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龙汽车

搜索文档
对撞三方中国式握手,乘龙追击戛然而止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8-07 12:09
事件概述 - 理想汽车、中国汽研、东风柳汽三方联合发布声明,就理想i8碰撞测试事件达成和解,并倡议行业良性竞争[4] - 声明中提到"关键信息缺失与公众误解",但未明确解释具体缺失信息,导致公众疑问未彻底解决[11] - 事件在全网获得上亿关注量,微博端相关话题超百个,前五位累计阅读量破亿[11] 流量效应分析 - 乘龙汽车(东风柳汽)成为流量最大受益者:百度搜索指数周环比增长超25倍,抖音账号单日涨粉近3万,直播场均观众达24.3万(较此前四周1.7万增长13倍)[12][13] - 乘龙汽车在事件窗口期连续8天高强度运营新媒体,包括声明维权、技术解读、请战视频等[20] - 行业案例对比:周鸿祎测试昊铂HT受伤事件使品牌知名度暴涨800%,长城炮因抖音博主意外走红带动股价上涨[15][16][19] 营销策略争议 - 行业专家指出新势力品牌倾向设计戏剧化场景营销,反映"夸大营销、碰瓷营销"乱象[18] - 乘龙汽车被评价错失流量转化机会:未彻底扭转安全质疑,且缺乏视觉冲击力回应(如直播对撞)[24][25] - 建议东风集团采用"集团军作战"模式,联动奕派008、风神L8等同系产品形成矩阵声量[27] 行业深层问题 - 碰撞测试遗留安全隐患:公众可能误判小车与大车碰撞风险,违背交通安全常识[31] - 行业呼吁以法治而非表面和解解决恶性竞争,参考长城对比亚迪排放标准的持续质疑案例[31] - 专家强调流量需建立在正确价值观基础上,守住商业伦理底线才能实现长期信任[32] 事件后续影响 - 三方和解被评价为"高明切割",但终结了乘龙的流量红利期[29] - 行业需提升"接流量"能力,实现快速反应与精准转化[30] - 事件暴露测试标准透明度问题,中国汽研承诺完善管理机制但未披露细节[28][31]