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缅油气管道
icon
搜索文档
一波三折的“西伯利亚力量”
虎嗅· 2025-09-18 12:13
中俄蒙三国能源合作新进展 - 中、俄、蒙三国元首举行会晤,核心方向为深化跨境基础设施和能源项目等“硬联通”、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和扩大本币结算等“软联通”、以及密切旅游和文化合作等“心联通”[1][2] - 俄罗斯与中国签署关于建设“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的备忘录,管道经蒙古国,年输气量高达500亿立方米[3] - 该备忘录被描述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框架性合同,规定了合作基本原则但未涉及具体交易细节[4][5] 天然气贸易方式与成本比较 - 液化天然气运输方式灵活但价格偏高,因包含液化、运输和再气化三个昂贵环节[6][8] - 管道天然气一次性投入巨大,但摊薄后单价较低,比LNG便宜约30%,适用于长期合同和地缘政治联盟[7][8] - 中国2024年天然气进口总量为1.3169亿吨,其中LNG进口7665万吨,管道气进口5504万吨[9] 中国现有跨境天然气管道概况 -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设计年最大输气能力为600亿立方米,实际年输气量在400亿至550亿立方米范围,保障5亿多居民用气[10][11] - 中亚输华天然气价格最便宜,低于俄罗斯价格,仅为LNG进口到岸价格的一半稍多[12][13] -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年输气能力在2024年已增至380亿立方米[16][17] - 中缅天然气管道的年输气能力为120亿立方米,缅甸每年可截留不超过20亿立方米[23][26] 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的背景与影响 - 俄乌冲突后,俄罗斯对欧盟的管道天然气份额从2021年的41%大幅下降至2023年的8%[28][29] - 俄罗斯亟需寻找新的大客户以弥补欧洲市场空缺,“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合同期限为30年,年输气500亿立方米,基本能弥补“北溪-2”的空缺[30][31][32] - 俄罗斯态度积极,普京亲赴乌兰巴托协调立场,而中国态度慎重[33][34][35] 中国对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的考量 - 项目将使俄罗斯供应占中国天然气消费总量约三分之一,影响中国追求的多元化能源进口策略[36][37] - 管道过境蒙古国带来复杂的三方谈判,涉及高昂过路费及建设管理话语权等潜在博弈焦点[38][39] - 管道天然气难以转卖,必须事先做好详细供销规划,且中国需自建数百公里管道连接需求中心[39][40] - 环渤海经济圈用气需求存在季节性,若当地消费饱和,天然气需输送至更南方,成本将上升[41][42] - 俄罗斯的紧迫感由乌克兰战争催化,若未来俄欧关系缓和,其对华减价销售的意愿可能降低[43][44] 天然气作为过渡能源的长期视角 - 天然气被视为一种“过渡性清洁燃料”,终将被可再生能源、氢能或核能取代[45][46] - 西伯利亚力量2号等陆路管道可减少中国对海运LNG的依赖,中短期内增强能源安全[47] - 该项目被视为中国在能源技术突破或地缘政治变化前的过渡时期选择[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