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前研究服务

搜索文档
博济医药收盘下跌2.20%,滚动市盈率210.74倍,总市值34.06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05 17:29
股价表现与估值 - 6月5日收盘价8.89元,下跌2.20%,总市值34.06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达210.74倍,显著高于行业平均40.82倍和中值45.93倍 [1] - 市净率3.46倍,与行业平均持平 [2] 行业地位 - 在医疗服务行业市盈率排名第43位 [1] - 荣膺"2024中国医药CRO企业20强(第8名)"等多项行业荣誉 [1] - 行业总市值平均158.62亿元,中值58.93亿元,公司34.06亿元低于平均水平 [2]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东户数26,693户,较上次增加2,742户 [1] - 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户均持股2.76万股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39亿元,同比下降17.06% [2] - 净利润390.06万元,同比大幅下降76.38% [2] - 销售毛利率30.60%,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 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药品/医疗器械研发生产提供全流程CRO服务 [1] - 主要产品包括临床研究服务、临床前研究服务等 [1] - 2024年参与多个国内外学术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 [1] 同业对比 - 同业公司PE差异显著:润达医疗-291.25倍,百诚医药-38.05倍 [2] - 总市值对比:金域医学139.12亿元,国际医学114.52亿元 [2]
博济医药收盘上涨1.95%,滚动市盈率198.65倍,总市值32.11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20 17:32
股价与估值 - 5月20日收盘价8.38元,上涨1.95%,总市值32.11亿元,滚动市盈率PE达198.65倍 [1] - 行业市盈率平均38.49倍,中值39.26倍,公司PE排名第43位 [1] 机构持仓 - 2025年一季报显示5家机构持仓,包括3家其他机构、1家QFII和1家基金,合计持股1313.47万股,持股市值1.29亿元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地位 - 主营业务为提供新药品、医疗器械研发与生产的全流程"CRO服务",产品包括临床研究服务、临床前研究服务等 [1] - 参与2024年多项国内外学术活动,提升品牌形象,并获"2024中国医药CRO企业20强(第8名)"等荣誉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39亿元,同比-17.06%,净利润390.06万元,同比-76.38%,销售毛利率30.60% [2] - 静态PE为111.58倍,市净率3.26倍,低于行业平均市净率3.45倍 [2] 同业对比 - 行业总市值平均153.98亿元,中值52.70亿元,公司总市值32.11亿元 [2] - 同业PE对比:润达医疗PE-295.54倍,何氏眼科PE-141.11倍,*ST生物PE-124.18倍 [2]
博济医药20250427
2025-04-27 23:11
纪要涉及的公司 博济医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绩情况** - 2024 年营收 7.42 亿元,同比增长 33.5%;净利润 2877 万元,同比增长 18.23%;扣非净利润 1930 万元,同比增长 92.71%;新增业务合同金额约 15.15 亿元,同比增长 38.12%;在执行合同未确认收入约 27.6 亿元[2][3] - 临床业务板块营收近 6 亿元,同比增长 44%,占比 80.51%;临床订单金额 13.05 亿元,同比增长 38.6%,占比 86.15%;在研药物类项目超 220 个,比 2023 年增加 60 多个[3] - 临床前业务营收 8000 多万,增长 7.7%;订单 1.8 亿元,略微下降;注册业务营收 4000 多万,订单 5200 多万,同比略有下降[4]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 1.39 亿元,净利润 390 万元,扣非净利润 170 万元,同比下降;扣除去年同期大订单影响后,新签订单略有增长[2][4] - 2025 年营收目标 9.7 - 10 亿元,中药订单占比约 30%,增速 20% - 30%;预计实现约 6.8 亿元收入[2][10] 2. **财务指标** - 2024 年整体毛利率下降 3 个百分点,临床业务毛利率下降 2.73 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下降 2.5 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下降 1.12 个百分点[2][4] - 2025 年预计毛利率略微下降,临床业务毛利率在 30%左右;项目转让可能弥补临床及临床前毛利下降[3][11] 3. **竞争策略** - 承接更多项目保持业绩增长,订单增速保持在 30%以上;存量订单充足支撑营收增长[5] - 新签合同价格受市场影响有变化,但坚持基本毛利水平,预计未来不会大幅降价[7] 4. **行业需求与自身优势** - 未来创新药项目需求可能回升,注册和临床前领域机会增多[3][8] - 通过提升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凸显龙头优势[3][8] 5. **人员招聘** - 2025 年临床前业务补充离职人员,药学、GLP 实验室及 CDMO 服务等领域持续招人,临床领域增长不超 100 人[3][10] 6. **业务突破** - 2024 年在肿瘤、GLP - 1 受体激动剂、高尿酸血症、核药、乙肝等领域取得突破[3][13] - 自主立项临床前业务转化预期高,预计临床试验和转让金额约七八千万[14] 7. **业务规划** - 主要精力投入临床业务,做好 GLP 独立研究;各板块协同,自主立项转让后锁定临床试验,提供全流程服务[15][16] 8. **订单情况** - 去年有部分订单因融资等问题未启动或暂停,但总体少见;新签订单推进较顺利,今年一季度签单势头不错,目标 20 亿有难度[21][22][23] 9. **CDMO 业务** - 规模小,服务临床前和临床试验,成本高,以转让文号为主,毛利率不高;2024 年毛利率约 35%,销售收入 400 多万[24][25] 10. **AI 领域部署** - 应用于临床试验方案撰写、数据统计编程,研究用于临床试验监察;与药渡合作辅助新化合物筛选;与国奥经方合作进行中药筛选[26][2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行业出清加速,部分小型 CRO 公司面临困境,如上海汉博瑞祥基本不运营,华世康源基本破产,供给端有所改善[3][9] 2. 核药领域新兴,国内从事核药的公司和 CRO 较少,博济虽经验不足但有国际体系和技术优势,获客户认可[20] 3. 生物医药行业处于低谷期,但公众健康需求强劲,企业转向创新药研发,大型上市 CRO 公司更具优势[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