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临时填充剂
icon
搜索文档
DIY补牙不省钱也不安全,这些关于牙齿的误区你必须了解
贝壳财经· 2025-09-28 10:10
行业核心观点 - 家用DIY补牙树脂材料在电商平台热销,但存在虚假宣传,已有消费者使用后出现不良后果,需警惕非专业补牙行为带来的风险[1] - 专业牙医指出补牙并非可自行操作的医疗项目,不规范操作可能导致口腔甚至全身问题,最终将导致更复杂和昂贵的治疗[5] 导致牙齿龋坏的因素 - 饮食习惯不良是导致龋齿的关键因素,常喝含糖饮料可使糖分在20分钟内腐蚀牙釉质,睡前喝奶易因夜间唾液分泌少导致“奶瓶龋”[2] - 口腔清洁不当如刷牙用力过大会导致牙颈部楔状缺损,引发牙齿敏感和继发龋坏,使用牙签剔牙会损伤牙龈,建议改用牙线[2] - 行为习惯如冷热交替饮食会刺激牙髓,用牙齿开瓶盖或咬硬物易导致牙齿裂纹或折断,长期磨牙会磨损牙釉质[3] - 吸烟会使烟草中的尼古丁和焦油沉积在牙齿表面,形成色斑并增加牙周炎风险[3] 需要补牙的指征 - 牙齿表面出现白垩色斑块或黑褐色小洞,即使无明显疼痛也提示早期龋齿,若龋洞加深伴随冷热刺激敏感或自发痛则需及时补牙[3] - 牙齿因撞击或咬硬物出现裂纹断裂,或因长期横向刷牙导致牙颈部缺损并引发敏感疼痛时,需补牙恢复形态功能[3] 民间不靠谱补牙方法的危害 - 网购DIY补牙材料或使用牙膏、口香糖等修补龋洞存在材料不安全风险,可能含工业级原料引发过敏或中毒[5] - 自行操作无法彻底清洁龋洞和去除腐败组织,易导致继发龋或感染,且无法评估咬合关系可能导致修复体脱落或咬合紊乱[5] - 非专业补牙可能掩盖病情,错过牙髓炎等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如需要根管治疗的情况[5] 补牙后的维护建议 - 补牙后需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并每半年进行专业洁治,儿童补牙后应每3个月进行口腔检查以监测恒牙发育[5] - 若补牙材料脱落应避免误吞并及时就医重新充填,出现持续疼痛、牙龈肿胀或咬合异常需立即就诊[5] 常见的补牙误区 - 误区一为牙不疼就不用补,真相是龋齿早期无症状,等疼痛时可能已进展到牙髓炎需根管治疗等复杂处理[6] - 误区二为牙洞小不用磨牙直接补,真相是龋洞呈口小底大三角状,需彻底磨除腐败组织以确保修复体牢固[7] - 误区三为补牙材料越贵越好,真相是需根据龋齿位置、咬合力及美观需求选择,如前牙区优先考虑美学树脂或陶瓷[8] - 误区四为补牙后一劳永逸,真相是材料可能磨损脱落或继发龋,需定期复查和维护以延长使用寿命[9][10] - 误区五为儿童乳牙龋坏不用补,真相是可能影响恒牙发育和咬合关系,需每6-12个月进行口腔检查并早干预[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