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举高高回转自助小火锅
icon
搜索文档
海底捞搞小火锅,陪吃熊哭了
36氪· 2025-08-04 13:40
行业格局变化 - 呷哺呷哺关店后释放的单人小火锅市场正被围辣、龍歌、农小锅、一围等新兴品牌抢占[1] - 海底捞7月在长沙、南京、宁波试水自助小火锅品牌"举高高",定价59.9元/位[1][2] - 2025年全国小火锅门店超5万家,占火锅总门店数10%[18] 海底捞新品牌策略 - "举高高"采用轻资产模型:门店面积小、人力配置轻(1服务员管10+人)、冷冻食材为主降低损耗[13] - 与外部团队合作运营(原一围肥牛小火锅创始人操盘),打破完全自建副牌的传统[15][16] - 目标客群聚焦预算有限人群(学生、打工族、家庭客),消费场景强调短平快[13] 消费者反馈 - 长沙首店等位时间达2小时,大众点评评分4.2,位列当地自助餐热门榜第二[2][9] - 差异化亮点包括榴莲披萨、应季水果、多巴胺配色餐盘,但核心菜品与其他品牌趋同[2][6][8] - 负面评价集中在菜品保温不足、牛肉需打卡获取、体验"中规中矩"[8][10] 行业挑战 - 价格战白热化:平台出现2元锅底、9.9元牛肉等极端促销,导致品质与复购率下降[19][20] - 同质化严重:SKU相似度超80%,装修风格雷同,品牌辨识度快速稀释[23] - 加盟扩张风险:部分品牌仅提供锅底和Logo,供应链和品控体系缺失[24][25] 商业模式分析 - 小火锅品类经历三次定位迭代:从时尚符号(2000年代)到情绪价值(2010年代)再到性价比(2020年代)[18] - 当前盈利依赖极致成本控制(选址B1层、高翻台率)与规模效应,但租金和损耗压力显著[23] - 海底捞若实现千店规模,将主要依靠现有供应链和资金优势而非品类创新[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