档
固收名将王靖履新明亚基金,500亿管理经验赋能战略深化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6 10:19
2015年,其管理的北信瑞丰稳定收益债券型基金以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16.52%、B类份额净值增长率 16.3%(数据来源: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亮眼业绩,斩获权威财经媒体中国证券报"金牛奖"以及 证券时报"明星基金奖",投资实力获权威认证。不仅如此,王靖在保证投资业绩的同时,其风险控制能 力也值得称道,15年任职期间无信用风险事件发生。 此外,王靖还具备丰富的平台建设经验,其历任泰达宏利固收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方正富邦固收 投资部联席总经理,主导搭建系统化投研体系框架。 战略赋能,锻造固收业务新引擎 依托其超五百亿资产配置能力、不俗的业绩与风控表现及丰富的平台建设履历,王靖的加盟有望深度激 活明亚基金的固收业务链。 明亚基金作为2019年首批个人系公募(证监许可〔2019〕207号),始终坚守"精耕细作,专注价值"的 核心理念,以"为投资者创造长期可持续价值"为使命,构建涵盖权益、量化、FOF及固收的多元产品矩 阵。公司投研团队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超90%,持续深耕大消费、医疗、科技等核心赛道,致力于成为 值得托付的专业资产管理机构。 2025年债券市场波动加剧,信用分化与利率博弈持续深化。在此背景下,公 ...
中银基金董事长突然离任背后:6500 亿规模倚重固收,权益短板如何破局?
搜狐财经· 2025-06-19 21:07
高管变更 - 中银基金董事长章砚因工作调整于2025年6月16日离任,结束近8年任期,未转任公司其他岗位 [1][2][3] - 执行总裁张家文代行董事长职责,其拥有中国银行及中银基金多年管理经验,体现银行系公募"母行输送高管"的典型治理模式 [4][5][6] - 章砚任期内公司管理规模从3000亿元跃升至6500亿元(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2][6] 业务结构分析 - 固收业务占据绝对主导:非货产品中债券型基金规模2854.18亿元,货币基金3346.53亿元,两者合计占比超95% [6][8] - 权益类产品严重滞后:股票型基金规模仅67.73亿元,混合型基金206.87亿元,权益类合计占比不足1% [6][8] - 历史数据显示混合型基金规模从2016年323.8亿元峰值回落至2025年206亿元,债券基金同期增长2400亿元 [8] 指数化布局短板 - ETF产品严重缺位:仅4只ETF合计规模24.36亿元,未布局中证A50等热门指数 [9] - 对比头部公募千亿级ETF规模及中小公司特色指数策略,中银基金被动投资领域存在感薄弱 [9] 战略转型挑战 - 需重构权益投研体系:包括引入市场化团队、匹配固收业务的投研能力 [10][11] - 产品战略需明确突破口:指数基金、主动权益或量化投资领域的选择 [11] - 激励机制待革新:国有控股背景下如何强化权益业务考核权重 [11] - 行业对标显示工银瑞信等银行系公募已通过差异化策略在权益市场取得突破 [11]
鑫元基金连聘两位股东系副总!偏科固收颓势初现、路径依赖难自拔
搜狐财经· 2025-06-19 13:22
高管变动与人事布局 - 鑫元基金任命张鹏飞为公司副总经理,张鹏飞历任华泰证券理财师、浙商银行南京分行金融同业部营销岗,南京银行总行金融同业部总经理助理等职务,2022年12月加入鑫元基金 [1] - 任命杨晓宇为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信息官,杨晓宇历任南京银行总行信息技术部经理等职务,2022年12月加入鑫元基金 [1] - 两人均在2022年12月从南京银行调任鑫元基金,并在同一天升任副总经理,这一系列人事变动可能是董事长龙艺主导的安排 [1][2] - 鑫元基金目前有4位副总经理,除新任命的两位外,王辉于2016年担任副总经理,吴菊于2021年担任副总经理 [2] 公司产品结构与业务表现 - 鑫元基金管理规模为1886.02亿元,其中债券型产品1370.62亿元占比超过50%,货币型基金526.73亿元,股票型及混合型基金合计仅22.62亿元占比不足2% [3] - 公司产品结构极度依赖固收业务,2024年下半年债券市场波动导致固收产品收益率下滑,规模增长停滞 [3] - 2024年公司收入5.58亿元同比下降9.29%,其中下半年收入2.55亿元环比下降15.84%同比降29.55% [3] - 2024年净利润1.90亿元同比增长19.04%,但较2021年净利润2.39亿元仍有差距 [4] 规模变动与市场影响 - 2025年一季度公司管理规模1886.02亿元,较2024年底2199.56亿元下降14.25%,降幅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5] - 债券型基金规模从1370.62亿元降至1334.83亿元,环比下降35.79亿元 [6] - 货币型基金规模从804.48亿元降至526.73亿元,单季度环比下降34.52% [7] - 公司新任高管均来自南京银行固收背景,进一步强化固收领域专注度,但引发对多元化发展能力的质疑 [8]
固收老将闫沛贤履新!中欧基金人才“拼盘”能否解决“偏科”现状
搜狐财经· 2025-05-23 16:17
基金经理变更 - 中欧基金旗下中欧纯债产品发生基金经理变更,原中加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闫沛贤接替周锦程出任基金经理[1] - 闫沛贤此前在中加基金任职超10年,管理规模达250亿元,占公司债券型基金规模的20%,离职后中加基金固收业务受到显著冲击[4][12] - 闫沛贤的代表产品中加纯债任职回报44.83%,年化回报5%,在418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五,其管理的多只产品长期位居行业前20%[8][10] 中加基金固收业务现状 - 闫沛贤离职导致中加纯债份额半年内从167.86亿份锐减至65亿份,机构投资者份额减少56.55亿份,个人投资者份额减少46.31亿份[12][14] - 接任者于跃管理产品回报多处于同类中下游,团队中王霈、袁素等老将业绩表现平庸,公司投研体系面临青黄不接的危机[15][16][17] - 中加基金债券型基金规模达1071.59亿元,占公司总管理规模的85%,固收业务表现与股东北京银行的渠道支持高度相关[19][22] 中欧基金战略布局 - 中欧基金债券型基金规模从2024年二季度的860.14亿元增长至2025年一季度超千亿元,但仍低于货币型基金2228.08亿元的规模[25][32] - 公司给予闫沛贤固收投决会委员、信用组组长等核心职权,并引入原融通基金李冠頔等固收人才,加速团队迭代[25][29] - 股东结构多元,外资、国资、员工持股平台占比46.39%,核心员工包括窦玉明、刘建平等业内知名人物[25][26][27] 行业人才流动影响 - 高效引援策略可快速弥补能力短板,但不同机构"空降兵"的投资风格差异可能导致信评体系、组合管理等环节需要更长时间磨合[1][30] - 中加基金因核心人才流失暴露投研体系脆弱性,而中欧基金通过引进闫沛贤等资深人士强化固收领域竞争力[4][15][29]
第一创业:固收业务特色显著,财富管理稳步提升-20250512
山西证券· 2025-05-12 1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 - A”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固定收益特色突出,资产管理具备一定市场竞争力,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 预计2025 - 2027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4.69亿元、37.25亿元、40.24亿元,归母净利润8.46亿元、9.37亿元和9.99亿元,增速分别为 - 6.37%、10.80%和6.60%;PB分别为1.73、1.70、1.68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与基础数据 - 2025年5月12日收盘价6.94元,年内最高/最低11.38/4.75元,流通A股/总股本42.02/42.02亿股,流通A股市值/总市值291.65亿元 [2] - 2025年3月31日基本每股收益和摊薄每股收益均为0.03元,每股净资产4.09元,净资产收益率0.79% [2] 事件点评 - 2024年公司各项业务均正增长,自营业务增长幅度最大,投资净收入14.41亿元,同比增长143.27%,投行业务增长46.40%至2.78亿元,利息净收入增长31.75%至1.04亿元,经纪业务及资产管理业务分别实现收入3.8亿元、9.21亿元,同比增长8.08%、1.77% [3] - 2025年Q1经纪业务收入1.23亿元,同比增长46.88%,资产管理业务收入2.45亿元,同比增长8.36%,利息净收入0.18亿元,同比提升29.71%,自营业务收益1.52亿元,同比下降33.69% [3] - 2024年公司深化分支机构战略,新增客户12.53万户,新增客户资产规模170.98亿元,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3.14亿元,同比提升19.85% [3] - 2024年全年代销金融产品125.17亿元,同比增长7.83%,日均产品保有规模91.22亿元,同比增长4.17%,“e投顾”品牌签约客户数及客户资产规模同比分别增加497.84%、712.96% [3] 业务分析 - 2024年固定收益自营投资业务净收入14.41亿元,同比增长143.27%,债券交易额7.40万亿元,同比下降6.94%,现券交易额5.74万亿元,同比增长0.05%,固收产品销售金额1984亿元,同比增长11.96% [4] - 2024年末受托客户资管金额536.38亿元,同比减少12.34%,创金合信受托管理规模6322.97亿元,同比减少36.66%,公募基金规模1457.54亿元,同比增长27.79%,固定收益类公募基金近三年收益率排名市场前1/3 [4] 财务数据与预测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亿元)|24.89|35.32|34.69|37.25|40.24| |YoY(%)|-4.70%|41.91%|-1.78%|7.38%|8.04%| |归母净利润(亿元)|3.31|9.04|8.46|9.37|9.99| |YoY(%)|-17.50%|173.28%|-6.37%|10.80%|6.60%| |ROE(%)|2.16%|5.37%|4.91%|5.38%|5.63%| |EPS(元)|0.08|0.22|0.20|0.22|0.24| |EVPS(元)|3.53|3.88|3.95|4.01|4.08| |P/E(倍)|86.80|31.76|33.92|30.62|28.72| |P/B(倍)|1.94|1.76|1.73|1.70|1.68| [9] 财务报表预测和估值数据汇总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财务指标等多方面数据给出2023A - 2027E的预测情况,如货币资金、营业收入、净利润率等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